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測#785] 馬斯克是美國秦檜嗎?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最近很多讀者問我關於川普與馬斯克吵架這件事,問我,這會不會導致美國國策的改變呢?這是否單純一場公開表演呢?對於這兩條問題我的答案是,第一,不會;第二,我不清楚這是否一場公開表演,因為我無法知道川普與馬斯克私下的交情怎樣,有沒有甚麼公眾不知道秘密協議。

雖然後面的想法多少有陰謀論的成份,不過我會覺得即使是表演,這與其說是一種陰謀,不如說是一種工商管理中常用的技巧。如果你有處理過企業裡的人事問題,我想你應該多少都做過類似的表演,舉個例子,你先告訴一個員工,我接下來要大罵你了,請你不要在意;然後就大聲的罵那個員工,罵到所有員工都聽到,其實就是罵給其他人看的。

為的不是令你眼前的員工難受,而是要讓其他員工感到聽到那些內容,實際上就是以不罵其他員工的方式去警剔其他員工。川普與馬斯克,皆是出身民間企業的商人,而且都是高層管理者,因此他們用這種小技巧也是很合理的猜測。奸商為何奸?因為人性就是愛吃這一套。

不過既然我們不能證實,那我們也不必假設為真。

首先馬斯克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地位,就是一個暫時的公職人員,完。他既不是議員,也不是總統,不是副總統,他不是被選舉上臺的,他並不決定政策,他只是執行政策。只有他配合或不配合政策,而不會是政策配合他,既然如此,那是只能解讀為他不願意執行政府的政策。

那麼你可能會說,是不是政策變了,所以他才走呢?這樣想的話,可以說是接近事實的一半。對的那一半是:對,因果關係是倒轉的,不是「他導致了政策」,而是「政策導致了他離開」。另外一半可能不對的是甚麼呢?就是可能政策不一定是「變了」,而是「沒變」,一開始就決定如此,只是他之前不退,現在要退了。

至於是甚麼政策導致他退不退呢?其實他也說得很明確了:那就是對於聯邦財政的觀點,我們都記得,川普政策中主打的其中一點是甚麼?就是「整修聯邦的財政,開源節流,減低舉債速度,以達致降息,以及避免加企業稅的結果」。

之前鬧得雞飛狗跳的關稅,就是開源的一部份,今天能看到結果就是實際上與各國重新 make deal,改變了各國的貿易條款。馬斯克負責的不是開源,而是節流,馬斯克在前陣子砍 USAID,砍一堆僱員,砍一堆開支,砍一堆補助,在網絡上不是被罵個狗血淋頭嗎?兩個人都是被罵的,基本上馬斯克是分散對川普的火力,使砍開支所引來的憎恨,從川普身上引火在自己身上。

人類歷史上所有財政改革都一定是被憎恨的,因為財政改革就是砍一堆人本來以為存在的鐵飯碗。王安石,范仲淹,張居正,去到清末的維新派,大日本帝國的文人政府,誰不是因為砍了預算而惹來憎恨甚至被推翻呢?這些已算較好的。吳三桂因為被大清削藩就反出了個三藩之亂,國民黨在抗戰後裁軍的結果就是直接丟掉大陸,削減開支是人類政府長久以來最難搞的問題之一。

就像吳三桂一樣,雖然於朝廷有功,但是要繼續維持現狀,朝廷就要重稅,朝廷想要輕稅或減稅,或者稅收在減少了,理性上也是不砍不可的,數字管理沒甚麼感情可言。這些人站在公眾,政府與財政的立場是非砍不可的,但站在他們自己立場來說就是不偷不搶無辜受害的。總要有人負責當執行者,而那執行者後在政治上會被一大堆政府中人與官僚所憎恨,會受所有人留難,會被報復,很難再在政界與政府當中立足。

那就需要一個「奸臣」了,甚麼是奸臣呢?說白的就是抓交替的,老大有些事情不做不可,可是那是一件很爭議,會惹來憎恨的事情,而作為領導者是不能被追隨者憎恨的。因此,就要創造一個「奸臣」出來,他負責做「壞人」,然後領導者是被奸臣所害的,被迷惑的,被說服的,被指鹿為馬的,是先斬後奏,自作聰明的。

這在大部份大的組織中都存在,例如在學校,校長是好人,副校長負責當教師面前的壞人,訓導負責當學生面前的壞人;領導當中一定有管理與痛苦,只靠愛與溫柔與獎勵與寬容,組織就會擁腫腐敗,低效而且癱瘓,所以好人與壞人必須分工。因此自古以來,都一定有奸臣,太監,外戚... 總要有人扮演壞人的,因為只有溫柔的人組織是運作不下去的。

而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應該就是秦檜,大家心知肚明,想殺岳飛的是宋帝,不是秦檜。但是大家還是罵了秦檜差不多一千年,就算理性上知道岳飛一定要死,感性上還是不能接受理性的殘酷,需要有遷怒的對象,秦檜也很大方的被我們罵了一千年也沒有罵回我們。

而馬克思現在的角色無疑就是這個,他就是砍一堆人的美國秦檜;但是川普也不是宋帝,他也是秦檜,只是他負責對外;至於宋帝是誰呢?是美國這個建制,這個系統與國家,美國人民能憎恨馬斯克,美國人民能憎恨川普,但美國人民不能恨美國這個建制。

大概知道兩人的角色了,那現在發生甚麼事呢?那就是「開源節流,有做到」,但是後面兩點,也就是「不再舉債,不加企業稅」這點,就跳票了,即使開源節流了,聯邦還是要大量舉債。美國這幾年創造的巨大債息,單憑開源節流還是解決不了;債息還是會繼續滾大,同時,這也意味著為了負擔起這些債息,本來很有可能還是要加企業稅,也許沒有拜登計劃的加得那麼多,但可能這也是要跳票了。

也許一開始他們就知道,完全解決債務問題,或者是避免減企業稅,都是不現實的,但香港規則,投降輸一半,改變與各國的貿易條款,以及砍一堆聯邦僱員,稍為抒緩一下的效果是有的。完全治療客觀上做不到。所以川普政權的承諾,能實現的是是一半,另一半跳票。

跳票傷害到的是誰呢?實際上就是資本家與企業們,因為他們不想加企業稅,而現在看起來還是要加了。那他們對川普與馬斯克,多少會產生不滿的。

這些人不在意得罪官僚,公職人員,學術界,但他們還是不想太過失信於企業界的。

川普已經很老了,所以他大概不在意這件事,跳票就跳票,之後不退休也不會做甚麼大生意了。馬克思在企業界還算是頗年輕,而且他手頭上已經有幾個生意在做,他還是得在企業界與資本家混。如果我們相信「企業界不希望加企業稅,希望馬斯克節流可以避免這點,而馬斯克有節流,但似乎企業稅還是會加」,如果真的加企業稅,那麼就會變成馬斯克向企業界跳票了吧?那對於一個生意人來說多少有點問題。

如果我們能預測到,舉債是必然,而加稅也是可預期的。那麼馬斯克待到加稅那一刻還在任上會有甚麼結果,就很明顯了:他既會受到公職人員的憎恨,也會受到商界的抱怨,成為戰犯。那麼,如果你是馬斯克,你明知你怎做,都一定會面對加稅的結果,你快要成為戰犯了,你會考慮在這情況實現之前退出嗎?我想你也會的,因此他退出很合理的。

如果你因此而退出,那麼你對公眾的退出的理由是甚麼?應該不會是「在跳票之前跳船」「你們的期望一定會落空」的,而找個別的不可抗力的理由吧,反正不是我不努力不去做,而是我丟了官了想做都做不到,那我就沒有跳票。是別人不讓我做而已。

若你同意以上的想法,你也會覺得馬斯克退職,然後找個理由是很合理。至於他用的理由是甚麼,我是不關心的,他真的和川普吵翻了,他和川普搞基,他們只是演戲,其實沒有分別,反正都只是想告訴大家,「我要辭職了,之後的不關我事,你們期望落空了也不是我的責任,嗯,我不是因為做不到而辭職的,我有另外的原因,例如我不喜歡川普了」。黃蓋要投曹,周瑜打他也很合理吧。

那麼他們是否真的吵翻,毫無重要性。如果結果都一定是辭職,反正這裡有一個公開的理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就是有,如果不給任何理由「神秘突然辭職」你們還是作一堆陰謀論不是嗎?說白的也一點都不神秘,至少舉債部份已跳票了大家都看到,將來還有甚麼要跳票也不奇怪。

就單純是「退職,跟川普翻面」這件事,不論真偽,皆對馬斯克有利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5.2K會員
415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我小時候對於財富的觀點是很原始的,就是物質,富裕就是有很多食物,很多物質的東西,例如黃金,白銀,工具,衣服。就像你以前總聽過一些人拿著一張光盤說,那個光盤的生產成本才幾元,憑甚麼正版的要賣幾百元啊?人如果不是對經濟有了理解,很動物性的去理解財富,就往往有這樣的誤解。 所以我看書的時候,就很早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8/25
我小時候對於財富的觀點是很原始的,就是物質,富裕就是有很多食物,很多物質的東西,例如黃金,白銀,工具,衣服。就像你以前總聽過一些人拿著一張光盤說,那個光盤的生產成本才幾元,憑甚麼正版的要賣幾百元啊?人如果不是對經濟有了理解,很動物性的去理解財富,就往往有這樣的誤解。 所以我看書的時候,就很早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8/24
在古希臘時代的阿里士多德說,大部份工作其實都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沉悶沒有趣味的,而從事這樣工作的人,而長時間從事這些不用思考,沒有趣味,只是重複工作的人。他們總是情緒化欠缺理性,也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人云亦云,因此他們是不應成為可以參與政治決策與保護城邦的公民的。 他們的腦子與品格沒能力維持城邦,
2025/08/24
在古希臘時代的阿里士多德說,大部份工作其實都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沉悶沒有趣味的,而從事這樣工作的人,而長時間從事這些不用思考,沒有趣味,只是重複工作的人。他們總是情緒化欠缺理性,也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人云亦云,因此他們是不應成為可以參與政治決策與保護城邦的公民的。 他們的腦子與品格沒能力維持城邦,
2025/08/23
自從十九世紀有了社會主義以來,就不斷有人自稱是社會主義者,到處向人們進行傳教。但是經歷過二十世紀蘇聯的興衰,以及社會主義國家浪潮的失敗之後,再有人提出社會主義或者共產主義的時候,他們幾乎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根據蘇聯/高棉/北韓/委內瑞拉例子,社會主義被證實是失敗而無謀的嘗試。 每當遇到這樣的論點,
Thumbnail
2025/08/23
自從十九世紀有了社會主義以來,就不斷有人自稱是社會主義者,到處向人們進行傳教。但是經歷過二十世紀蘇聯的興衰,以及社會主義國家浪潮的失敗之後,再有人提出社會主義或者共產主義的時候,他們幾乎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根據蘇聯/高棉/北韓/委內瑞拉例子,社會主義被證實是失敗而無謀的嘗試。 每當遇到這樣的論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聽說了最近發生在美國的震驚世界的大事?沒錯,就是前總統川普在競選集會上遭到槍擊的事件。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特別是一位目擊者的驚人證詞。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聽說了最近發生在美國的震驚世界的大事?沒錯,就是前總統川普在競選集會上遭到槍擊的事件。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特別是一位目擊者的驚人證詞。  
Thumbnail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美大選辯論登場。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豁免權案。16諾貝爾經濟學家連署反川普。 BJ:地表最精采老人秀,不可錯過。我自己覺得,兩個都奧梨子啦,但若是對民主有真信仰,當不好要換人是最高原則啦。 --- 極端氣候加戰爭,全球糧食供應吃緊。紅海危機導致新加坡塞港,漏油汙染聖淘沙。 BJ:所有的烏雲都鑲
Thumbnail
美大選辯論登場。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豁免權案。16諾貝爾經濟學家連署反川普。 BJ:地表最精采老人秀,不可錯過。我自己覺得,兩個都奧梨子啦,但若是對民主有真信仰,當不好要換人是最高原則啦。 --- 極端氣候加戰爭,全球糧食供應吃緊。紅海危機導致新加坡塞港,漏油汙染聖淘沙。 BJ:所有的烏雲都鑲
Thumbnail
紐約陪審團認定川普封口費案34項罪名全都成立,七月才宣布量刑結果,美國民意再次兩極大分裂。
Thumbnail
紐約陪審團認定川普封口費案34項罪名全都成立,七月才宣布量刑結果,美國民意再次兩極大分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