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一張 100 美元只要幾美分,但其他國家得拿出 100 美元等值的實物來換。」— Barry Eichengreen (巴里·艾肯格林)
今年美國把穩定幣法案通過後,讓穩定幣成為一種正式的交易媒介,也讓相關公司吃到一波紅利,對世界產生一些影響,但台灣除了幣圈外好像什麼都沒感受到,到底穩定幣是甚麼?美國為甚麼要把加密貨幣移到國家金融體系裡?這其中有甚麼心思我們可以猜到?那台灣有機會用穩定幣嗎?
穩定幣
如果你有看我寫的外匯的文章,你會發現穩定幣性質跟外匯一樣,對於貨幣進行買賣。類似於悠遊卡儲值點數消費,穩定幣公司為了保證自家公司發行的價值,用1美元1穩定幣方式掛勾,而且穩定幣的價值會浮動,就跟我們平時在銀行看到美元的匯率浮動一樣(如果你用美金的視角看台幣,悠遊卡也差不多這樣運作)。
穩定幣最主要與我們平時看到的貨幣不同在於本身的運作機構,跟我們平時銀行那套金融體系,中間會有很多系統運作和查核,確保每一筆款項能記錄且平安完成。穩定幣主要的運作機構是網路,用區塊鏈技術,完全跳過銀行所有系統,直接人對人直接完成交易,這對那種跨國匯款或是國家限外匯時非常有效,可以快速得到美元之外不用受國家法規限制(因為國家銀行查不到)。

circle穩定幣公司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錨定貨幣-美元霸權
為甚麼美國需要主導美元霸權,讓全世界大多數人依賴美元對美國有甚麼好處或壞處?這可以說到錨定貨幣
錨定貨幣指在全球貿易、資本流動與外匯儲備中被各國廣泛採用、用來計價、結算與儲藏價值的核心貨幣。如同國中生一起揪團去廁所概念一樣(即使你沒差但也會下意識一起去),其他國家的價格標準(如石油、糧食、金屬)與金融合約多以其標示,跨境支付清算與官方外匯儲備都優先持有這個貨幣。跟經濟學中的規模效應一樣,使用的人越多,成本越低、流動性越高,於是更多人使用。美元當遇到風波時,就會連帶影響周遭與之往來的國家或其股市(很常看到美股不好,即使台股沒影響,台股卻跟著不好的情況發生)。
美國是全球的錨定貨幣,許多國家會買美債或是美元來應付貿易需求,這使美元升值,美元升值下,其他貨幣的商品價格相對減少,也讓美國一直買,雖然說美元匯率平衡,但貿易不平衡導致美國本土製造商一直被壓制,川普則是看準這的問題並用關稅來取得平衡。買美債對美國來說很爽,可以確保美債本身的信用和價值同時,增多更多美債來投入國家投資或開發。
對其他國家來說,錨定貨幣有多一層信用保障,畢竟大家都在用,相對信用不好的國家或是通膨太快的國家,會傾向用美元來帶提本國貨幣避免快速貶值和保本。另一方面錨定貨幣好做國外交易,畢竟遇到各國交易總不可能要一直換來換去貨幣,統一一種貨幣交易也能減少中間要一直換匯的問題。缺點的話是貨幣貶值、本國債券購買量偏少和被錨定貨幣國家經濟影響,前兩者依國家自身狀況去調控,最後一項是無法避免的損失。

目前錨定貨幣為美元
美國為什麼同意穩定幣?
1.讓更多人購買美債:穩定幣本身已經是一間銀行,只差如何讓區塊鏈系統順利安裝國家法律,避免遇到糾紛時無法找到相對法律處置,這時法案多加幾條流動性限制,讓穩定幣公司購買美債(尤其是長期美債),提高美債需求,並補足近期關稅戰下美元貶值產生美債需求下降問題。
2.讓更多人購買美元:遇到那種國家實施外國貨幣管制(委內瑞拉或是其他非開發國家),銀行很難買到美元,這時區塊鏈交易可以繞過國家監控直接購買(很適合某個大國),購買的美元越多,相對提升美元的地位和替美元升值,對後續國貿也很有利。
3.成為加密貨幣的霸權:加密貨幣剛推出時,許多人把它視為洪水猛獸,認為這是詐騙,但後推出穩定幣,這種把虛擬資產與現實資產掛鉤的行為(RWA),與現實連結外附加無法被竄改資料的屬性深受大眾喜愛,畢竟大家都想做交易的同時不像被盤問,同時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為你的錢把關,而且最好可以24小時都能服務,這時穩定幣的出現反而解決上述三個需求,這時美國只要再把監控法規寫進去就是一個直接可用的投資池。

川普簽署天才法案
結論
加密貨幣本身的快速、清晰且安全的方式,配合傳統金融的穩定擔保,變成了穩定幣。美國看上穩定幣的運作模式,與近期關稅戰可以達成互補,進而推動穩定幣法案,既能從中賺錢,並且穩定美國的貨幣霸權。
至於台灣是否能像美國那樣接納虛擬貨幣,我只能說看狀況,一般民營銀行來說,本身不為國家負責下,很多時候都對虛擬貨幣持有善態度(畢竟有錢不賺王八蛋),對於公股銀行來說,本身業務大多注意在防詐上(畢竟國家本質是服務人民,賺錢是次要),對於這種脫離傳統金融系統(swift)來說,只能說很難參與,只能等國家默默推出相關法案後才會實施,至少我認為離公股銀行使用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