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旅行團出外旅遊,領隊與導遊的表現直接影響團友們的旅遊體驗。我在這篇旅遊散記分享了令我留下印象的隨團領隊和當地導遊,記錄了這些旅行片段帶給我的感受。
參加旅行團除了觀光外,旅行社的款待水平也是一個體驗,而最直接的就是隨團領隊的服務了。
東歐片段:失戀了還工作,領隊先生好「專業」啊
團友們在香港機場航空公司櫃位前集合,年輕的領隊先生作出發前簡介後,突然半自言自語的拋出一句:「我失戀了,昨晚與女友分手。」
我心裏暗叫不妙,難道是在預告他會沒心機工作?
幸好在跟着十來天的相處,不覺得領隊先生有強烈的情緒,真要多謝他努力去保持狀態去工作。
不過,我有另外一個很意外的發現。
在往下一個景點的途中,領隊先生都會在觀光巴士上預先介紹該地方的特色。他就坐在最前面的位置,我們坐在他後面。
他是純粹用聲音導航,所以是向前方坐着、背向大家講解的,團友透過車上的揚聲器便聽得清楚。
我起初沒留意,但當我看到時真的很驚訝。
原來他一手拿着麥克風,一手捧着旅遊書,在朗讀裏面的內容。
噢,依書直說的領隊我還是第一次見識呢。
我們是遇到一位很坦白的領隊:坦白告訴一班陌生人自己失戀了,也坦白給大家知道他對景點不熟識。
我好奇的想,這樣把東西攤出來的風格,是否就是叫心靈活得輕省的秘訣?
埃及片段:專業對比
與東歐領隊比較,我們埃及團的那位簡直是領隊界的天花板。
之前在《旅行片段:埃及 》,已經提及他,現在再補充一下。
領隊先生說埃及的旅遊業條例要求旅行團聘用當地導遊來介紹景點,不可以由隨團領隊兼做。我們惠顧的那家旅行社就聘用了說流利英語的當地人負責在景點的導遊工作,但英語不是大家的母語,為了幫助大家明白,隨團領隊會在觀光巴士內用廣東話預先作出介紹。
埃及是文明古國,許多名勝都很富故事性,要講解真是牽涉大量史料。埃及歷史各個帝皇、年代和事蹟、埃及神話裏的各個神明和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在埃及象形文字的代表符號等等,我們的領隊先生每次在觀光巴士上都很詳盡又精彩的去講解。(我看得清楚,他沒有拿着旅遊指南書來朗讀,是的而且確對這些題目很熟識。)
到達景點後,當地導遊當然是如數家珍地介紹。啊,這不就是領隊先生在車上所說的嗎?香港這位隨團領隊的旅遊知識比得上當地導遊,我很敬重他這麼專業。
把工作做得卓越,除了賺到老闆和顧客的欣賞外,能夠達到對自己的要求、打做了「我的出品就是好質素」這個自我品牌,相信也是推動自己努力付出的動力和獎勵。
阿姆斯特丹片段:是愛啊導遊先生!
我與朋友用自由行方式到阿姆斯特丹旅遊,其中三天分別參加了當地的「一日遊」旅行團,到城市外的地方遊覽。
三個團由不同公司主理,導遊也是不同,包括一位華僑,另外兩位是當地人。雖然如此,他們三人卻都有一個共通點。

阿姆斯特丹的印象:廣闊的平地、風力發電
在市郊的公路上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地,導遊介紹了荷蘭低窪地型的特色和政府的治水方案。另外該國注重環保,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等等基建。
三位導遊介紹這些基建及談到其他施政時,都不約而同的讚賞政府,說政府做得很好,把那兒打造成為生活的好地方。
以前接觸到的導遊如果談到當地社會和政策,少不免都會發點牢騷,交通擠迫呀、物價貴呀、稅率高呀等等,怎麼荷蘭的導遊態度都是這麼正面?看他們投入講解的樣子,覺得他們是由衷地說的,是真的喜愛那個地方。
看到生活環境不理想之處很容易,能夠在缺陷中找到並欣賞可取的地方,是令自己快樂的方法。可能荷蘭真的是個生活的好地方,但我覺得如果大家願意留意一下,也能發現自家的地方也有令人羨慕的一面。
參加旅行團,領隊和導遊除了提供服務外,也是旅遊回憶的一部分呢。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這篇文章由我親自創作,並非AI生成。我是版權持有人。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聯絡電郵:wongbiyee322@gmail.com)
文字©黃璧怡
圖片©黃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