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聲音鐘不但告訴你時刻,也告訴你星期、季節。慢條斯理,喊著「修理沙發哦」的車子經過時,你知道又是週末了。賣麥芽糖、鹹橄欖粉的照例在星期三出現;賣衛生紙與賣豆腐乳的,都是在星期天下午到達。昨天晚上你也許還吃著燒仙草,今天你忽然聽到他改叫「冷豆花哦」──這一叫,又讓你驚覺春天的確來了。 時鐘,日曆,月曆。這些美妙的叫賣聲,活潑、快樂地在每日生活的舞臺裡翻滾跳躍。他們像陽光、綠野、花一樣,是這有活力的城市,有活力的人間,不可或缺的色彩。
我喜歡聽那些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
──節自 陳黎 〈聲音鐘〉
聲音鐘是作者記錄自己日常所聽到的小販叫賣聲所寫成的散文,這些叫賣聲既反應時間、日子與季節的推移,更展現生活在同一片土地與社區,人情的連結與生命的活力。
在影視當道的現今社會,聲音雖然不如五光十色的畫面奪目,但有時卻更能喚起我們的記憶與情感。
在每個人的不同階段的日常或重要的日子,總有一些的聲音或是音樂會讓我們陷入記憶的漩窩裡,但對於那些「聲音」如何描寫,讓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們可以學習〈聲音鐘〉三種描寫聲音的方式,來讓對我們而言特別的聲音,更加「活靈活現」、「精彩動人」。
1. 譬喻 (運用兩件事情相似的部分相互比擬)
課文舉例:「日子安靜得像掛在壁上的月曆。」
2.摹寫 (描摹聽到的聲音,如讓人身歷其境)
課文舉例:豆奶哦!煎包哦!糯米飯哦!── 叫賣聲
3.轉化 (讓聲音擬人化、擬物化、形象化)
課文舉例:叫賣聲就正好穿過你推開的窗戶,不客氣地進來。
以上就是適用於描寫聲音的三種小技巧!
感謝每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