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什麼是您最放不下的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斷惡修善與解冤釋結的實踐法

精進修行的系統化方法

學佛修行需要精進的態度,採用逐條修行的系統方法。修行者應清楚認知自己的修行項目,了解哪些方面較為薄弱、哪些領域需要加強,如此逐一地修才能達到真正的進步。關鍵在於看到自己的問題,針對個人習氣與業障進行對症下藥的修行。

口腹之欲與殺生業障

許多修行者面臨口腹之欲的考驗。因貪愛美食而殺生造業:喜食魚類而購魚、釣魚求鮮;嗜愛螃蟹等海鮮,無形中累積了沉重的殺生業障

面對人生幾十年的有限時光,我們必須思考:餘生是否有足夠時間與眾生解冤釋結?觀察各地放生會的修行者,即使多次參與大放生活動來消業障,一生能參與的次數仍然有限。

因此,少造業少造孽成為修行的根本原則,斷惡修善必須做得紮實穩固。

面子問題的修行障礙

許多修行者在大項修行上都有進展,卻在愛面子這個細節上栽跟頭。死要面子、無法接受他人批評指正,這種我執習氣若未修除,將成為輪迴的重要因素。

即使下輩子轉生富貴,反而可能成為修行的障礙。富貴人往往難以修行,年輕時便已造下殺生邪淫等重業,富貴修行的困難度遠超一般人想像。

正因為富貴難修的現實,今生修行顯得格外珍貴。我們必須把握當下,積極成辦讓自己有保障、有把握往生淨土成功的修行事業。該解冤釋結的趕快去做,不可拖延。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j2gO4xjqsIk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什麼是您最放不下的呢?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7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8/07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常常看到鬼怎麼辦? 見鬼現象的佛法解析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Thumbnail
2025/08/07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常常看到鬼怎麼辦? 見鬼現象的佛法解析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Thumbnail
2025/08/06
「本初普賢如來性,即是上師根本心;修密行者依此敬,發大菩提證法身。」 ──金剛乘法嗣 龍德嚴淨仁波切 「大圓滿法」最初源於本初佛──普賢王如來,是九乘佛法之巔,是超越輪迴涅槃、即身成就的究竟法門。觀音山住持──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在獲得薩迦察派法王──究給‧企千仁波切與格魯派雍和宮
Thumbnail
2025/08/06
「本初普賢如來性,即是上師根本心;修密行者依此敬,發大菩提證法身。」 ──金剛乘法嗣 龍德嚴淨仁波切 「大圓滿法」最初源於本初佛──普賢王如來,是九乘佛法之巔,是超越輪迴涅槃、即身成就的究竟法門。觀音山住持──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在獲得薩迦察派法王──究給‧企千仁波切與格魯派雍和宮
Thumbnail
2025/08/06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修行人可以治病 七支供讚:從皈依懺悔到解冤釋結的實踐。作為佛教重要修行法門,其前兩支「最勝三寶我皈依」與「一切罪業皆懺悔」,為修行者建立了堅實的皈依懺悔基礎。第三支「眾生盡善隨喜讚」教導我們隨喜功德,學習讚嘆一切善行,更要實踐解冤釋結的慈悲精神。民國初年修行感應
Thumbnail
2025/08/06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修行人可以治病 七支供讚:從皈依懺悔到解冤釋結的實踐。作為佛教重要修行法門,其前兩支「最勝三寶我皈依」與「一切罪業皆懺悔」,為修行者建立了堅實的皈依懺悔基礎。第三支「眾生盡善隨喜讚」教導我們隨喜功德,學習讚嘆一切善行,更要實踐解冤釋結的慈悲精神。民國初年修行感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放生善行,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如果國家的政令是提倡,更要好好去做,把放生變成一生中重要的傳統。一個修行人,少不了「放生」。不用很高深修行境界的人,都可以用「放生」來利益有情,救度我們的家人。家裡很多人都不信佛法,甚至還在無明造作諸種惡業。有的時候,讀了佛經因果業報的道理
Thumbnail
放生善行,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如果國家的政令是提倡,更要好好去做,把放生變成一生中重要的傳統。一個修行人,少不了「放生」。不用很高深修行境界的人,都可以用「放生」來利益有情,救度我們的家人。家裡很多人都不信佛法,甚至還在無明造作諸種惡業。有的時候,讀了佛經因果業報的道理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妳要多度一些人,自己要穩定地共修,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現在漸入佳境,妳自己都有感應。大家都想要功德力夠...
Thumbnail
妳要多度一些人,自己要穩定地共修,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現在漸入佳境,妳自己都有感應。大家都想要功德力夠...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