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園的長椅旁,一隻流浪狗蜷縮著睡覺,身體緊緊縮成一團,彷彿在和夜裡的涼意對抗。
他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打開水壺,蹲下身,將水一點一點倒進一個隨身帶的紙碗裡。
狗狗聽見聲音,微微抬起頭,耳朵還在猶豫地擺動。
當牠嗅到水的味道時,才小心地往前一步,輕輕舔了兩口。
尾巴也跟著搖了兩下,像是試探,又像是回應這份不急不躁的好意。
年輕人什麼也沒說,只是站在一旁,看著牠慢慢喝。
風從樹葉縫隙裡穿過,夜色將公園染成一種安靜的藍。
城市裡的夜很快,車聲、人聲此起彼落,但有些溫柔卻很慢——慢到必須停下來,願意看、願意等,才會遇見。
那天,年輕人離開前,在長椅旁放了一條自己隨身的運動毛巾。
狗狗沒有立刻靠近,只是遠遠地看著。等他走出幾步後,牠才慢慢挪到毛巾上,蜷縮成一個更安心的姿勢。
毛巾吸走了地面的冰涼,也留住了剛剛那段沉默的善意。
隔天清晨,晨跑的人們看見毛巾依舊在那裡,狗狗還在上面睡覺,尾巴偶爾輕輕晃動。
沒有人打擾牠,只是有人悄悄在毛巾旁放了小袋的飼料與水。 這份接力一樣沒有聲音,卻像在夜色中傳遞的微光,一盞一盞點亮。
城市不會因為一隻狗而改變,但有些人,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善意而留下不同的步伐。
那條小路,後來常常有陌生人放慢腳步,也有人在路邊的販賣機旁買瓶水,走向那張長椅。 沒有人喊話,也沒有人邀請,但這條路,似乎被慢慢養成了一種默契—— 在這裡,溫柔有它自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