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室的事件結束後,數據自動被傳送至 G 區核心資料庫。
金起範回到自己的辦公終端,將所有外部干擾訊號屏蔽,只留下白色桌燈的光映在桌面。
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輸入編號——A-041,李珍基。幾秒後,全息檔案打開。
——
基本資料:29 歲,原韓國陸軍特種部隊上士,服役 11 年,參與過多次高危任務。
進入伊甸園原因:政府與機構合作的人員基因計畫,半強制徵召。
健康評估:耐輻射性極高,心肺功能與肌肉密度均為優秀等級。
心理評估:高自律、低情緒外露度,壓抑傾向,對同性性刺激反應低於平均值。
——
金起範盯著最後一條評估,唇角微不可察地牽動了一下——「對同性反應低於平均值」。
然而,今天的數據曲線,幾乎像是在嘲笑這份報告。
他調出剛才的波動記錄,將李珍基在遇到崔珉豪前、中、後的生理指標並列在一條時間軸上。那條曲線在相遇的瞬間,猛然拔高,幾乎沒有緩衝。
這不是普通的興奮反應,而是一種被本能擊中的徹底失控。
這樣的數據——對任何研究員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配對信號。
金起範靠在椅背,閉了閉眼,像是在壓制心底那種被撩動的衝動。
他清楚,如果以科學的標準來判斷,李珍基或許是至今為止唯一「足夠配得上」崔珉豪的 Adam。
但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崔珉豪一旦與他配對,就會搬進 G 區伴侶單元——與李珍基同居、訓練、完成從感知同步到荷爾蒙引導,再到最終孕育的全部過程。
那將是他無法監控的日常,無法干涉的接觸。
指尖在面板上停了片刻,他最終還是輸入了配對評估申請。
申請提交的提示音響起時,他的胸口微微收緊——像是親手推開了一扇門,卻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承受門後的景象。
螢幕上的檔案頁面閃過最後一行字:
「配對初步批准——安排第一次感知同步測試。」
金起範闔上檔案,站起身,望向遠處那條通往 G 區的走廊。
他忽然有種極不踏實的預感——這次,或許是他把獵物親手送到另一隻猛獸面前。
────
那天之後,李珍基腦海中不斷浮現那個玻璃帷幕後的身影,他想知道那是誰,他甚至不知道他是Adam或Eva,又或許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研究員,但他卻無從問起,Adam和Eva不一樣,沒有「老師」的細心照料,他們面對的只是例行的訓練、測試、配對,循環往復,李珍基並不覺得這和在軍隊中的生活有任何不同,低強度訓練甚至讓他感到無聊,那天隔著玻璃的相望,大概是他這一年來第一次發現──自己還對人「感興趣」。
某天,G 區通往 A 區的長廊安靜得幾乎能聽見通風管道的低鳴。
金起範剛結束一場基因序列修正會議,資料終端還掛在他手中,光屏上的數據未完全熄滅。轉過拐角時,他看見了一張熟悉的臉——李珍基正靠在牆邊,像是特意等他。
「金博士。」那聲招呼平穩而低沉,不帶軍隊裡的命令語氣,卻有種不容忽視的直接。
金起範微微一頓,「有事?」
李珍基直視著他,眼神裡有一種壓抑著的專注——那不是隨便閒聊的態度。
「那天……在分析室外的那個人。」他停了一秒,像是在斟酌措辭,「他是誰?」
金起範本能地在心裡繃緊一根弦。
他早就預料到,李珍基不會完全忽視那場短暫的交會,但沒想到他會這麼快就開口。
「崔珉豪,E 區的新受試者。」金起範語氣平淡,像是在回答一個與數據無關的小問題。
「他……」李珍基的聲音很輕,卻沒有遮掩好那一瞬間的好奇,「他的項目是什麼?」
金起範停下了腳步,將資料終端扣在手裡。
這個問題,按理該讓他感到興奮——意味著他的配對組合有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契合度。但真正的情緒卻並不如此,反而像是有什麼在胸口微微刺了一下。
他看著李珍基,目光冷靜得近乎克制:「項目的細節,對你來說暫時沒有必要知道。等配對確定,系統會將相關資料推送到你的終端。」
這不是謊話,卻也絕不是全部。
李珍基眉頭動了動,顯然意識到對方刻意保留了什麼,但他沒有追問,只是像在記下一個軍事情報那樣,把「崔珉豪」這個名字鎖進心裡。
金起範轉身離開,腳步不疾不徐。
直到走廊盡頭,他才察覺自己的手指緊緊扣在資料終端的邊框上,指節微微泛白——他明白,自己對這場即將開始的配對實驗,已經不再只是研究員的心態了。
而後他照例來到E區探視崔珉豪,這是每天的常規,他必須來確認一切數據合乎要求,不管是生理、心理,崔珉豪都得要維持在完美的狀態。
他完全把控著崔珉豪的一切,大到環境的溫溼度是否合宜、光照時間的影響、人造氣候改變對生理機能的調節,小到崔珉豪穿的衣服的質地、他被安排可以閱讀的書籍、甚至是他吃下的每一口鹽的來源地,金起範都要瞭若執掌,彷彿崔珉豪是他精心栽培的稀有植物,而他確實很珍稀,金起範甚至覺得能掌控崔珉豪的一切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優越感。
他不希望,也不允許他人任意對待這個他精心養護的載體,崔珉豪是他透過沒日沒夜的反覆篩選才找到的原礦,他不可能輕易拱手讓人,甚至,他起了一個違反實驗倫理的想法──由他自己來成為崔珉豪的Adam。
當然這一切不可能發生,倫理委員會也絕不可能通過這項提議,他深知這樣的想法不妥,卻像毒一樣在血液裡蔓延,每一次呼吸都能聞到那股讓人上癮的氣息。金起範很清楚,這並非單純的職業投入,而是佔有欲在理性的外殼下悄悄滋長。
他向來自詡冷靜、計算周密,但在涉及崔珉豪時,所有的計算都蒙上了危險的情緒色彩。他甚至開始刻意延緩配對流程,在文件中增添一行行「補充觀察」與「數據尚需驗證」的備註,將時間一點點拖長,仿佛只要暫緩那一步,就能多佔有他幾分。
然而,配對系統並不受情感左右。
李珍基的數據已被評定為「高度契合」,這個標籤像一道無法擦去的印記,日日在他終端的任務欄閃爍提醒。
──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他必須看著崔珉豪搬進伴侶單元,看著他在另一個男人的日常裡適應、依賴,甚至被引導進入雌性化程序。
想到這裡,胸腔裡那股壓抑的緊繃幾乎化為一聲無形的悶痛。
────
黃昏的光線透過半弧形的高窗灑進來,將E區的公共活動廳染成一層溫暖而稀薄的金色,室內瀰漫著淡淡的青草與木質香——這是E區恆定的氣味,能安撫作為孕育方候選的受試者情緒。遠處,花園裡的人工小鹿在灌木間穿行,偶爾有兔子竄過草坡,將安靜切成一瞬的跳動。
崔珉豪坐在靠近落地窗的長椅上,指尖輕輕摩挲著膝上的書頁,卻沒有翻動。視線偶爾越過窗外,落在那片柔和的綠地上,仿佛在記憶每一處陰影與光斑的變化。
走廊盡頭傳來低沉而穩定的腳步聲。
金起範在跨過廳口的瞬間便看見了他——靜坐在窗邊,長睫垂下,側臉安靜得像被時光凝固。他很少見到崔珉豪這樣的神情,既專注又疏離,彷彿整個世界都被隔在玻璃與光影之外。
「今天情緒穩定得很。」他在不遠處開口,聲音刻意壓低,像怕驚擾這份安靜。
崔珉豪抬頭,眼底被餘暉映得溫暖,「大概是因為沒被趕進檢測室吧。」語氣裡帶著一絲輕淡的揶揄,卻不帶真正的防備。
金起範微微一笑,走過去坐在他身旁,與他之間隔著一本攤開的書。
「我希望你記住,檢測不是懲罰。只是……我需要確定你一直在我的掌控範圍內。」
「你的掌控範圍?」崔珉豪低聲重複,像在試探這幾個字的分量,唇角泛起似有若無的弧度,「聽起來不太像科學語言。」
金起範沒有立即回應,只是將視線從書頁移到他的側臉上。
暮色映照下,那雙眼睛表面柔和,骨子裡卻隱藏著敏銳與好奇——就像初遇時一樣,安靜得近乎危險。
「科學語言不會告訴我,你的心率在誰面前會快到失真。」他的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無法完全掩去的試探,「比如……李珍基。」
崔珉豪闔上書,將視線從窗外收回來,與他對上。
「你在測試我,還是在警告我?」
那一刻,金起範幾乎能感覺到自己所有的專業界線正在被逼近、撕裂。
他向來擅長主導對話,但此刻卻像被推到懸崖邊,背後是無聲的深淵。
「也許兩者都是。」他終於開口,語氣比平時更慢,「因為我不想看著你,隨便落在別人手裡。」
崔珉豪靜靜地望著他——那眼神既不像感激,也不像抗拒,而是一種審視,像在衡量這個男人的真實與極限。
窗外的黃光漸漸暗下,整個E區的公共廳被傍晚模式的柔光籠罩,在這層壓低的光影裡,兩人的呼吸顯得格外清晰。
某種無形的、關於「配對」的界線,正悄悄在這靜默中被推近,金起範清楚,若再刻意拖延,數據中心與倫理委員會都會注意到異常。他不得不將配對流程緩慢推進,將表面理由包裝成「循序漸進以確保最佳穩定性」,以免引來不必要的質疑。
在提交批准文件時,他的指尖停在終端的確認鍵上好幾秒。那個指令一旦送出,就意味著他必須親眼看著那兩人在同一個封閉空間裡——呼吸、心跳、腦波,一步步對齊。
最終,他按下確認。
────
位於G區的共振室是一間封閉的白色半球形空間,四壁嵌著環形感應環與柔和的光帶,地面覆著薄薄的導電材質,能將最細微的神經訊號傳輸至控制台。空氣近乎無味,乾淨到任何多餘的氣息都會立刻顯形。
崔珉豪最先被帶進來,手腕上已換上與 Adam 方相容的雙頻感應環。
他站在室中央,抬頭打量這個陌生環境,目光裡的好奇不加掩飾。
——今天,是他與 Adam 第一次正式的共同感知同步。
門開啟的瞬間,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李珍基走入室內,軍人般的姿態令他在這潔白背景中顯得格外筆直,黑色測試服勾勒出流暢的肩線與緊實的腰背。
兩人的目光在半秒內對上。
那是一種無需言語的辨認——像在對方眼底,捕捉到一個曾於記憶深處閃現的影子。
「站到標記點上。」金起範的聲音自側方控制台傳來,冷靜而克制,他的視線同時停在數據曲線與兩人的神情之間,像是要將每個細節都記進腦海。
兩人分立在相距兩米的圓形標記上,腳下感應環隨之亮起微光,低頻的共振波由地面緩慢傳導至全身,生理節奏被一點一點拉近。
最初是呼吸——每一次吸氣與吐氣的長短,被不著痕跡地修正,直至幾乎一致。
接著是心跳——透過耳後的感應貼片,對方的節奏如同一條隱形的線,悄然將兩顆心牽進同一頻率。
崔珉豪感到胸腔深處傳來一種奇異的牽引,像是不屬於自己的鼓點,輕輕敲擊,逼近、貼合。
他抬眼,正對上李珍基那雙冷靜卻專注的眼——沒有侵略,卻有一種穩固的壓迫感,讓人無法忽視。
李珍基的指尖微不可察地收緊。那股來自另一端的氣息與頻率,像從皮膚滲入血液,令他不自覺地挺直脊背,肩線繃緊,卻更靠近本能的臨界點。
控制台上的曲線猛然攀升——
心率同步值:92%。
腦波相容度:88%。
荷爾蒙波動:為初階測試平均值的兩倍以上。
金起範的手指在面板上頓了一瞬,眼底掠過難以掩飾的緊繃。
這樣的數據,不只是契合,而是近乎「觸發反應」的邊界。
他心口一顫,明白多年以來的計劃正近在咫尺。收回視線,他依舊維持著專業的冷色,聲音低沉:「同步達標,測試結束。」
然而他心裡清楚——真正的開始,才剛剛到來。
共振室的門在背後無聲闔上,冷白的光與機械的嗡鳴被隔絕在外。
崔珉豪與李珍基被引導穿過一段短廊,進入另一扇自動滑開的門。
室內燈光比方才柔和許多,牆面覆著淺色木質,隱隱透著暖香。中央是一張低矮的長桌,兩側各擺一張對坐的單人沙發。旁邊的投影牆模擬出一片花園——風聲、鳥鳴與陽光的影影綽綽交織成幾近真實的午後。
這是接觸模擬專用的環境,用來觀察伴侶在私密空間中的互動。四角的感應器仍在運作,但存在感被刻意弱化,讓受試者更易沉浸其中。
金起範沒有跟進,而是停在門外的控制區,透過單向觀察窗與終端監控一切。
在光線映照下,他的神情看似冷靜,指尖卻在面板上輕敲,像是在壓制某種衝動。
崔珉豪先坐下,姿態鬆弛,長腿微微伸展,手指在膝上無意識地敲出緩慢的節奏,李珍基則坐在對面的沙發,背脊筆直,雙手自然疊放在膝頭,端正如常。
兩人之間,暫時只有投影牆外的假日光影在靜靜流動。
「我叫李珍基。」他開口,聲音比在走廊時低了幾分。
崔珉豪對上那雙堅定不拐彎的眼,心口泛起異樣的騷動。「崔珉豪,二十七歲。」
「剛才的……感覺怎麼樣?」李珍基問,刻意沒有用「測試」二字,而是留在含蓄的表述中。
「共振?」崔珉豪沉吟片刻,「像有人在我胸口放了一個微弱的鼓點,最後和我自己的心跳合成了一首歌。」
他的語調平靜,卻帶著獨特的比喻感,讓李珍基的視線不由自主地停在他唇形的細微起伏上。
「聽起來,你並不排斥。」
「我沒有理由排斥。」崔珉豪聳肩,嘴角微彎,「況且……我好奇,你是不是一直都那麼平穩。」
這句話宛如一顆小石落入水面,輕輕攪動原本無波的空氣。
李珍基沒有立刻回應,只是讓視線輕落在他鎖骨與頸側的交界——那裡仍貼著淡銀色感應貼片,隨呼吸微微起伏。
「有時候,不平穩未必是壞事。」他低聲說,語氣更像在陳述經驗,而非單純回話。
投影牆外的風聲忽然輕了一瞬,室內的靜默被拉長。
崔珉豪沒有移開視線,反而像在等他繼續。
李珍基將背靠向沙發,動作依然筆直卻不再那麼刻板,他的手指在膝上輕敲了兩下,像是在斟酌下一句話的重量。
「在共振裡,我能感覺到你……比我想的更安靜。」他並不是在評價,而是像在陳述某種觀察結果。
崔珉豪側過頭,眼中閃過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笑意。
「安靜不是我的習慣,只是你的頻率比我低。」語氣淡淡的,卻像把話推回對方的領地,帶著一絲不動聲色的探測。
兩人之間的空氣似乎比投影牆外的午後更靜。那種靜,不是隔閡,而是隱含著某種預備的張力——像拉滿的弦,只等一次意外的觸碰。
李珍基忽然俯身,將手伸向桌上那杯還冒著輕煙的茶,指尖在離崔珉豪不足半米的距離停留了一瞬。
崔珉豪沒有後退,反而微微抬下巴,讓兩人的視線在近距離內交錯,彼此的呼吸隱約重疊。
「這種距離,你覺得呢?」李珍基的聲音低到幾乎被茶香掩過。
崔珉豪看著他,沒有急著回答,手卻在沙發扶手上敲出與對方心跳幾乎同步的節奏——那是共振時遺留下來的無意識反應。「我覺得——」他頓了頓,唇角微微上揚,「比剛才舒服多了。」
「這裡的生活,適應得怎麼樣?」李珍基換了個話題,眼神沒有離開珉豪。
「比想像中安靜。」崔珉豪側過臉,看著天花板的光源,「也比想像中……有人情味。」
「有人情味?」
「嗯,雖然有很多規矩,但總有人會對你笑,或者給你一杯溫的東西。」崔珉豪低低地說著,眼尾的線條在燈光下柔和下來,「至少不會讓你覺得自己只是個編號。」
李珍基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膝上輕敲——那是他思考時的小動作,「你不是編號。」他低聲說,像是某種肯定,又像是在對自己重複。
崔珉豪轉頭看了他一眼,那目光裡帶著一瞬間的探詢與好奇,像是想看清這個男人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
「見到我,你有什麼想法嗎?」李珍基豪不避諱地詢問,他端起熱茶啜飲一口,眼神卻直勾勾的盯著對方。
崔珉豪笑了下,沒有回答,卻微微歪了頭,像是在用這個動作替自己保留一點神秘。
他們之間的距離,雖然仍有規範上的間隔,但那種「已經開始往彼此方向傾斜」的感覺,連隔著玻璃牆的金起範都能察覺到。
觀察窗後,金起範的手指停在面板上,整個人像被定格在那句話之後。
同步指標在緩慢上升——93%、94%……曲線像在無聲嘲弄他的自控。
他深吸一口氣,視線從終端移回兩人的畫面。
房間的光影正被午後的投影染得更柔和,兩人像是被這片虛構的安寧包裹,卻在無形中逐步逼近那條他最不願被觸碰的界線。
雖然測試已結束,但接觸模擬的數值仍在緩慢攀升,那不是劇烈的衝擊,而是一種穩定而持續的靠近。
金起範握緊終端。
這只是第一次對話,但他很清楚——危險的進程,已經悄然啟動。
會面室的計時器發出提示音——初步配對交流的三十分鐘已到。
金起範按下結束鍵,對話系統裡響起他的聲音:「今天的會面先到這裡,之後會安排進一步的同步測試。」
李珍基站起身時,眼神依舊停在崔珉豪身上,多看了兩秒才轉身離開。
而崔珉豪只是目送他的背影,唇角那一點不易察覺的弧度,像是把什麼話咽了回去。
金起範看著這一幕,心口的緊繃感並沒有因為會面結束而鬆開,反而更像是被什麼東西攥緊了一點。
走出模擬室時,走廊的燈光比室內刺眼,崔珉豪下意識眯了眯眼。那片柔和木色與午後景象仍像殘影一樣黏在視網膜深處——甚至連對方伸手取茶時,指尖的溫度似乎還留在空氣裡。
他承認,那並非一次單純的測試,共振的時候,他能感覺到李珍基的節奏——穩,卻不冷,像一條由鋼索支撐的橋,安全得讓人想踏上去,卻又清楚那條橋並非為他而造。
最令他在意的,不是同步值的高低,而是對方看向他時,那種「在讀取他」的眼神,沒有防備,卻深到足以懷疑自己是否已被記錄下每一個細節。
與此同時,李珍基在返回休息艙的途中,腦中不斷回放對方在共振時的反應——呼吸配合得極快,心率雖有波動卻始終未失控,那是自我調節能力極佳的表現,也意味著對方能在短時間內適應陌生的生理同步。
那幾次對話間的沉默,不是猶豫,而是一種觀察——先看、再聽、再開口,像在等待他人先露出底牌,或許危險,卻也是他多年來第一次遇到能在測試中與自己保持對等節奏的人,而那句「比剛才舒服多了」,不只是挑釁,更像是確認——確認他願意繼續留在這個頻率裡。
金起範仍留在控制室內,光屏上懸掛著完整的測試曲線——心率同步值九十四,腦波相容度八十九,接觸模擬後荷爾蒙指數高於平均值兩倍。
從數據而言,這是一場近乎完美的初次會面,但問題恰恰出在「完美」——初階測試的目標是建立基礎相容,而非過早觸及情緒觸發的臨界點。
他在紀錄中寫下:「受試者C表現出極高的神經節律適應性,並能在同步過程中保持自我主導權;受試者L在交流中出現非任務導向的專注行為,頻率持續上升,可能形成非預期情感鏈接。建議後續監控並限制雙方單獨接觸時長。」筆尖在「限制」兩字上停了片刻,最後又加上一行隱藏備註——「如非必要,避免L與C建立超出任務的私人頻率。」
合上終端時,他的視線掠過走廊盡頭那個逐漸遠去的背影,專業的冷色中,隱約有一絲難以言明的情緒正悄然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