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師開始耳提面命的概念是弓分配——據他說這是初學者跟專業人士拉奏同樣曲目聽起來卻截然不同的關鍵原因。
這個概念我還無法用簡單幾個字概括,但我的確發現如果沒特別設計,很容易遇到接下來是長音或連弓段落,弓卻不夠用的尷尬狀況。
如果說管樂器因為呼吸的緣故必須控制好氣息分配,那弦樂器就是因為換弓的緣故必須控制好弓分配。而且因為弓根、弓尖有各自的重量差異,連帶影響發聲的難易度跟音量,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應該就是弓分配的大致概念了。
我覺得節奏單純樂句的弓分配相對很直觀:例如兩拍兩拍連弓的樂句,一定就是兩拍走完下弓再兩拍走完上弓。然而當樂句中穿插了十六分音符快速音群、八分、四分、二分音符等等,因為時值的不同,要考慮弓長度以及換弓時間就變得很不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