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清朝末年「一群人在煙館吸鴉片」的照片印象深刻,那是一幅描繪當代「糜爛、腐敗」的象徵,清朝已積弱不振,甲午戰爭爆發,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這段歷史,雖是過去式,卻是近代史上最大宗的事件。
1895年,是決定台灣命運的一年。這年,中、日雙方決定在日本九州島一個叫「馬關」的地方簽訂和約。馬關是由日本決定的地點,因為這裡對明治政府有很大的歷史意義。談判地點在春帆樓,面對關門海峽,當年萬商雲集,海上春帆點點。兩個古色古香的巨燈懸掛在大廳上方,一張可容十六人座的木桌,在昏黃燈光照耀下更顯得肅穆。
兩國代表圍著方桌依序坐定,李鴻章的左邊是他的兒子李經芳,接著是三名參事官,李鴻章對面是首相伊藤與外相陸奧宗光及三名事務官員。日方都穿著筆直的普魯士軍服,伊藤與陸奧蓄著德國鬍子,看起來威武神氣。大桌上諷刺地擺著中國的毛筆、硯台及印泥,由於還是初春,緊臨海峽的春帆樓還有點寒意,日方特別準備了兩個法國製取暖用的火爐子…。以上節錄天下雜誌「春帆樓一紙五十年心酸--馬關條約」中的一段文字。
「日清講和紀念館」位於日本九州山口縣下關市,舊時稱馬關。正是當時的春帆樓,馬關條約歷史現場,紀念館不大,牆上展示記載所有關於馬關條約的事蹟照片,中間用玻璃圍起的區域,一張大桌子與紅色椅子,當年所有參與的官員以及李鴻章坐的位置,展館有幅李鴻章「海岳煙霧」題字,鮮明諷刺。館內氣氛肅穆,氣場非凡,瞬間有種置身在當下的時空。

馬關條約歷史現場

老牛沉默不語,鉅細靡遺閱讀著在展館內的所有文件和照片,我被他專注的身影吸引,不似我的走馬看花,他像是重回1895年般,看著喪權辱國的發生,看著定格的老牛,遙想當時的神情,頓時,我好像能感受他所感受的。

情景圖

李鴻章題字
我們以為歷史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旅行可以在轉瞬間,把你拉回當時的時空記憶,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慘敗,馬關條約其中一條「割讓台灣」四個字卻如此震撼,記得我倆在這段文字上看了好久好久,那條割讓台灣,換來日本治理台灣50年。歷史的洪流引領我們安排這個景點,真正看到後,心中的悸動久久不散。

條約內容其中一條-割讓台灣

老牛專注的背影
如果叫我看一本歷史故事書,我應該睡著的機率很高,但是透過旅行來了解歷史,這部分比較吸引人,走出紀念館,我和老牛有共識的認為,這是今天最有意義的景點了。紀念館對面的關門海峽見證當年,海水的湧浪不變,然時代的改變卻不斷向前。

春帆樓前的紀念碑

紀念館外
吃到下關唐戶市場最有名的河豚生魚片,雖然很薄卻有嚼勁,充滿歷史典故的旅行,很像吃河豚生魚片,雖然知道河豚有毒而心生恐懼,也知道當地特產一定很有名,吃了不會怎麼樣,真正吃下去,咀嚼當中的滋味,有一種「這就是河豚啊!」有些陌生與味覺衝擊,參觀馬關條約的現場,對照著歷史課本給的提示再親眼所見:「這就是歷史啊!」也是咀嚼著一種特殊滋味。

關門海峽-連接下關與門司港
回程從下關搭船回到門司港,門司港附近建築為大正時代保留的建築充滿西洋浪漫風格,為當代貿易頻繁往來的證據,古典又懷舊的城市風貌,新人選擇在這裡拍婚紗、看到好幾組家庭來親子遊,過去遺留下來的風景,給我們現代的旅人有機會踏訪。
你對旅行有所期待時,他便會給你最好的風景。

新人在拍婚紗

清朝末年-抽鴉片的人們(網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