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大家喜歡的新手存股系列。我會用兩個例子來跟大家分享,為什麼股市才剛剛起漲,我們一解套就會想要賣掉手中的持股,則要怎麼避免這樣的投資錯誤。
台股挑戰歷史新高
最近的台股還是持續地往前波歷史高點前進,週五的收盤已經到了 24,334. 距離去年 7 月 11 日的歷史高點 24,416 已經有不到 100 點的距離了。在台股相對高點之際,從我們 8 月 13 日說的成交量再度突破 5000 億之外,在後續的這兩個交易日,台股還是都有 4000億以上的高成交量,高成交量對於後續台股的成長,算是可以提供一個不錯的底氣。

川普暗示提高半導體關稅
另外台股最近的強勢表現,主要還是與川普於上週宣布的半導體關稅有關。川普在上週宣布要對半導體徵收100%的關稅,但是有投資設廠的企業不在此限。這個舉措,也帶動了台股在上週的漲勢。昨天川普日搭機前往阿拉斯加準備與俄國總統蒲亭會面,在空軍一號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將於下周和下下週對鋼鐵和半導體徵收關稅,初期關稅會比較低,以便企業在美國建立國內製造基地,之後會再大幅提高,川普在機上暗示說 :「我將設定一個稅率,將高達200%、300%?」現在大家都知道,重點不是稅率,還是後面可能的補充。若是還是維持之前的
「有設廠的可以免稅」
這個提升稅率反而是對台股有利的,但若是川普開始又再設立一些額外的條件的話,可能就會造成市場的動盪。

一個台積電 971 與 1005 元的故事
在台股持續反彈,並有機會挑戰前波的歷史高點之際,這時候會有一波蠻沉重的高點賣壓,這個算是一個人性在投資的時候的弱點。在今天,我想要跟各位分享兩個解套的小故事。第一個是有位朋友跟我分享他投資台積電的歷程。
在3 月初的時候,台積電在市場上是一片看好,在之前,雖然有川普關稅的議題,再加才台積電的業績,可能在 2025 年有 1.2倍的成長,及有在美國設廠投資的計劃。一切看來都是這麼的美好。
在 3 月 11 日的時候,算是台積電久違地跌落了 1000 元,從技術指標來看,跌落開始買進,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當然,在後面的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台積電一路最低殺到了 780 元。這時候,這位朋友沒有將他的台積電賣出,最多的時候,帳面上大約有 15 ~ 16 % 的虧損。但是最多的時候,想賣也賣不掉。
也因為四月的股災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最終,在台積電六月初重返千元的時候,他將台積電賣出了,大概賺了 3 %。

下跌時凹單,解套就快逃
這個我們在 7 月 27 日的影片中有說過,人們在投資時的確定性偏好(Certainty Effect)。確定獲利時,人們傾向選擇安全的方案;但若面臨損失,人們卻傾向選擇冒險,寧願賭一把。
也因此,在台積電下跌的時候,反而是抱得住的,但是一旦才剛剛解套,人們就會因為確定性偏好,而趕緊將手上的股票賣出。我不確定,您有沒有聽過類似的故事,或是有沒有做過同樣的投資。

我的鴻海112元韭菜故事
但我覺得這是在投資上,每個都必經的過程,第二個小故事,是我在2023年投資鴻海時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在之前我的持有成本約為 105元,當時看上了鴻海的電動車n7題材。但在郭董宣布要選總統時。中國提出反制行為,放出風聲要查富士康的稅。也因此當時的鴻海的股價跌到了 94 元。
我只能說在過程當中的不明朗,必然會造成心裡上的負擔,若有投資鴻海的朋友們,應該對於在短時間之內,從 116 跌到 94、95 元的記憶猶新。也因此,在AI浪潮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在 112 元賣出了。
當然,我是跟自己說,這個股票,受到中國政治影響太大了,我不想承擔這樣的風險。也因此,後面的鴻海第一次上 200 ,我就完全沒有參與到了。說是這樣說,但是這麼韭菜的行為,我相信,有投資的人,人人都會有一兩次的經驗。
對於查稅也是僅有下跌 10 % ,人就受不了了,若是你是剛剛我們提到的台積買在 1100 的朋友。你可以設想,在跌到 780 的時候,雖然強如台積電,但是在帳面上,你看到 30 % 左右的虧損。若是 500 萬,帳面就跌了 150 萬。這樣的高振盪,我相信能夠持續住的人算是少數。

確定性偏好導致高點壓賣
也因此,一旦解套了,因為我們之前提過的『確定性的偏好』,在面臨高點時,我們前幾頁有說過,無論何時,都有人買股票。當然有人賣才會有人買。想買股票的人,當然有一部分的人是在放空,但有蠻大一部分的人是「看好」才買進的。
對於「看好」股票的人,他因為沒有經過前一陣子的「低檔振盪」。他沒有承受過之前台積電,當然這裡我們用台積電為例會大家的感受會比較深刻,若你買在 1100 ,結果台積電跌到了 780 ,這時候的痛苦,當它一回到了 1150 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因為確定性偏好 (Certanty Effect)。從極大的虧損,然後有了約5 % 的獲利,就賣出了。
但是承接你 1150 賣價的人,看得可能是今年的台積電,在半導體關稅解套 (或可能解套)後,可以在明年的農曆年前上看 1500元。當然這我的一個例子,或許朋友們也可以分享你們自己的小故事。
我覺得賣出去若沒有賠錢都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但是這個確定偏好,會造成你無法再進入市場。你看看我的鴻海就是這樣子。我 112 就賣了,你叫我 140 元,我怎麼買得下手呢?更多的問題是,我們將會對一個相對好的標的,無法再提起勇氣投入市場。

在歷史高點的投資策略
對於投資而言,人性往往會比理性占據我們更多。對於現在趨近於歷史高點,我個人建議,可以不用急於追蹤市場,更多是利用你的「計劃投資」。例如早就訂定好的定期定額。或是長持持有的股票。千萬要避免,失去理智的追高,或是一解套就賣出的行為。
在高點投資的時候,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股高、債低。股低則債高。債券在高點的時候,是一個相對好的投資標的。其次,像是位於年線之下的保守型的股票。例如:現在除息完的金融股或是高股息ETF。
以下是我個人整理在面對市場相對高點的時候的投資策略:
- 避免失去理智的追高,或是一解套就賣出
- 持續維持定期定額的投資
- 補充點,現在低迷的美債或是除息完的金融標的
- 長期表現不錯,但是位於年線下的高股息ETF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什麼在面臨歷史高點的,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投資策略,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以上就是我今天所有的內容,如果喜歡我以上的內容,也歡迎幫我訂閱、按讚和分享,我們下次見嘍,BYE, BYE!

SZ的存股筆記 - 台股逼近歷史高點!我們都會犯的「解套就賣」投資致命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