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圖轉載自今周刊
最近重讀一遍有”小張愛玲”稱號的香港作家鍾曉陽在24歲寫出的驚人鉅作《哀歌》,讀完之後感觸比第一次讀的時候還要深刻。
一個敏感膽小的少女,赴美留學時和一位照顧她的大哥哥日久生情。大哥哥歷經人世滄桑,買了一艘破漁船自己修繕,一心只想自我放逐海上,過著與世無爭的離群生活。情竇初開的少女天真地支持大哥哥夢想,滿心期盼自己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漁夫老婆。
無奈大哥哥不願(或者不敢)耽誤少女前程,決絕與少女分手,長期獨自漂泊在海上,避免與少女相見。少女從此只能憑藉初戀的情感養分,孤獨邁向漫長人生。她的心中容不下另一個男人,只能憑藉記憶度過日復一日的孤寂。愛不到的最美!
這是慕風告別青春後常常觀察到的體悟。青春戀曲總是充滿甜蜜,相愛的少男少女往往沉浸在歡樂的幸福裡。少年不識愁滋味,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干擾,愛情何其美好?
縱然有情人多半都不能成為眷屬,然而在歷經滄桑之後再回想,那一段無須計畫不懂計算,甚至甘為對方付出生命的單純愛情,豈止是令人懷念而已,此生,也不可能再擁有。
遺憾,或許也是生命中的一種獎賞。
24歲的女生,寫出這樣令人讀完興嘆的小說,難怪引起文壇矚目。
在讀鍾曉陽同時,正好也聽了女兒介紹莫文蔚所唱《這世界那麼多人》這一首歌。
讀這一篇小説聽這一首歌,感覺就好像吃法國麵包配玉米濃湯,很合味!
如果說鍾曉陽是文壇傳奇,那莫文蔚就是歌壇傳奇。說實在話(很抱歉),Karen(莫文蔚英文名)實在不是外型令人驚豔的女歌手,但是她所唱的歌曲,幾乎每首都讓人驚艷。就像他和張洪量合唱的《廣島之戀》,都已經過這麼多年,仍然名列男女合唱經典。
《這世界那麼多人》聽起來有點像是一首聖歌,Karen以她一貫幽婉的歌聲,緩緩訴說著一段讓人回味再三的感情。我初聽時自然是被她悠柔的歌聲吸引,等到細看這首歌的歌詞,更是為它如詩般的內容感到驚艷。
這首歌具備三項成功因素: 詞、曲和主唱。
慕風不知如何介紹這首動聽的歌曲,只能節錄它的歌詞和影片,分享給各位朋友欣賞。這首歌之所以和鍾曉陽的《哀歌》合味,只因為它們都在訴說同樣一個故事---遺憾。
巧合的是,鍾曉陽和莫文蔚都是香港人。
如果您對鍾曉陽和莫文蔚也有興趣,建議您也可以拿這篇小說和這首歌來相配。
這世界那麼多人
作曲: Akiyama Sayuri
作曲: 王海濤
主唱: 莫文蔚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人群裡敞著一扇門
我迷濛的眼睛裡長存,初見你藍色清晨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這悠長命運中的晨昏,常讓我望遠方出神
灰樹葉飄轉在池塘,看飛機轟的一聲去遠鄉
光陰的長廊,腳步聲叫嚷。燈一亮,無人的空蕩
晚風中閃過幾格從前啊!飛馳中旋轉已不見了嗎
遠光走來你一身晴朗,身旁那麼多人,可世界不聲不響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這悠長命運中的晨昏,常讓我望遠方出神
灰樹葉飄轉在池塘,看飛機轟的一聲去遠鄉
光陰的長廊,腳步聲叫嚷。燈一亮,無人的空蕩
晚風中閃過幾格從前啊!飛馳中旋轉已不見了嗎
遠光走來你一身晴朗,身旁那麼多人,可世界不聲不響
笑聲中浮過幾張舊模樣,留在夢田裡永遠不散場
暖光中醒來好多話要講,世界那麼多人可是它不聲不響
這世界有那麼個人,活在我飛揚的青春
在淚水裡浸濕過的長吻,常讓我想啊想出神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經營管理教練場: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