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半個月沒上課,今天拉抖音音階給老師聽,得到的回饋跟我預期相去不遠:前臂發力的比例要增加、每個抖音音符之間不要有空白準備休息時間。手臂抖音與手腕抖音的協同比例這點我覺得有牽涉到音樂性的個人解讀,但是抖音之間不要中斷這點完全說中我的痛點,我明白老師要求的是什麼,但好難做到。
經過老師的示範與解釋,我大概抓到癥結點在於“適當”的放鬆程度。抖音要求整隻手不能緊繃,所有習琴者都明白,但難就難在怎麼去放鬆,非常容易會鬆到連音準都飄掉,等於說要抓一個剛剛好的甜蜜點,正好能壓住弦發聲卻又保有自在晃動的彈性。
一二三指的抖音基本沒大問題,老師說自己慢慢練即可;小指抖音部分老師有帶我練,訣竅是讓三指陪同一起動作,不過並沒有列入剛性訓練清單裡面,可能老師擔心小指抖音操之過急很容易受傷吧。
看了許多影片的教學分享,好羨慕他們的小指都強壯又修長啊,可以抖得又快又猛,雖然我的小指並不算太短,但指力強度與柔軟度都和其他三指不在同一等級(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