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Mech Muse 的讀者們~我是你們的 Muse!
今天要帶大家關注一個讓台灣科技圈沸騰的重磅消息: 台灣不只會做晶片,未來在機器人領域也要站上世界舞台!
2025年7月22日「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正式成立,這不只是產業界的一次聚會,而是一個足以改變未來的起點。副總統蕭美琴甚至直言:AI 機器人將是下一波工業革命的引擎!目標很狂:2030 年產值突破新台幣 1 兆元(約 340.1 億美元)。想像一下,那不只是出口數字上的成長,而是醫療、物流、農業、製造、救災、餐飲等各領域的全面升級!

圖:台北市電腦工業協會
🔍 為什麼台灣能成為 AI 機器人強國?
答案在於我們的產業 DNA:
- 硬體製造實力爆棚:精密減速機、控制器、馬達…這些機器人的「心臟與關節」,台灣通通做得出來。
- 系統整合順暢:從機械設備到自動化解決方案,台灣有完整 know-how。
- 晶片與軟體雙王牌:不只做晶片,還有 AI 演算法、智慧系統的研發實力。
- 供應鏈安全優勢:新漢董事長林茂昌點出,隨著人形機器人大量應用,資安重要性將急遽上升,而台廠的套件與友岸供應能力是別人比不上的。
🏛 六大公協會夢幻聯手
這次的大聯盟由 六大產業公協會共同發起:
-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
-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
-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
-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
-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
-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
這個陣容,放到國際市場就是 Team Taiwan 的 All-Star 隊。
🎯 四大願景 + 三大行動方案
四大願景:
- 打造國產機器人平台「4 型 5 款」
- 核心系統(決策、驅控、感測、動力)全國產化
- 八大應用場域落地(醫療、物流、農業、製造、照護、餐飲、救災、巡檢)
- 2030 年整體產值破兆元
三大行動方案:
- 大競賽:辦比賽、拚研發、媒合人才
- 大運行:公部門率先試行、制定標竿規範
- 大展覽:研發成果推向國內外市場
📢 五大訴求給政府
- 公部門領頭落地應用
- 平台規格化、降低導入成本
- 建立法規與檢測驗證制度
- 回應社會應用需求、提升福祉
- 核心零組件自主化 + 國際輸出
🏭 台灣的機器人先鋒
- 上銀:滾珠螺桿、線性滑軌、諧波減速機,並推物流、農用機器人
- 正崴:AI 機器人平台,首攻安防巡檢
- 新漢:自研即時作業系統,取得機器人功能安全認證
- 達明:協作型機器人與 AI 自動化
- 凌群電腦:AYUDA 智慧服務機器人,已打入日本市場
- 其他巨頭:台達電、廣達、華碩、英業達、微星、研華、凌華、廣運、所羅門、盟立自動化…
🌏 為什麼這很重要?
這不只是一次「產業結盟」,更是台灣向世界宣告:
我們不只會做晶片,也要在智慧機器人產業領先全球!
透過 Team Taiwan 精神、政府支持、產業創新能量,下一個兆元級台灣產業,可能就在我們眼前成形。
💬 Muse 想問你
你覺得台灣的 AI 機器人會先在哪個領域爆發?醫療?物流?還是照護? 留言跟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