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負債循環?! 當借錢成為習慣,折磨的不只是財務,還有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借錢成習慣,我們就會陷入缺乏、借錢、再缺乏的困境循環,折磨的不只是財務,還有全人全身;戒債如戒癮,唯有堅持不放棄,才能找回自由人生。

 

撰文 / 摩希

 

21世紀的現在,若聽到某人是誰的奴隸,或許會對此感到不可思議。實際上,現代人無形中成為了許多事物的奴隸,尤其是金錢。更奇妙的是我們大多自願成為金錢的奴隸,現金卡、信貸、車貸…琳瑯滿目的借錢管道,不怕借不到,就怕你不借。當負債真的形成,便會產生虧欠心理,不得不承認「無債一身輕」這句話是事實,欠債的就是債主的奴隸,負債確實會影響人的心靈。要想成為自由身,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當借錢成習慣  匱乏的不只是財務,還有人生

 

借錢的原因百百種,不管原因是甚麼,當我們認為「借錢」影響不大,未來錢入帳就能還清,輕忽的結果是不知不覺將「借錢」當成唯一的解決方式。當借錢對我們來說不痛不癢時,即使手邊有可以還清債務的錢,也不會急於還清,反而會先補足自己的缺乏,但這些缺乏未必是我們真正的需要

 

或許有些人真的連基本需要都不足而無法還錢,但一旦借錢成習慣,就會陷入缺乏、借錢,再度缺乏的困境,這對當事人來說是非常折磨的,我們也會失去學習為自己負責的機會,導致不單財務有狀況,連人際關係和身心都難穩定。

 


別讓欠錢成習慣  脫離債務才是為生命負責

 

面對難纏的債務,我們應該是要想盡辦法逃離才是。靈糧生命學院院長周巽正表示,我們對負債的態度應該如同鹿被美洲豹追趕一樣,即使美洲豹4步就能跑出64公里的距離,牠獵殺獵物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根據調查,至少都要出擊14至16次才有一次成功,因為吃飯和逃命所用的力氣是不能相比的。

 

若我們沒有下定決心逃離債務,是很容易又被債主捉住並限制人身和心靈自由,因為人很自然會選擇眼前讓自己較好過的生活方式,除非我們認知到負債對生命的影響極大,開始選擇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才有機會踏出負債帶給我們的挾制。

 


掌握3原則 擺脫債務

 

要擺脫負債有許多方式,但有些原則不能不清楚:

 

1、除非債務整合,否則別借貸還款

 

有些人會覺得跟A銀行借錢來還B負債,只要有還款就行,除非債務整合,否則挖東牆補西牆的作法,只會讓洞越補越大,因為只要借錢就會有利息,仍會讓自己陷在負債的循環。

 

2、理財先理債,「還債」請優先

 

調整生活方式是擺脫負債很大的關鍵,過去以自己的「想要」為主,現在則是以還款為主,生活「基本需要」為次來生活,若仍以過去的用錢方式生活卻妄想能還清債務,只會打擊自己還債的信心。

 


3、從清償小額債務開始 加強還款信心

 

還清負債的路是漫長的,中間很容易想放棄,小筆債務能較快能還清,這能增加還款的成就感,幫助自己繼續堅持下去。 


戒債如戒癮  不輕言放棄,才能找回自由人生

 


擺脫負債如同戒除成癮習慣一樣,需要有強大的決心,一旦開始還債人生,就不要輕言放棄,除了心理建設做好,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讓債務不再是人生和人身自由的債主,真實成為21世紀的自由人!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3會員
117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面對挑釁不反擊,常被誤解為軟弱。但對大谷翔平而言,他沒有訴諸群眾或透過對抗來證明自己,因為他有穩固的自我價值感,不僅球技強,人格力量更強;誠如棒球名將葛雷諾所言:「大谷最厲害的不是二刀流,而是他的頭腦。」
Thumbnail
2025/08/04
面對挑釁不反擊,常被誤解為軟弱。但對大谷翔平而言,他沒有訴諸群眾或透過對抗來證明自己,因為他有穩固的自我價值感,不僅球技強,人格力量更強;誠如棒球名將葛雷諾所言:「大谷最厲害的不是二刀流,而是他的頭腦。」
Thumbnail
2025/07/30
當我們對事業充滿熱情且全心投入時,要留意是否忽略了家人對「安全感」的需要。從事投資理財之前,先看重家人的關係,並把家人對安全感的需求擺首位,事先作好金錢的規劃與安排,才不會讓家人擔心。
Thumbnail
2025/07/30
當我們對事業充滿熱情且全心投入時,要留意是否忽略了家人對「安全感」的需要。從事投資理財之前,先看重家人的關係,並把家人對安全感的需求擺首位,事先作好金錢的規劃與安排,才不會讓家人擔心。
Thumbnail
2025/07/23
團隊生活,總會遇到遇到擺爛或拖延的人,遇到這樣的角色,我們需要健康的人際界線,先穩住腳步,只有自己擁有餘裕,才有能力成為幫助者。
Thumbnail
2025/07/23
團隊生活,總會遇到遇到擺爛或拖延的人,遇到這樣的角色,我們需要健康的人際界線,先穩住腳步,只有自己擁有餘裕,才有能力成為幫助者。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