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一句有意思的話,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刻舟求劍」荒謬可笑。明明水流早已改變,船也早已駛遠,還妄想在原地尋回掉落的劍。那時候的我們,心中滿是理性與效率,眼睛只看向前方的道路,笑別人的固執,誓言自己永遠不會那麼愚蠢。
然而,走過半生,當年少的銳氣逐漸被生活磨平,我們卻開始懂得另一種情感。當歲月的腳步推著我們往前走時,心底卻偶爾會湧起一股想回頭的渴望。我們會想起某個街角的咖啡香,某段走過無數次的老石階,甚至是某一間早已翻新的老教室。那裡面不僅有風景,更藏著年輕的自己。
於是我們才明白,所謂的「故地重遊」並不是一場單純的旅行,而是一種尋覓——尋覓那個曾經單純、熱烈、願意相信夢想的自己。這樣的行為,和當年笑過的「刻舟求劍」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那時候我們笑人為劍,如今我們卻甘願為自己。
也許,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矛盾。年輕時,我們追逐未來;年老時,我們渴望回望。前半生努力不讓自己落後,後半生卻只想確定,自己沒有把最真實的心丟失。
於是我們才懂:人一生的尋找,不過是從「向前」到「回望」的循環。而能夠笑著在故地裡與自己重逢,便是歲月給予最深情的禮物。
年輕時,
我們譏笑刻舟求劍的荒唐, 只願向前奔跑,不容一絲駐足。
年老後,
卻渴望重遊舊路, 在熟悉的街角找回自己失落的影子。
那不是愚蠢,
只是想在時光的皺褶裡, 摸索出曾經單純而熾熱的心。
原來,
人生的尋覓, 不過是由遠方歸返自己。
笑看江舟刻劍痕,當年少壯嗤愚人。
歲華漸老多回首,夢裡重尋舊日身。 荒徑殘碑留往跡,斜陽故地起風塵。 誰知一念非為劍,只欲心魂復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