對方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馬來西亞華僑,因為某些緣故到台灣旅遊,我也因為某些緣故突然擔任他的一天地陪,還記得前一天晚上我窩在床上閱讀英文會話的書,隔天台北傾盆大雨,想了 100 個拒絕出現的理由,最後還是搭上捷運,在市政府捷運站手扶梯慢慢往上滑後,看到對方的側身,一陣胃痛。
宅女如我最不適合做的事情就是當地陪,因為那些有趣的地方是一個都沒去過,最後我帶他去看電影,超好笑,帶美國人在台灣看好萊塢電影,結果呢,我在電影院裡睡著。之前有說過,電影院讓我害怕,但可能因為太累了,就這樣沈沈睡去直到電影結束,他問我要不要再一起看下一部,我思來想去反正天氣差,也沒有別的地方想去,那就繼續看電影吧,那天我們好像看了三部。
後來劇情就發展得非常快速,那兩個禮拜我們每天都約出來,有一天他大方地告了白,我們開始牽手,當時適逢西洋情人節,無論是去酒吧還是喝星巴克,台北會一直提醒我們「哎唷談戀愛唷好讚唷」,直到他要回美國的前一天,在一句「I love you」的催化下我們接了吻,現在想想我當時真的很慌張,愛這個詞對我來說太大了,但他都說了我不親可以嗎??
遠距離戀愛很好玩,因為不用實際跟對方相處但又隨時有人能接住你的情緒,我是一點都沒有感到不情願,後來我去美國找他,再後來他搬到台灣,我們同居,悲劇正式開始。
才發現初戀真的是關係照妖鏡,現在回頭想想,我的沒安全感、冷漠疏離與焦慮,確確實實在這段關係中體現出來,也成了後續每段關係所需要面對的議題。那時更不懂得控制情緒,動不動就要關手機讓他找不到我,或生氣地離開家裡。我曾經在 Santa Monica 臨海樂園搭乘感覺隨時會解體的雲霄飛車時想著「現在跟他一起死我也不遺憾」,也曾在 Griffith Observatory 看夜景時一邊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生一邊吃超好吃三明治,後來的故事不像 The Notebook 一樣男女主角相守到老,而是我再也受不了自己的情緒主動提了分手,跟他在一起的我深深被愛著,卻好像壞掉了。
分手後我們藕斷絲連,但他在台灣的學期結束後就滿懷遺憾的回到美國,我試著展開新人生,看著鏡子質問自己是不愛他還是太愛自己了,直到我再度交了下一個男朋友,他也正式的成為前男友。
以往我看待這段感情時,總是有很多憤恨,憤恨我們都曾經太年輕,在日常中不知輕重地以愛為名傷害彼此與自己。我也有很多不平,不平自己成長的不夠快,手中沒有能和他一起面對人生難處的武器,無法保護甚至傷害那份他努力維持的愛情,是我最大的遺憾。
現在,有時在衣櫃裡翻到當時很愛穿的美式風格衣服,或是聞到 Victoria Secret 的香水味,還會想起那天的傾盆大雨,捷運手扶梯慢慢往上滑的聲音,以及他站在出口旁,側著身等我的樣子。我還留著他送我的娃娃,偶爾聽到熟悉的英文口音,跟一個不知道是不是美國獨有的洗衣精味道,也會讓我短暫地回到那個冬天。但,也就只是愣一下而已,沒有特別想他,也沒有特別想起什麼劇情,就突然覺得,那時候的我好像真的活過。
我十分十分地感謝他,謝謝他給我美好的被愛體驗,讓我在 33 歲單身的這個時刻,仍然不願妥協的努力愛自己。
--
《山川閃爍,而你剛好在場》
嗨~我是安寂,很高興認識你。
除了是台北通勤上班族,還是代代相傳的夢想家,以為沿途或貧瘠或豐盛,我們不從錯誤中學習, 直至離苦得樂,身處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平常喜歡寫些情緒的隱喻、生活的濾鏡光、和日常裡那些不容易說清楚卻很重要的感受。
如果你也習慣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在數位海裡找一點點安靜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