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個常見的理財迷思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省錢是賺錢的第一步」但也有人說:「開源才是致富的關鍵」 那麼,到底該先拼命省錢,還是先想辦法賺更多? 答案其實沒有絕對,這是自古以來的理財難題,就像我之前寫過的「新手理財第一難題:先思考還是先行動?」一樣,這並非二選一的對立關係,關鍵在於你現在所處的財務階段,這篇就來告訴你,什麼時候該開源,什麼時候該節流
第一部分:節流—穩固你的財務基石,新手的防守策略
巴菲特的談話其實一直在強調節流的重要性,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不是你賺得不夠多,而是你花得太隨便。」
剛開始理財時,節流能立刻創造盈餘,避免債務,透過記帳、設定預算,讓你對錢的流向更有掌控,是屬於低風險高可行性的理財行為,你只需要少喝一杯咖啡或是飲料、減少外食,馬上就能見效
📌核心觀點: 節流是理財的起點,幫助你建立儲蓄習慣,累積第一桶金
📌缺點:再怎麼省,能省的金額有上限,你無法只靠節省成為有錢人
第二部分:開源—加速財富成長的引擎,進階的攻擊策略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認為「節儉是過有序生活的要素,但節省本身不能致富,真正的致富還需規劃和投資。」
開源沒有收入天花板,是加速累積財富的關鍵,不管是提升本業技能,爭取加薪或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是發展斜槓或副業,創造多元收入來源,還是學習投資理財,讓資產被動增值,進修、副業、創業、投資,都可能創造倍數成長的現金流
📌核心觀點: 當你具備一定儲蓄後,開源是打破收入天花板、邁向財務自由的關鍵
📌缺點:需要時間培養能力,短期見效慢,且存在風險
第三部分:兩者如何完美結合?
第一步(節流為重): 透過節流,存下啟動資金。
第二步(開源為主): 利用這筆資金進行投資或自我提升,開創更多收入。
第三步(循環優化): 隨著收入增加,持續優化節流與開源策略。
以下簡易財務階段行動指南供大家參考:

第四部分:做出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重點與心法:
- 節流是短期可立即執行的防守,開源是長期放大的進攻,找到進攻與防守的平衡點
- 理財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
- 現在就開始行動,找到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 資產配置是最終武器:當收入與支出管理成熟後,靠複利才是長期勝利方程式
💬你的財務狀態現在在哪個階段?你會選擇先省還是先賺?
留言分享你的策略,讓我們一起優化「開源+節流」的黃金比例!
下周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投資自己」才是回報率最高的
有興趣了解的話歡迎追蹤,這樣新文章上線才會收到通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