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Q2 的 13F 文件中,台積電(TSM)成為多家重量級對沖基金操作的焦點。整體呈現「一部分基金積極加碼、另一部分明顯減持」分歧格局,顯示市場對台積電前景的判斷存在較大分歧。
加碼台積電的基金
- Appaloosa(David Tepper)
- 持股自 0.27M 股大幅增加至 1.03M 股,增幅接近四倍。
- 顯示其對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具有高度信心,認為即便美國關稅與出口管制持續,台積電仍能受惠於 AI 晶片需求。
- Lansdowne Partners
- 持股自 0.498M 股提升至 0.738M 股,增幅約 48%。
- 作為長期偏好全球產業龍頭的資金,增持反映其認為台積電是 AI 與半導體供應鏈的「核心資產」。
- Scopia Capital
- 新進 122K 股。
- 雖規模不大,但顯示台積電在中小型基金配置中也具有吸引力。
減持台積電的基金
- Corvex Management(Keith Meister)
- 全部清倉,從 0.31M 股降至 0。
- 可能屬於短期交易結束,亦可能是對地緣風險更為敏感。
- Lone Pine
- 持股自 3.87M 股降至 3.44M 股,減少 0.43M 股。
- 更可能是出於投組平衡,而非對台積電基本面的全面看空。
- Soros Capital(Robert Soros)
- 持股自 174K 股降至 64K 股,減幅超過 60%。
- 顯示其顯著降低亞太半導體曝險,與策略性撤出有關。
- Soros Fund(George Soros)
- 新進 125K 股,但規模在龐大投組中極小,可能僅為戰術性配置。
- Viking Global(Andreas Halvorsen)
- 持股自 4.89M 股降至 4.33M 股,減少 0.56M 股。
- 可能將資金轉向美國本土半導體及 AI 軟硬整合標的,以降低政策風險。
解讀
台積電在 Q2 同時被大型基金顯著加碼與減碼,是典型的「爭議型」標的。
- 加碼派:以 Appaloosa、Lansdowne 為代表,強調其 先進製程與 AI 訂單的結構性需求。
- 減碼派:以 Soros 系列、Viking 為代表,更著重 地緣政治與美國政策不確定性。
AI 與高效能運算支撐基本面
台積電是輝達(NVDA)、超微(AMD)、蘋果(AAPL)等高端晶片的主要代工廠,隨著 AI 加速器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爆發,台積電仍具強大護城河。多數加碼的基金押注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先進製程量產帶來業績爆發。
美國政策風險是關鍵變數
美國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與潛在關稅,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積電。Wolfe Research 分析師 Chris Caso 近期指出,台積電「很可能免於《232 條款》關稅」,但何種投資規模能被川普視為「重大投資」仍屬主觀判斷。
部分基金擔心美國「本土半導體扶植政策」會逐步分流訂單與估值溢價。
川普未來 100%、200%或 300% 逐步調高的晶片關稅,對台積電最大影響並非技術層面,而是 迫使產能地緣政治化。台積電未來在美國的投資將更吃重,雖能保持核心客戶,但長期毛利率可能被稀釋。
結論
Q2 13F 的數據清楚顯示:台積電既是 AI 熱潮下的「核心資產」,也是地緣風險下的「敏感標的」。樂觀多頭相信其技術優勢和 AI 訂單足以對沖政策風險。謹慎空頭擔心美國政策、供應鏈再平衡與中國市場不確定性,選擇降低曝險。
晶片關稅不確定性尚未解除前,台積電在投資人眼中仍屬核心多頭配置,但短線交易必須承擔政策變數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