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快樂!我對自己說。(借用周杰倫作曲、鄭中庸作詞、溫嵐所演唱的〈祝我生日快樂〉的二句歌詞。)迎向我的「花甲之年」,開始倒數365天。仔細端詳鏡子中的自己,鼓起勇氣站上了體重機,真的還要再多減幾公斤才行。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年少輕狂已經是遙遠的記憶。忽而想到了去年還在Facebook(臉書)按讚留言的同窗好友,後來輾轉得知了他罹癌過世的消息,既難過又詫異,他分享過的貼文與照片都是那麼有生命力……。
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參與編劇執導製作的Netflix劇集《舞伎家的料理人》,有一句很打動我的台詞:「一期一會,並不是珍重再見,而是要以『初次見面』的心情來面對。」劇中的頭牌舞伎百子這樣說著。一期一會,一生一次,最初也是最後。因緣或機遇,都是生命所給予的課題。(好像離題太遠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難忘的時光,或許是天真無邪的年少記憶,也可能是無人知曉的傷痛往事。而記憶總是離不開音樂,聽一首歌,走入了時光隧道,回到某年的那個自己。
在此推薦關於「我」(Me, Myself & I)的10首歌:
第1首歌:張國榮〈我〉。
林夕作詞、張國榮作曲演唱的〈我〉這首歌,收錄在張國榮於2000年所發行的個人專輯《大熱》。「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這首歌的國語版第一句歌詞,就宣示了接納自己並且「愛自己」的態度。而同樣是由林夕作詞的粵語版本,開頭的第一句歌詞已經與國語版本有所不同,「I am what I am 我是我 多麼特別的我……」似乎多了幾分「孤芳自賞」的味道。
相較於香港樂壇的巨星地位,張國榮在國語流行音樂的耕耘較少,當年號稱「四大天王」的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與黎明的整體聲勢反而是後來居上。儘管如此,張國榮還是留下了許多首國語經典代表作,包括:〈拒絕再玩〉、與柏安妮的男女對唱〈兜風心情〉、電影《倩女幽魂》的同名主題曲、與陳淑樺的男女對唱〈當真就好〉(電影《風月》的主題曲)、以及與辛曉琪的男女對唱〈深情相擁〉(電影《夜半歌聲》的插曲)。
附帶一提,資深女歌手陳盈潔演唱的一首台語經典歌曲〈海海人生〉(1992年),其實是翻唱自張國榮作曲、許冠傑作詞的粵語歌曲〈沉默是金〉(1988年)。
〈我〉粵語版。
第2首歌:王傑〈我〉。
陳大力填詞、陳大力與陳秀男譜曲的〈我〉這首歌,收錄在王傑於1993年由飛碟唱片所發行的第11張國語專輯《我》,在這張專輯中的名曲還包括電影插曲〈紅塵有你〉與先前以單曲推出過的〈回家〉。在〈我〉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MV,開頭的畫面上有一段文字:「獻給天下所有幕後英雄—王傑」聯想到他在成名走紅前曾經到處打工以及擔任特技演員的那段過往。
擁有著獨特的唱腔、傳奇的身世、以及浪子的形象,王傑於1987年12月推出的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就讓他成功登上了音樂事業的巔峰,接下來的第二張專輯《忘了你 忘了我》與第三張專輯《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同樣是傳唱度很高的暢銷專輯,也讓他在華語歌壇上的天王地位更加穩固。
除了國語專輯,同時在香港發展的王傑也持續發行了多張粵語專輯,並且在港台兩地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台灣歌迷與影迷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朱延平執導的賣座電影《七匹狼》,由飛碟唱片老闆彭國華擔任監製的這部電影,眾多的飛碟唱片歌手都加入電影的演出以及電影原聲帶的演唱,包括王傑、張雨生、「星星月亮太陽」組合的馬萃如、金玉嵐、與胡曉菁、「東方快車」樂團的姚可傑、以及邰正宵,電影主題曲〈永遠不回頭〉也成為了最經典的大合唱歌曲之一。
第3首歌:蔡依林〈我〉。
小寒作詞、蔡健雅作曲的〈我〉這首歌,收錄在蔡依林於2012年由華納音樂與天熹娛樂共同發行的第12張原創錄音室專輯《Muse》。在幾乎首首都是主打歌的這張專輯中,還包括首波主打舞曲〈大藝術家〉、林俊傑作曲的〈馬賽克〉、許哲珮作詞的〈Dr. Jolin〉以及一首詞曲創作〈詩人漫步〉、蘇打綠樂團的主唱吳青峰作詞的〈迷幻〉以及二首詞曲創作〈柵欄間隙偷窺你〉與〈彩色相片〉。
1999年發行了首張專輯《1019》而正式出道的蔡依林Jolin,靠著「地才」般的努力,逐步成為了華語歌壇的舞曲天后,多變的服裝造型、絢麗的舞台演出、以及時尚前衛大膽的音樂錄影帶MV都是她擁有大票粉絲追隨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參加MTV中文台與新力音樂合辦的歌唱比賽節目《新聲卡位戰》而嶄露頭角的蔡依林,歷年來的抒情歌曲也是不勝枚舉,包括首張專輯中的〈我知道你很難過〉、以及二個字的情歌系列〈倒帶〉、〈天空〉、〈假裝〉、與〈妥協〉。而我個人最喜歡她的一首抒情歌就是〈我〉,除了我本身是作曲者蔡健雅的忠實歌迷之外,作詞者小寒的文字讓蔡依林難得展現了洗盡鉛華的返璞歸真,誠摯唱出了與愛情無關的自我對話。
第4首歌:Beyoncé〈Me, Myself and I〉。
〈Me, Myself and I〉這首歌收錄在西洋流行天后Beyoncé(碧昂絲)從女子R&B音樂組合Destiny's Child(天命真女)單飛後的首張個人專輯《Dangerously in Love》(中譯:危險愛情),在2003年發行的這張暢銷專輯中,台灣樂迷們最為熟悉的應是〈Crazy in Love〉。
〈Me, Myself and I〉是一首R&B曲風的抒情歌曲,歌詞唱著:「Cuz I realized I got me, myself and I, that's all I got in the end. 」(中譯:因為我領悟到了我最終得到的只有我自己)以及「I'm gonna be my own best friend. 」(中譯:我要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這首心碎的情歌,鼓勵著不需要哭泣,現在繼續前進,至少還有我自己。
第5首歌:彭佳慧〈我想念我自己〉。
1996年推出了收錄有復古情歌〈舊夢〉的首張專輯《說真心話》而出道的彭佳慧,隔年獲得了第8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後續推出的幾張專輯,都有不錯的口碑與穩定的銷售量,讓彭佳慧有了多首K歌代表作,包括:〈相見恨晚〉、〈死心眼〉、〈走在紅毯那一天〉、與〈回味〉。
歷經了唱片公司人事改組、結婚生子、以及流行歌壇的改朝換代,彭佳慧於2015年發行了睽違多年的專輯《大齡女子》,其中收錄了陳宏宇作詞、蕭煌奇作曲的專輯同名歌曲〈大齡女子〉,音樂錄影帶MV邀來了歌壇大姐大藍心湄演出。彭佳慧極為真誠動人的歌聲不僅引起了新舊歌迷的廣大共鳴,她以《大齡女子》這張專輯入圍且榮獲了第27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緊接著,彭佳慧於2017年發行了第11張個人專輯《我想念我自己》,首波主打歌是由阿超、佳旺、與林家謙共同詞曲創作的專輯同名歌曲〈我想念我自己〉,這首歌唱的是都會女子的矛盾心情,看似找到了相愛的幸福卻又想念起單身的自己。聽著這首歌,自然想到了Julianne Moore(茱莉安·摩爾)主演的2014年美國電影《Still Alice》(台灣譯:我想念我自己)。
第6首歌:楊乃文〈我離開我自己〉。
Kwan(邱瓈寬)作詞、陳曉娟作曲、由李雨寰編曲的〈我離開我自己〉這首歌,收錄在楊乃文於2006年在亞神音樂所發行的首張專輯《女爵》(也是她的第四張個人專輯)。「對世間的離別深信不疑 因此才會相依……」很難以想像看似大姐大的寬姐(邱瓈寬)有著如此細膩的心思與絕佳的文采。
1997年由魔岩唱片發行的《One》是楊乃文的首張個人專輯,其中收錄了林暐哲的詞曲創作的〈星星堆滿天〉與〈你就是吃定我〉,華語流行樂壇從此多了一位極具個人風格的魅力女聲。楊乃文於1999年推出了第二張專輯《Silence》,榮獲了第11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出道至今,楊乃文的音樂作品不算多,總計發行了八張個人專輯。
附帶一提,參加歌唱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而出道的星光幫歌手楊宗緯,似乎也對於〈我離開我自己〉這首歌情有獨鍾,這是他在中國大陸音樂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一季總決賽所演唱的最後一首歌。
第7首歌:蔡琴〈我和我自己的影子〉。
陳桂珠作詞、小蟲作曲、由陳志遠編曲的〈我和我自己的影子〉這首歌,收錄在蔡琴於1987年由飛碟唱片發行的國語專輯《時間的河》。「喔 夜風吹 我和影子共陶醉……」這段歌詞唱出了一個人自得其樂的瀟灑自在,輕快的曲風,讓蔡琴很難得地展現了她機智幽默的真性情。
擁有著渾厚中低音的磁性金嗓以〈恰似你的溫柔〉成名的蔡琴,可以說是從校園民歌時期轉戰到華語流行歌壇最成功的代表歌手之一,她對於歌曲的獨特理解與詮釋,總能讓一首新歌有著經典的韻味,同時又能將一首老歌唱出新的靈魂。海山唱片時期的〈出塞曲〉、〈被遺忘的時光〉、與〈再愛我一次〉、飛碟唱片時期的〈最後一夜〉、〈讀你〉、與〈情鎖〉、波麗佳音唱片時期的〈你不要那樣看著我的眼睛〉、以及在點將唱片時期的〈新感情舊回憶〉與〈點亮霓虹燈〉,蔡琴在各個階段都留下了可供反覆聆聽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蔡琴曾於1982年主動提筆寫信給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宋楚瑜,建議台灣應該要有專為歌手舉辦的大型音樂獎,因而為日後成立金曲獎的重要推動人物之一。蔡琴以1989年發行的《談心》專輯而獲得第2屆金曲奬的最佳女演唱人獎。
第8首歌:陳昇〈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陳昇詞曲創作演唱、黃韻玲編曲的〈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這首歌,收錄在他於1991年由滾石唱片發行的第四張個人創作專輯《私奔》,這張專輯還包括了日後成為經典情歌的〈把悲傷留給自己〉、〈最後一盞燈〉、以及拉丁搖滾風格的〈紅色氣球〉。
回到〈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這首歌,「我喜歡私奔 和我自己 不需要理由」這句歌詞總是給了我出走的理由,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加入了「口琴」等等配器的編曲,正是陳昇的音樂風格,輕快的節奏也讓「私奔」這件事帶著更多愉悅而少了些罪惡感。
陳昇歷年來的情歌代表作很多,除了〈把悲傷留給自己〉,還有〈最後一次溫柔〉、〈不再讓你孤單〉、〈恨情歌〉等等,而社會觀察與人文省思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創作主題。後來,他與黃連煜、阿VON (陳世隆)組成「新寶島康樂隊」,國台客語加上原住民語的族群大融合。創作持續不輟的陳昇,爭議事件也不少。回歸到音樂的本身,陳昇絕對是滾石唱片在80、90年代最重要的音樂創作及製作人之一。
第9首歌:劉若英〈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
翻唱自日本創作女歌手Angela Aki的〈手紙~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並且由施人誠填上了中文歌詞的〈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這首歌,收錄在同時身兼演員、作家、編劇、與導演多重身份的女歌手劉若英於2010年由相信音樂發行的專輯《在一起》。
有趣的是,除了第一張錄音室專輯《少女小漁劉若英的美麗與哀愁》收錄的〈為愛痴狂〉與〈決定〉,儘管劉若英也唱過了無數的原創歌曲,但她最受歡迎的代表作反而都是翻唱日本歌手的歌,包括翻唱自玉城千春和金城綾乃所組成的日本女子歌唱組合Kiroro的〈很愛很愛你〉(原曲:〈長い間〉)與〈後來〉(原曲:〈未来へ〉)。
陳小霞譜曲、施立與陳沒共同填詞的〈成全〉是劉若英的另一首傳唱度高的流行金曲,這首歌收錄在她於2001年推出的第六張專輯《年華》,遠赴法國巴黎拍攝CD封面與內頁及音樂錄影帶MV的這張專輯,我個人認為這是劉若英的最佳音樂作品,很值得細細品味,特別推薦一首非主打歌:葛大為作詞、黃丹儀作曲、由馬毓芬擔任製作的〈傍晚〉。
劉若英〈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的演唱會版本。
Angela Aki〈手紙~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
第10首歌:流氓阿德〈給五十歲自己的備忘錄〉。
流氓阿德詞曲創作及演唱的〈給五十歲自己的備忘錄〉這首台語歌,作為Netfilx的首部華語原創劇集《罪夢者》的插曲,收錄在他加盟了獨立音樂廠牌「洗耳恭聽」(all ears)之後的首張作品《溫一壺青春下酒》(也是他的第五張個人創作專輯),而他憑著這張專輯獲得了第30屆金曲獎的最佳台語男歌手獎。
「昨天是牆壁上掛著的相片,今天是車窗外後退的風景,明天是床頭邊未響的鬧鐘,後天 是墓碑上褪色的名字。」這首歌的前四句歌詞,唱出了對於人生的豁達態度。整首歌反覆唱著:「無論世事怎變化,絕對毋通 變成討厭的大人。」這句歌詞正是流氓阿德寫給自己的備忘錄:「絕對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