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lantir(PLTR)收157.75美元,跌9.35%,連五日下挫。資金自AI熱股撤出、空頭Citron喊40美元目標價,估值壓力升高。股價自歷史高點回落逾15%,市場轉趨謹慎。 2025年以來,Palantir(PLTR)靠AI題材與政府合約拉動,年初至今仍大漲逾倍,並在第二季首度單季營收破10億美元,一度擠進美國前十大科技股、前二十大全市值公司。然而本益比攀破245倍,估值過熱引發回檔與資金輪動。 **股價連五日下跌,主因資金輪動與回檔** 週二Palantir股價重挫9.35%至157.75美元,累計五個交易日下跌、回落逾15%。這波回檔與整體「熱門科技股降溫」一致,市場自今年漲幅最大的AI概念股撤出,轉往評價較合理的標的。數據顯示這是公司自3月以來最長連跌,亦逢大盤同步拉回,放大了獲利了結賣壓。雖然年內漲幅仍超過100%,但短線漲多後的風險集中,讓股價更容易對負面訊息敏感。 **估值遠高於同業,本益比逾245倍** Palantir的遠期本益比已超過245倍,遠高於微軟(MSFT)與蘋果(AAPL)約30倍、以及Meta(META)與Alphabet(GOOGL)約20多倍的水準。換句話說,市場已把相當多的成長預期提前反映進股價,任何增速放緩或合約延遲,都可能帶來較大的評價修正。雖然公司基本面在改善,但在這樣的估值下,投資人更關注持續性:商用AI落地速度、利潤率提升、自由現金流與指引,都是能否撐住高本益比的關鍵。 **空頭Citron出手,40美元目標價衝擊** 知名放空機構Citron Research發布看空報告,給出40美元目標價,創辦人Andrew Left甚至稱此目標「已算慷慨」。Citron以OpenAI最近5000億美元估值為對照,質疑Palantir目前定價過於昂貴。儘管這類比較方法有爭議,仍對情緒形成壓力,特別是在股價自4月低點至第二季財報前已大漲逾150%的背景下。短線上,放空聲音結合資金輪動,放大了波動與下行風險。 **基本面仍在改善,政府與AI需求支撐** 第二季財報是Palantir首度單季營收突破10億美元的重要里程碑,受惠AI需求升溫與政府訂單動能,公司持續擴展在公共部門的應用。市場也關注美國政府機構改革所帶來的系統更新商機,對其長約收入有幫助。此外,企業端對生成式AI與資料平台的導入仍在升溫。不過,基本面改善不代表股價無風險;在高估值下,即便公司表現合乎預期,股價也可能因期待過高而對「不夠驚喜」的數字產生波動。 **投資人該如何應對,風險控管與觀察重點** 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首要是控管部位與波動風險,避免在高檔追價。觀察重點包括:商用AI合約新增與金額、政府大單的持續性與毛利結構、營運現金流與指引是否加速上修,以及是否出現更具體的產品差異化與擴張證據。同時留意市場風格輪動與利率變化,因為一旦風險偏好下降,高本益比族群往往首當其衝。 Josh 評論: 從產業面看,AI軟體需求確實在擴大,但估值極端化使股價對情緒更敏感。接下來能左右走勢的關鍵,包括大型合約落地速度、商用AI付費轉換率、毛利與自由現金流的持續改善,以及管理層對全年與明年成長的明確指引。宏觀面若利率與FED路徑偏鷹,對高估值股的壓力也會加大。 受壓標的以高本益比AI軟體股為主:Palantir(PLTR)、C3.ai(AI)、Snowflake(SNOW)、Datadog(DDOG)可能較敏感。相對受惠者,則可能是估值較合理、現金流穩健且擁有AI實際商業化能力的龍頭,如微軟(MSFT)、Alphabet(GOOGL)、蘋果(AAPL),以及在企業AI工作負載具關鍵地位的英偉達(NVDA)也可能出現「高檔震盪、長期受益」的分化走勢。 Palantir 基本面在進步,但估值過熱拉高震盪。短線風險來自情緒與輪動,長線仍看執行力與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