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臺灣,來美國一個月後我想說的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午後來公園散步是最近的小確幸

午後來公園散步是最近的小確幸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不太習慣也抓不太準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讓我最不適應的應該是交通和吃不到我習慣的早餐,雖然離我們住的地方走路只要十分鐘路程就可以搭電車,但我還是不太習慣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好啊~我努力我調整中)。

離我最近的12號電車。

離我最近的12號電車。


但提到早餐呢,不得不說,想要在這裡買到我習慣之的早餐幾乎是不可能!除非我自己下廚。不曉得在這裡開一間早餐店如何呢?我猜想應該有人像我一樣,喜歡去上班或上課的途中,買熱騰騰的早餐,準備開始新的一天。

另外,偷偷分享我的小祕密,其實我還滿怕生的,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習慣很多事情。

記得大學轉學的第一學期,我常常跟著一位好朋友,直到某天我們吵架了,主要原因是我太依賴他了。但也是因為那次吵架,我意識到自己原來不是那麼獨立的人。

而現在我有相同的感覺,我很依賴大牡羊,害怕一個人去做一些對於一般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例如上街去買東西,搭電車去市區走走,甚至前陣子有台灣人舉辦的活動,我害怕去參加,害怕去跟陌生人交流。如果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情況,歡迎給我意見,我現在時間很多,我可以好好地思考我內心到底害怕什麼。


我確實想念台灣的人事物,常常關心朋友們的動態。還好我們生活在數位時代,我時常在想,過去那些勇敢離開舒適圈的人,他們是如何度過這些不適應呢?


最近我重拾閱讀的習慣,趁著現在這個時間點,重新調整自己的規劃,也開始學習新的語言。希望透過學習,除了增進自己之外,也能夠讓自己獨當一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4/19
剛到新環境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這都是很正常的,希望你在新環境過得越來越開心!
Ljebaw 惹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9
熟齡文青 才覺得剛適應的不錯,又得回臺灣了😅
Lime-avatar-img
2024/03/08
到新環境要適應很多東西,也許是太多新的刺激了,再出去外面就會更多,或許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Ljebaw 惹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Lime 是的,給自己多一些時間☺️
加奧·安娜-avatar-img
2024/03/01
新環境,新開始☀️
Ljebaw 惹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加奧·安娜 謝謝你☺️
馬樂Madal-avatar-img
2024/02/28
很喜歡妳的po文 加油 異地生活的你辛苦了 一定會更適應更強大的
Ljebaw 惹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馬樂Madal 謝謝你☺️
Sean Yupin-avatar-img
2024/02/27
平安順心 強大的妳 辛苦了 也更強大了
Ljebaw 惹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Sean Yupin 謝謝你☺️
avatar-img
我是Ljebaw,我想說
5會員
8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從離開職場踏上美國冒險,再到現在探索未來的軌跡,生活充滿挑戰與驚喜,這些都是我重新學習與成長的機會,現在我正在透過文字與你分享我的生活體驗、思考與感悟。
2025/04/06
有一段時間,我對重新開始感到很害怕。 害怕別人怎麼看我,擔心自己還沒準備好就站上舞台。 但這些日子,我漸漸明白,很多事並不是等準備好了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知道自己還缺什麼。
2025/04/06
有一段時間,我對重新開始感到很害怕。 害怕別人怎麼看我,擔心自己還沒準備好就站上舞台。 但這些日子,我漸漸明白,很多事並不是等準備好了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知道自己還缺什麼。
2024/05/15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2024/05/15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2024/04/18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4/18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在臺灣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很忙耶!哪有那些美國時間?」等到來到美國之後,我才發現我忙到真的沒有那些「美國時間」。美國生活注重獨處、與大自然對話,讓自己感到更自在與自由。本文討論了在美國的生活方式與臺灣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在臺灣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很忙耶!哪有那些美國時間?」等到來到美國之後,我才發現我忙到真的沒有那些「美國時間」。美國生活注重獨處、與大自然對話,讓自己感到更自在與自由。本文討論了在美國的生活方式與臺灣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