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別人但拖垮了自己的情緒|同理心的挑戰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們常說要有同理心,發揮共感力去明白和關顧有需要的人,但太過投入去感受對方的不幸,卻會連自己的情緒也受到影響,無法冷靜地給對方支持和找出紓困的辦法。我從與朋友的對話中體會到同理心與關懷心的分別,也分享了如何能夠保持對他人有同理心,同時保護自己情緒的方法


每天都要面對別人的痛苦,怎辦?

在中學任教的朋友分享學生們複雜的背景,如何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行為及學習。

她舉例說,班中一位女同學在課堂時常睡覺,是渴睡到被老師叫醒後轉眼又呼呼大睡這麼嚴重的地步。

大家看到這裏可能會想:「是否通宵達旦打電玩呀?」

猜對了!

原來,她沉迷打機是與她的居住環境有關。

該同學來自單親家庭,因母親工作時間很長所以是住在親戚家,可是這位長輩對她很不滿,每天罵她罵得好狠。

為了避免聽到長輩的謾罵聲,同學回家後便會戴上耳機,開電腦整晚打電玩。

朋友還告訴我其他同學的例子,我聽了之後爲學生們感到難受,這麼年輕便要應付連大人也未必處理得到的挑戰。

raw-image

是太過投入還是不夠積極?

「面對這些不是老師能解決的家庭問題,你會覺得很無奈嗎?」我問朋友。

「我很清楚家庭狀況不是我可以處理的問題。我是專注於在學校這個環境裏,能否找到資源和方法去幫助這些學生。」朋友肯定的回答。

就以這位女生為例,朋友取得學校批准,讓她放學後可以有更長時間留在校內自修。

這段對話讓我想到做一個關心學生的老師,就是經常接觸到不是自己可控、沮喪又無助的問題。

不只是老師們,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也會遇上類似的挑戰,在聆聽別人的困難時怎樣可以有同理心同時也能照顧自己的情緒,不要跟着對方一起跌下去?

同理心與關懷心的分別

上面的例子反映了面對他人困苦的其中兩個態度:同理和關懷

同理心(Empathy)是指當看見他人受苦時,觀察者自己會產生共感感受到對方的痛(1)。有研究甚至發現,這些富同理心的觀察者與實際經歷了苦楚的當事人,對痛楚作出反應的居然是同一組大腦神經(2),可見觀察者是受到當事人的遭遇影響。

有別於同理心,「關懷心」Compassion,也有譯作「愛心」)是除了知道和認同對方的苦楚外,還會有所行動。觀察者是帶着積極的態度和無私的行為去為當事人謀求福祉(1)

有研究就更加直白二者的分別(3)

  • 「同理心」指向的是觀察者自己,觀察者設身處地去想像當事人的感受,然後內化(internalise)成為自己的感受。
看到火災的新聞會難受、理解及感受到好友的困境,讓他感到被明白和支持,這些都是同理心的例子。
  • 「關懷心」是以如何可以改善對方的處境為目的。感受到對方的困境是過程的一部份,最終是用行動去幫助對方。例子包括帶着使命感的醫護關懷和照顧病人、市民向天災災民捐款、信徒為受災者祈禱念經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那位做老師的朋友應該是出於關懷心,她體諒學生們的苦況,務實地尋找學校能夠幫助他們的方法。

同理心是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連結

那麼我們要為共感可能陷入情緒的內耗,而對同理心有所防範嗎?

我覺得同理心是人與人相處非常重要的元素,朋友之間互相諒解和支持,以至社會上不同族群互相接納,甚至對動物/生命尊重等等,都是建基於同理心之上。

可能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壓制自己的同理心,而是更加積極的去學習為自己設立界線。高敏一族容易吸收其他人的情緒,但只要懂得照顧自己情緒的方法,是可以支持他人同時關顧自己。

覺察和呵護共感,保護自己的情緒

例如,就着老師因為學生的情況而自己出現了情緒,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對教學人員提出了以下建議(4),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 在接觸到別人遇困的消息時覺察自己,叫自己形容出現了的情緒,這個方法就能為自己與那個情緒增加一點距離,減輕了那個負面情緒的威力。
  • 挑戰自己的觀點,是否在接觸到資訊後想像事情發生的情境或當事人的感受,那種負面情緒是否基於主觀想像多於事實
  • 提醒自己「氧氣罩」守則:坐飛機遇到事故,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氣罩,確保自己安全然後去幫身邊的人戴上氧氣罩。如果自己也像對方一樣情緒波動,不但幫不到對方,自己也被情緒困擾。
  • 在感受和陪伴對方之上走多一步,問自己可以怎樣幫助改善問題,把角度由往內視的「我也感受到那個苦楚」擴闊到積極的「我可以做甚麼」,由同理心走向關懷心

同理心讓我們與人連結和對生活有感悟,是很寶貴的質素。願我們懂得運用的力度和方法,不致令自己情緒被困擾。


參考:

(1) “Sympathy, empathy, and compassion: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palliative care patients’ understandings, experiences, and preferences.” Palliative Medicine. 2016 Aug 17;31(5):437–447.

(2) “Meta-analytic evidence for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directly experienced pain and empathy for pain.” Neuroimage. 2011 Feb 1;54(3):2492-502.

(3) “Characterizing Empathy and Compassion Using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 Analysis.” Emotion [journal]. May 202324(1).

(4) “How to Stay Empathic Without Suffering So Much.” Greater Good Magazine. 4 May 2017.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這篇文章由我親自創作,並非AI生成。我是版權持有人。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聯絡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字©黃璧怡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璧怡 i人生活
17.6K會員
156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黃璧怡 i人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情緒低落,怎樣幫助自己添能量?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積極為一天訂下如何去「做自己」,本文分享了這個活出自己內在質素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7/21
情緒低落,怎樣幫助自己添能量?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積極為一天訂下如何去「做自己」,本文分享了這個活出自己內在質素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7/09
本文介紹人工智能AI於照顧者心理健康的實際應用,以親人照顧失智症病人作實例。內容包括如何設立AI指令,使AI能夠輸出貼近自己情況的建議。也分享AI對照顧者提供有關情緒、重塑理解和生活場景應用的資訊,去幫助腦退化、情緒病等病人的照顧者,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找到開解自己的方法。也提出人與人直接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7/09
本文介紹人工智能AI於照顧者心理健康的實際應用,以親人照顧失智症病人作實例。內容包括如何設立AI指令,使AI能夠輸出貼近自己情況的建議。也分享AI對照顧者提供有關情緒、重塑理解和生活場景應用的資訊,去幫助腦退化、情緒病等病人的照顧者,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找到開解自己的方法。也提出人與人直接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7/04
本文提出不要吝嗇向身邊的人說道謝的說話,不要留待世界末日、再沒機會時才說自己有多愛對方。文章提出感恩的說話想到就要立即告訴對方,不用猶豫,不要以為以後還有機會,現在就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心意,這便沒遺憾了。
Thumbnail
2025/07/04
本文提出不要吝嗇向身邊的人說道謝的說話,不要留待世界末日、再沒機會時才說自己有多愛對方。文章提出感恩的說話想到就要立即告訴對方,不用猶豫,不要以為以後還有機會,現在就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心意,這便沒遺憾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評論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噓有度。天下無完人,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秤人也秤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留情是善良。一個人的涵養來自肚量,來自寬容。一個人的修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所為!
Thumbnail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評論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噓有度。天下無完人,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秤人也秤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留情是善良。一個人的涵養來自肚量,來自寬容。一個人的修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所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時候,我們面對外在的人情世故,或是別人有求於我們,我們常常不小心「自以為是」,對別人的事認真看待、熱心解決,對自己的家人,能拖就拖,能延就延。不是因為外人重要,家人不重要,而是因為心性沾染,沾了我執、無明以及名利心。 智者總是說,要做善事,要對人群付出,自己的家庭要先顧好,公婆都安頓好了,丈夫
Thumbnail
時候,我們面對外在的人情世故,或是別人有求於我們,我們常常不小心「自以為是」,對別人的事認真看待、熱心解決,對自己的家人,能拖就拖,能延就延。不是因為外人重要,家人不重要,而是因為心性沾染,沾了我執、無明以及名利心。 智者總是說,要做善事,要對人群付出,自己的家庭要先顧好,公婆都安頓好了,丈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