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好人出版的推薦與分享。
「對於習慣用角色表達的我來說,連寫作時都需要一個角色。現在開始,就稱呼沒有勇氣的我為『帕塔』吧。」
文佳煐在本書寫下這段開場,開門見山介紹自己與「帕塔」的關係,也提到本書可能全部真實,也可能全部虛構,也可能虛實交融,但重點在於,這是首次文佳煐以作家的身分,與我們分享她的「秘密」——那些私密的、奇想的、紫色的時光——她提筆紀錄下來的文字,成為自己活在世界上的痕跡,關於這點,我也深感共鳴。
《PATA 帕塔:文佳煐的私人時光》的閱讀體驗,就像短暫獲得瞬間移動的超能力,和她一起散步在她描繪的場景裡,也許是她在做夢的時候,也許是她的記憶,時而清晰又模糊,時而詳盡又零碎,如同隨筆的日記,像詩,也像小說,會讓人摸不著頭緒,又會好像能拼湊出什麼脈絡,慢慢地,開始隱約感受到她內心可愛、古怪、溫暖、浪漫與黑暗的思維——更深層的世界——黑暗並非缺點,而是能看見文佳煐更多不同的樣貌。書籍設計與文字排版以「秘密交換」為概念,讓這本書不只是閱讀而已,還有與書本互動的巧思。例如除了內容本身,書籍設計師會在書頁內側,放置小字,有詞彙或句子,不算是標題卻和該段落有關聯(秘密不只有這些)。本來我習慣先看秘密小字,再去看對應的段落,後來變成先看文章,再去猜秘密小字會寫什麼(忍住不先偷看的感覺,很有挑戰性又有趣),像是對答案一樣,如果猜對了小字,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瞬間與帕塔產生連結的共鳴——所以不自覺會心一笑。
而且可能是已經蠻熟悉文佳煐說話的聲音(因為重看許多次《愛情的理解》),對我來說在閱讀本書時,腦海裡會不自覺響起她的聲音,就像有聲書,當我默念書中文字時,會自動轉化為她朗讀的聲音,讓我的閱讀體驗更添樂趣,也有更私密的感覺。
書中的帕塔與姊姊卡莉,從小喜歡玩一種角色扮演,或該說創造角色的遊戲;帕塔的父親經常在睡前念故事時,融合各種童書與寓言故事,改編成專屬於塔莉在聽的版本,在這個想像力不斷堆疊與學習的成長過程,慢慢成為了帕塔的習慣,也是帕塔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而這本書,帶我們進入文佳煐的筆下世界,認識她詮釋的全新角色。
最後分享文佳煐為本書推薦的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