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因緯度和多山,創造了多樣類型的淺山環境。常在北部健行的人皆知,一進入桃竹苗丘陵,彷彿抵達異國世界。除了木雕、桐花和舊鐵道外,以石虎為核心,三義可以創造不俗的旅遊經濟產值。前些時,石虎米的出現就是很美麗、雅致的包裝。──節選自 劉克襄〈石虎是我們的龍貓〉
〈石虎是我們的龍貓〉是一篇以探討生態保育為主題的散文,全文包含:
1.發現問題:低海拔生區過度開發,形成淺山環境生態問題。
2.分析問題:石虎作為淺山生態指標面臨生存危機。
3.提出建議:透過文創藝術、舊鐵道等觀光創意,創造經濟價值與民眾對石虎的關心。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日,提出批評與問題、發表意見,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然而「願意」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人卻少之又少。
但光有批評而未能有建設性之意見,只會淪為抱怨大會,既不能解決事情,也不負責任。
儘管我們不一定有解答,但若能提出自己的思考,而非只是情緒性的宣洩,
才能有機會讓我們在意的議題有真正的突破與前進。
作者劉克襄透過本文示範,讓讀者跟著作者一同了解與思考,讓嚴肅的環保議題。既引人入勝,又能發人深省。
當下次想要針對社會議題發表評論時,不妨可以循著這篇的結構,讓自己針對自己在乎的議題來一趟深度的腦力激盪。
感謝每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