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著經文上說,"祈求你就得到,叩門就為你開門",心中是否有些疑慮?感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阿?
門徒的身分和忠信的遵守誡命,並不能幫我們免去一切屬世的煩憂,生老病死,悲傷和考驗仍舊會來到聖徒的生活當中,所不同的是有主同在,這擔子能變得輕省,我們可以選擇與主共負一軛,讓救主分擔我們的壓力,讓我們在靈性上因主而成為堅強,"靠著那加添給我的力量,我凡事都能做"主成了我生活中的合夥人,我倚靠他,如同站在大樹身旁,他為我遮陽;抵擋強風,我在大樹下安然居住,平安與我同在。
使徒說神的祝福不像自動販賣機,投入所有好行為,就可以掉出一個我們所想要的祝福,我們盡力做該做的,我們信任神在屬世和屬靈上的安排,他會做對我們最好的處置,雖則當下我們可能並不感覺喜悅,但回過頭來看我們會感謝神的大智,感謝他如此愛我而拒絕我。
我的女兒們也正值花樣年華,到了交男朋友的年紀,我們聊到當年媽媽有一個很要好的男朋友,但當我在傳教時他離開了我,當年這件事讓我十分痛苦,我問神難道他就不能幫忙讓他受洗嗎?我非得在神和男友之間抉擇嗎?神沒有回答,抑或是我聽不進去?
現在的我擁有一個穩固的摩門家庭的婚姻,全家上教堂,為神服務,這種生活的模式是我最想要的,我的前男友是很好的人,但他個性較猶豫不決,在很多決定上並不勇敢,他是醫學院的學生,將來會十分忙碌,要在福音站穩腳步是需要時間耕耘的,他的個性加上職業緣故,將會十分艱辛。我知道神是對的,他希望我的抉擇是跨越眼前情感的羈絆,而選擇對的生活模式和方向,這對我才是幸福的模式;當時的我看不見,我是大哭著質問神,為何不回答我的禱告,為何袖手旁觀?
神沒辦法一一細說一切的緣由,他希望我們信任他,希望我們用信心的眼睛向前看,相信這位鋪張諸天;創造萬物的神,他知道甚麼才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有時候我們並不喜歡從神那接受勸告,我們喜歡勸告神聽我的,照我要的給我便是,我們像是急著要糖吃的孩子,我要立即的滿足,我現在、立刻、馬上就要,不然我便大哭,不然便甩頭走人,神在無奈的嘆息中看著這幼稚又不可理喻的黃頭小兒。
我們在靈性上要試著成長,舊約中亞伯拉罕被吩咐獻祭他的兒子,經文沒說出他的心情和困惑和掙扎,他也沒問神為什麼? 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對他?
他清早起床帶著兒子動身,前往神要他去築祭壇的地方,他安靜地做著神吩咐的事,希望我們也能慢慢學會亞伯拉罕的等待,學會他靜觀其變的忍耐力,學會他對神無比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