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個30多歲的男生來諮詢,一坐下就嘆氣:「是不是我壓力太大?我每天洗頭掉一把,快懷疑人生了」。
其實他這樣的情況,我真的聽太多了。很多人掉髮掉到心慌,卻搞不清楚背後原因,只能一堆洗髮精亂買一通。
今天這篇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看掉髮常見的5個原因。你不一定全部中,但至少要知道自己是哪一型。
1、賀爾蒙影響:男性型禿髮的主因
男生最常見的掉髮類型就是「雄性禿」!
簡單說,就是頭頂跟髮際線的毛囊,對雄性荷爾蒙很敏感,時間久了就慢慢萎縮、長不出來。
特徵:髮線慢慢往後退、頭頂變稀疏,但後腦杓還是濃密。
這類型的掉髮,可以透過藥物延緩,也很適合做植髮,因為供髮區通常還很健康。
2、壓力大、作息亂:短期內掉超多髮
身體在承受壓力時,毛囊會提前進入休止期,出現「休止期落髮」,大多在壓力事件後2~3個月才明顯感覺到。
常見像是熬夜、長期睡不好、換工作、分手、搬家,甚至考試、情緒低落等等。
這種情況通常是「整頭都變少」,不是某一塊特別稀疏。
重點是:這種掉髮是「可以逆轉」的,只要把作息調回來,3到6個月後通常會自然恢復。
3、飲食營養失衡:身體顧不來頭髮
很多人減肥不吃澱粉、不補充蛋白質,身體長期缺乏營養時,就會「先把頭髮放棄」。
特別是缺鐵、缺鋅、缺蛋白質,會讓頭髮變細變脆,甚至不再生長。
女生如果經期很不規律,或素食又沒補營養,也很容易出現這類型的落髮。
建議可以先做個營養檢查,從根本補起來。
4、疾病或藥物副作用:藏在背後的關鍵
有些掉髮是身體本身在求救,例如:
- 自體免疫疾病(像紅斑性狼瘡、圓禿)
- 甲狀腺功能異常
- 長期服用抗憂鬱、避孕藥、化療藥物
這類型的掉髮不能只靠洗髮精或保養,要搭配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才能真正改善。
5、遺傳因素:不是你做錯,而是本來就會掉
如果你爸、你阿公都很早就禿了,那你可能也會比較早發現落髮問題。
但這不是宿命!現在的技術跟觀念都進步很多,就算有遺傳傾向,也可以提早介入保養、甚至規劃植髮,把影響降到最低。
不是每個掉髮都要植髮,但每個掉髮都值得搞懂原因
我常跟來諮詢的患者說:「你不用自己當醫生,但你要懂得問對問題」。
不是所有掉髮都該植髮,也不是每種掉髮都一樣,找出根源,才有對的方法。
下一篇,我會告訴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植髮?什麼情況應該先保養、什麼時候才值得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