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不複雜的抒情片,作者沒有加入太多轉折以作為裝飾,只用單純的結構來講述一種情懷與感受:一個年華不再的老演員與一個不知自己為何而活的少女在東京相遇,兩個寂寞的人度過了數個夜晚,最後分別。
清湯掛麵般的故事,更吃重戲劇的畫面氛圍以及演員氣質。整體來說比較像是一部短篇小說,沒有可歌可泣的大場面、大道理,只在你心裡留下某些頗有意思的畫面、能夠觸動某個小小情緒的轉折,同漣漪一樣,有點波動但不驚聲色。
導演是Sofia Coppola,畫面所傳達的感受我都有被打中,果然叫Coppola的都有兩下子。
本戲的女主角Charlotte,是Scarlett Johansson所演過的角色中我最喜歡的一個。這個角色得最大特點就是青澀:大學剛畢業就結了婚,跟著丈夫來到陌生國度的Charlotte,更帶著初問世事的徬徨與孤立感;而19歲的Scarlett則帶著少女獨有的空靈氣質,與她所飾演的女主角可說是完美契合─每當她的雙眼望向鏡頭、露出不知下一秒該往何處去的模樣時,任何人看見都會怦然心動。
與Charlotte相反,Bill Murray所飾演的Bob已過了生涯最光輝的時刻。過氣的老明星來到日本蹭蹭自己的餘溫,如此心境即便是看遍潮起潮落的Bob也難掩落寞。語言文化的隔閡,更顯他的形單影隻,在攝影棚拍攝獨飲威士忌的模樣時,風華不再,只有滄桑。
不論是正在上升或是下降的人生階段,與環境相處的不協調、空洞生活所累積的情緒疲勞、階段轉折時帶來的沮喪,都會一點一滴地加重我們心中孤獨感的重量。
兩位主人公也就如行屍走肉似地,只是將自已落寞的情緒在鎖在獨處的小框框中過著。一次在電梯中的相遇,讓處於異國人群中的兩人在彼此眼中留下了印象,而後,在他們在飯店酒吧不期而遇。
Bob的個性穩重又不失風趣,與氣質空靈的Charlotte很快就找到話題聊開,圍繞兩人的悶窒感此刻卻成了彼此的連繫,他們之間並不需要多餘的曖昧,很快地就建立了對彼此的念想。
原本在兩人各自的生活中,本該是活力象徵的白晝,卻是冰冷的;他們無法收到來自他人話語互動中的溫度,世界的一切似乎單調且空洞。但在華燈初上之刻,圍繞城市的霓虹卻慢慢加高了彼此之間熱度。
這份熱度所帶來的是一種特殊的依賴感,只針對某種情緒以及彼此認同的依賴。他們互吐心聲,找到了彼此在孤獨上的交集,這樣同病相憐的哀傷,也漸漸帶起了對彼此的認同,甚至一點點的憧憬。
於是這份念想愈發強烈,使他們更想碰到彼此、一起抓住一些兩人都在尋找的東西。
隨著畫面轉過神來,他們正奔走在東京的夜生活中。
標誌性的東京街頭,如我們印象中的充滿了各種嘈雜聲,以及急著趕去哪裡卻沒有情緒波動的陌生人、如淤泥般緩慢浮動的車陣─雖然給人一種巨大的群集孤獨感,卻同時襯托了他們在其中穿梭、奔跑時的期待與律動。
在夜景中奔跑穿梭,看似漫無目標、迷航般地奔跑嬉鬧,其實兩人心底隱隱約約地明白,終點並不太遠。
分別的時刻很快地到來,Bob與Charlotte似乎還想找尋一些依靠在彼此身旁的機會。但是飯店大廳的人來人往,兩人的道別草草了事,禮貌地微笑與擁抱,心中的一點火花只是微微閃爍。
Bob在汽車後座逡巡著車窗外的景色,失落的眼神依然帶著一點盼望─而上天並未辜負這份盼望。
他在人群中找到了Charlotte,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淡淡的火光。他趕忙下車,真誠地走到女孩面前,Charlotte有些吃驚,但很快就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緣;他們溫柔地擁抱、並給對方輕輕地一吻─Bob溫柔地,在Charlotte的耳邊說呢喃了幾句。
他們微笑著分別,彼此似乎都還期待著回望方才分手處時可以再次發現什麼,但他們最終都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帶著這份回憶繼續各自的旅程。
---
我曾經想過,如果Bob與Charlotte在美國相遇,或Bob依然與妻子熱戀、甚或是Charlotte有著一份可以全力以赴的工作時,他們的故事還會這樣子展開嗎?
或許只會停留在電梯裡,兩人相視而笑的時候吧。
回頭想想,Bob與Charlotte對彼此的吸引的其實是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到的小小火花─或許是路旁表演的小提琴的藝術家、與你擦身而過的上班族,就在你心裡有個小小空洞時,對方不經意的表情、樣貌、聲音甚至式動作,也許就剛好填進了那個缺乏溫度的隙縫中,給了你微不足道卻適逢其時的溫暖。
因為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更嚴格的說,這個複雜的物種不只是因為現實中的必須而與彼此相聚,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我們也是追尋情感上交集與認同的生物。
當我們在生活中找不到交集與認同之時,內建在我們基因中的某種情緒便會讓我們感覺迷航徬徨、不知所措;有些人選擇去流浪、有些人則躲了起來,甚或各種不同的曲折故事就此展開。這些多有詩歌賦唱,古今皆然。
這種情緒就是孤獨。
正是這份孤單落寞,讓人對於Bob與Charlotte之間發生的這種微小火花,會覺得倍加溫暖可親。原來孤獨並不是製造悸動的假象,而是數以倍計的放大了感情的火花,讓原本只是兩人相視微笑的短暫時分,成了無數種可能的開端。
這份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發酵成不同的樣貌,有的是為道德不容,但卻轟轟烈烈的禁忌之戀、有的則轉化成像麥迪遜之橋那樣細水長流卻無處訴情衷的遺憾。難得的是像主人公們這樣的自在與溫馨,只因他們在這份情感裡面更清楚體認了,自己此刻所依存的感受並不是火花後的那些憧憬,而是彼此那份對孤獨感受的坦誠。
其中一幕戲我覺得將兩人這種對孤獨感的交集描寫得很好:Bob與Charlotte兩人在床上聊著,Bob像個大男孩一樣仰躺著,回答女孩有一搭沒一搭的問題;Charlotte更像個幼兒一樣,蜷著身子,彷彿靠在母親身旁的自在。
兩個彼此陌生的人,在午夜時分與對方獨處一室,有的不是激情,而是擁抱彼此的孤獨。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而既然是一場淪落人之間的偶遇,那麼兩人的情緣也就存在這場相逢之時。在天明之際、曲停之時,也依然要收拾自己的情緒,回到生活之中。
或許兩人在最後試著回眸看見對方的時候,還有著對這份感情的溫存,但在回過頭時,心底都明白,那一切都只是在輕舟上的一首琵琶曲。
但這首曲子所載涵的一切情感都是真真切切的,雖然不是煙花那樣的燦爛迷人,但卻如一道蜿蜒潺潺的細流一樣,在內心不停地流動著,清澈無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