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愛煩惱為何會往三惡道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老年學佛智慧:放下煩惱執著,兒孫自有兒孫福

老年人的煩惱執著陷阱

許多年長者面臨典型的家庭煩惱:小孩尚未讀書、老大沒有對象、老二未生子女等等。老年人往往為這些事情負責起煩惱,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操心,不知不覺中起煩惱起執著

這種煩惱習氣看似關愛家人,實際上是讓自己串習走向三惡道的危險行為。佛法修行告訴我們,過度的執著煩惱會成為輪迴的重要因緣。

無謂煩惱的業力危害

當我們看到老年學佛的老菩薩愛煩這個、愛煩那個,作為晚輩應該適時護持和提醒:「不要總是煩惱這些事,要學會放下執著。」

子女的感情生活、生育計畫並非我們能夠控制的範疇。今天愛這個、明天愛那個,這些都是年輕人的人生歷程。如果因此而起煩惱心,等於是準備去三惡道,這對修行解脫毫無益處。

護持長輩的孝順智慧

面對愛起煩惱的長輩,晚輩應該以智慧慈悲來護持:適時提醒:溫和地勸導長輩放下煩惱,不要為無法控制的事情操心 正念引導:幫助長輩將注意力轉向佛法修行念佛功課 理性溝通:以「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來安慰長輩的擾心

老年人更應該將有限的時光用在念佛持咒誦經淨業修行上,而非耗費精神在無謂的煩惱執著中。


🎧觀看影音開示▸ https://s.fazang.org/hsyoutube

🎧聆聽Podcast▸ https://s.fazang.org/hspodcast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O1bVBKciS4Y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愛煩惱為何會往三惡道走?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41會員
4.0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8/08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什麼是您最放不下的呢?斷惡修善與解冤釋結實踐 精進修行的系統化方法,學佛修行需要精進的態度,採用逐條修行系統方法。修行者應清楚認知自己的修行項目,了解哪些方面較為薄弱、哪些領域需要加強,如此逐一地修才能達到真正的進步。關鍵在於看到自己的問題,針對個人習氣與業障進行對症下藥的修行。
Thumbnail
2025/08/08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什麼是您最放不下的呢?斷惡修善與解冤釋結實踐 精進修行的系統化方法,學佛修行需要精進的態度,採用逐條修行系統方法。修行者應清楚認知自己的修行項目,了解哪些方面較為薄弱、哪些領域需要加強,如此逐一地修才能達到真正的進步。關鍵在於看到自己的問題,針對個人習氣與業障進行對症下藥的修行。
Thumbnail
2025/08/07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常常看到鬼怎麼辦? 見鬼現象的佛法解析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Thumbnail
2025/08/07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常常看到鬼怎麼辦? 見鬼現象的佛法解析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Thumbnail
2025/08/06
「本初普賢如來性,即是上師根本心;修密行者依此敬,發大菩提證法身。」 ──金剛乘法嗣 龍德嚴淨仁波切 「大圓滿法」最初源於本初佛──普賢王如來,是九乘佛法之巔,是超越輪迴涅槃、即身成就的究竟法門。觀音山住持──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在獲得薩迦察派法王──究給‧企千仁波切與格魯派雍和宮
Thumbnail
2025/08/06
「本初普賢如來性,即是上師根本心;修密行者依此敬,發大菩提證法身。」 ──金剛乘法嗣 龍德嚴淨仁波切 「大圓滿法」最初源於本初佛──普賢王如來,是九乘佛法之巔,是超越輪迴涅槃、即身成就的究竟法門。觀音山住持──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在獲得薩迦察派法王──究給‧企千仁波切與格魯派雍和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