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趟田野調查走進生態的世界(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我和蝌蚪們的搏鬥

在這門課當中我們每一組都要想出一個研究主題,實際到蓮華池進行研究並在最後一天報告,只有5天的時間,從實驗發想到實踐,以及最後的統計分析,過程中超級好玩但有時也非常有壓力,每次實驗都在想到底做不做得出來,做不出來就完了。

我選了一個我自己覺得有趣的題目"掠食者與遮蔽物因子對蝌蚪群聚行為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我想知道當蝌蚪面對掠食者時會做出什麼反應。一到蓮華池的第一天我和組員們就馬上前往小木屋水池尋找腹斑蛙蝌蚪以及掠食者紅娘華,一開始超怕什麼都抓不到那就不用做實驗啦,但沒想到意外的多。

我穿著雨鞋一腳踩下那泥濘不堪的沼澤水池,每踏進一小步我的身體就感覺更陷入了泥土中,就在我稍微試探了前方的深度時下一秒我的左腳就整個被泥土吃掉了,更沒想到的是我的本能踩了另一隻腳想要支撐,另一隻腳也深入其中怎麼也起不來,我被淹到的位置大概在我的腰部,當下欲哭無淚,哈哈後悔念了生物了,我就像個水筆仔一樣被插入池中,但我也沒有要在這水池吸收土裡的養分好好長大ㄟ,我只想趕快出來。幸好我用了我聰明的腦袋想辦法起來了不然真的要永遠待在那當水筆仔了。

歷經兩天前期抓蝌蚪的奮鬥,我們成功抓了將近100多隻腹斑蛙蝌蚪以及10多隻紅娘華,接下來才是痛苦的考驗,詳細的實驗有興趣可以留言告訴我和大家分享。

實驗裝置照

實驗裝置照



蛙蛙特輯

夜幕降臨身為生態人怎麼可能少了夜觀呢,當然我的喜好以及專業是蛙類,在夜觀時就鎖定了這些蛙蛙們,有些同學也尋找非常多台灣原生種的昆蟲等等,我本人怕蟲更別說是蟑螂了,我的一個同學是蟑螂專業他到處找蟑螂,這才讓我知道台灣也有許多不同的蟑螂,不會是只有家裡的美國大蠊,矮額。

夜觀時我放下手電筒,從靜謐的森林中聽聽大自然的聲音,夜晚是青蛙最活潑的時候,聽著蛙鳴辨認出許多種蛙蛙,我關起其他的感官只開啟雙耳,「給~給~」「逼~逼~」「狗囉狗囉」我一聽指少有4、5種青蛙在進行合唱。

黑蒙西氏小雨蛙

黑蒙西氏小雨蛙

第一隻發現的是一隻黑蒙西式小雨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背上括號(),體型小小隻的非常可愛,但要發現他沒那麼容易,我是用撈網隨機往池子一撈剛好幸運撈到,這小巧的身軀加上狹口蛙科有的三角飯糰特徵非常惹人喜歡。

接下來是從池子裡看到的拉杜希氏赤蛙,他才剛探出頭就被我發現,我們都叫他拉肚子吃西瓜,最大的特徵是背側摺以及背上稍微紅棕色的色澤,到現在我還是會和腹斑蛙搞混,助教說那麼明顯的背側摺,但我還是沒有很會分,哈哈阿真的就很像。

腹斑蛙

腹斑蛙

就是這隻每次都會搞混的腹斑蛙,他跟拉肚子吃西瓜就真的很像阿,腹斑蛙有趣的地方在蝌蚪,腹斑蛙蝌蚪有時會出現度冬現象,如果今年沒有變態成青蛙,他們就會長得更大隻等待下一年成為青蛙,我見過最大隻的腹斑蛙蝌蚪應該有7公分那麼大喔,我嚇死。牠的叫聲是我聽過最吵的,「給給給給給」一直叫叫不停,害我整夜睡不好,因為睡覺的地方旁邊剛好有水池。

面天樹蛙

面天樹蛙

一開始看到他以為是艾氏樹蛙,但又被助教糾正是面天樹蛙,又是一個難分的種類,可以看到面天樹蛙背上有個H型的色斑,雖然艾氏樹蛙也有,但面天樹蛙不會像艾氏樹蛙一樣有綠色的個體,他只會呈現淺咖啡色。真的又讓我學到了一課。話說真的從書上看感覺很好辨認但真的走出野外時才是真正拉滿經驗值學習辨認技術的好方法。

大頭蛙

大頭蛙

這隻大頭蛙真的非常會跳,我怎麼抓他就怎麼跳,最後還是抓了起來近距離觀賞,大頭蛙最大特徵就是頭非常大,身體有短棒狀突起,算是我覺得好辨認的物種。助教也是跟他耗了很久的時間才抓起來。

布氏樹蛙

布氏樹蛙

每次看到布氏樹蛙時都覺得他好美喔,尤其是樹蛙腳上的吸盤真的太可愛啦。布氏樹蛙很常和外來種班腿樹蛙搞混,上次在墾丁也有發現他的存在,真的越看越美。



剩下有趣的事就留著番外篇吧,可以的話就請格友們支持一下我的文章吧,8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7/14
🎤請教鯨球:捉了100多隻腹斑蛙蝌蚪以及10多隻紅娘華,接下來痛苦的考驗是什麼呢?如果你願分享的話!我願聞其詳!
鯨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4
❦ 莊小昕 你好~小昕之後我會寫一篇關於我的小研究,內容會有我實際執行實驗時遇到的問題以及我的解決方式,有興趣可以持續關注我喔。但這邊可以提一下我遇到的問題,大概就是紅娘華不聽話不吃飯,以及很多時候做行為實驗時會遇到的實驗動物不聽話的狀況啦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4/07/19
原來有這麼多種青蛙啊!有趣!
鯨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0
天敏的天空 謝謝妳的留言,臺灣的生物多樣性真的非常高,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這塊土地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07/17
我要用您的分享上生物課了,好棒!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7/13
👍💚
鯨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avatar-img
鯨球實驗室
22會員
25內容數
歡迎來到鯨球實驗室!我是鯨球,一個熱愛生物的學生。這裡,我會分享關於世界上有趣的生物新知、有趣的故事。無論你是初入門還是已經對生物有所了解,都歡迎各位「鯨友」加入我們的探索之旅!讓我們一起探索、學習,並一同成長!最後只需50元,您就可以成為我們的贊助者,不僅能夠幫助我實現更多創新計畫,還可以獲得專屬的會員福利。
鯨球實驗室的其他內容
2025/01/18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體冷凍術」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吧,也就是將一個人迅速冰凍保存,等待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醫療技術足夠發達時,再將其解凍復活,治癒現今無法克服的疾病。但現階段的技術仍處於瓶頸——我們可以將人體冷凍保存,卻沒有能力安全地解凍並恢復生命功能。然而,大自然中早已存在著能完美實現這一技術
Thumbnail
2025/01/18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體冷凍術」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吧,也就是將一個人迅速冰凍保存,等待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醫療技術足夠發達時,再將其解凍復活,治癒現今無法克服的疾病。但現階段的技術仍處於瓶頸——我們可以將人體冷凍保存,卻沒有能力安全地解凍並恢復生命功能。然而,大自然中早已存在著能完美實現這一技術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章深入探討蠑螈的身體型態、運動方式和分佈範圍,並介紹幼態延續的特徵及其生態系中的重要性。探討不同物種的生活習性,例如無肺蠑螈的攝食與社交行為,及領土與覓食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後,分析兩種物種的比較以及蠑螈如何在生態系中保持穩定與競爭優勢。本文對於研究生物進化和生態環境的相互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章深入探討蠑螈的身體型態、運動方式和分佈範圍,並介紹幼態延續的特徵及其生態系中的重要性。探討不同物種的生活習性,例如無肺蠑螈的攝食與社交行為,及領土與覓食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後,分析兩種物種的比較以及蠑螈如何在生態系中保持穩定與競爭優勢。本文對於研究生物進化和生態環境的相互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Thumbnail
2024/09/12
這篇筆記是我在研讀脊椎動物學原文書後的筆記,針對兩棲類的三個主要譜系(蠑螈、青蛙、蚓螈)做了詳細的整理與分析。希望透過這份筆記,能讓大家對兩棲類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你們喜歡!p.s 封面圖是AI創造的哈哈滿帥der
Thumbnail
2024/09/12
這篇筆記是我在研讀脊椎動物學原文書後的筆記,針對兩棲類的三個主要譜系(蠑螈、青蛙、蚓螈)做了詳細的整理與分析。希望透過這份筆記,能讓大家對兩棲類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你們喜歡!p.s 封面圖是AI創造的哈哈滿帥de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在蓮華池的這幾天,每夜都是難以入眠啊!冰冷的木地板睡到我的脖子感覺像落枕般,不過山上徐風的涼爽也讓我感覺像是度假一樣,沒有城市的喧囂。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乖乖」帶上山
Thumbnail
在蓮華池的這幾天,每夜都是難以入眠啊!冰冷的木地板睡到我的脖子感覺像落枕般,不過山上徐風的涼爽也讓我感覺像是度假一樣,沒有城市的喧囂。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乖乖」帶上山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在陽明山上一個被稱作「魔法森林」的聚落,襯著夏日蟲鳴......寫的時候,彷彿又重回那兩日的美好。以及,再次感慨通往情緒的路徑,只有很多知識上的理解好像並不足夠,還得用盡全身感官力氣去認識與陪伴,才能更認識一點點。
Thumbnail
在陽明山上一個被稱作「魔法森林」的聚落,襯著夏日蟲鳴......寫的時候,彷彿又重回那兩日的美好。以及,再次感慨通往情緒的路徑,只有很多知識上的理解好像並不足夠,還得用盡全身感官力氣去認識與陪伴,才能更認識一點點。
Thumbnail
山路彎來繞去起起伏伏 森林草叢裡蚊子吸血 走出竹篁蜘蛛絲體貼入微 吊橋已經沒有人走 蝙蝠倒掛坑道中 溪谷太遠聽不見流水聲 盛夏太陽正豔麗 咖啡館有冷氣跟冰淇淋共舞
Thumbnail
山路彎來繞去起起伏伏 森林草叢裡蚊子吸血 走出竹篁蜘蛛絲體貼入微 吊橋已經沒有人走 蝙蝠倒掛坑道中 溪谷太遠聽不見流水聲 盛夏太陽正豔麗 咖啡館有冷氣跟冰淇淋共舞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深深吸引?無論是林木的高聳挺拔、溪流的潺潺細流,還是昆蟲鳥獸的動人鳴叫,森林中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韻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領略三支獨具特色的音樂MV,細細品嚐台灣森林面貌、聆聽最撩動心弦的美妙之音!🌳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深深吸引?無論是林木的高聳挺拔、溪流的潺潺細流,還是昆蟲鳥獸的動人鳴叫,森林中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韻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領略三支獨具特色的音樂MV,細細品嚐台灣森林面貌、聆聽最撩動心弦的美妙之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