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阻洪流,唯斷其源。唯有找出活鬼,破其邪術,方能消滅蟔……。──《沮誦秘笈》
紅龜仙在難得落雪的大肚山上發現一位昏迷的少年,將對方救起後,卻發現少年不知自己來歷、不知自己姓名,因雙目清明有神而被取作「目仔」,被擺測字攤的紅龜仙帶在身邊十年。1912年的某一日,兩位有錢人家少年來到測字攤前請求測字,目仔卻發現其中一人寫下的字帶有金光,且只有自己能看見這一道炫目的光芒。這令目仔想起類似的、只有自己能看見的還有不知名的黑色大怪物,而這一怪物又再次出現在他生活之中,開始殺害他人。
秉持著善良與不願看見他人無辜死去,目仔開始尋找有人可以協助自己對付這些怪物,而他聽聞台中櫟社成員擁有可以對付怪物的力量。心思純樸憨厚的目仔開始留心櫟社成員、與他們接觸。在這過程中,他目睹一個又一個因為愛、因為不捨與不甘、因為悔恨而誕生的悲劇,開始思考自己的遺忘的過去為何,自己未來又有什麼想做的事。
《降魔詩社》的試讀範圍故事前三章,但在短短三章已完整構築出1912年的台灣日本時代社會風貌,且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奇幻世界觀與力量體系──文靈力與危害他人性命的墨蟲。
「文靈力」的驅動來源是文人的詩文才學,這使文人歌詠的詩詞不單單是雅致與闡述心情之作,而是成為有實質攻擊能力的「咒」。當文靈力用在干預生死,會使死者復甦為「活鬼」。「活鬼」的存在會扭曲周遭人的判斷與記憶,一旦有人察覺異狀,活鬼身上會出現「墨蟲」殺害察覺異狀之人。故事中櫟社成員林幼春如此項目仔說明墨蟲的特性:「型態詭譎多變,通常會和活鬼的特質或竄改的文字內容有關,也蘊含了人們無法超脫生死的執念……」
依據這一段說明並結合三章故事中三起不同的墨蟲殺人事件,可以鮮明看出作者欲從此寄託「文字」記錄的歷史也有遭到「竄改」的可能性。不同的切入視角、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立場與不同的情感,都會使寫下的文字帶有差異甚廣的力道與力量,並由此改變他人的想法與思考角度,甚至影響傳承與記憶。
再結合故事的時代背景:1912年的日本時代──一個舊事物被汰換,新事物快速進駐的時間點。作者細膩描繪當時的時空背景,不論是解放纏足、剪辮子,日本人和台灣人的階級差異、官階制度帶來的壓迫與不公,這些說來生硬且距離遙遠的事物,卻透過故事中每一位鮮明掙扎的人們一一點出,讀者得以藉由目仔的眼,看見他們的所思所感。
吳家千金阿繡對自由的渴望是欲擺脫傳統的束縛,也帶出之後篇章提到的西方「民權」新思潮傳入台灣島;謝灼華師徒對從容赴義的看法不同,使讀者憶起最初日本殖民初期的血與淚;父親對幼子的不願放手,讓親情的掛念與不捨更加立體。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是因情所致、不願放手而執起魔筆、竄改文字,而每位個性截然不同的櫟社成員,處置方式與戰鬥方式各有差異,實屬有趣。
「但誰知道忽然天地變色、家國易主,我們這些學識也毫無用處,成為被時代遺棄的『遺民』。『櫟社』的「櫟」,就是《莊子》中提到的『無用之材』。」
故事中提到的櫟社是真實存在的詩社,其成員都是台灣文學史上真實存在之人。這些風格各異的文人看似灑脫,心中仍多少有怨懟,一身才學無處用,卻又各自有不願割捨之羈絆與信念。他們飲酒縱情,實則借酒澆愁,也會掙扎、躊躇與嘗試改變。
搭建在真實歷史背景之上的奇幻設定,使我非常期待《降魔詩社》後續故事的開展。魔筆究竟是誰製作的,主角目仔為何能清晰看見墨蟲,失去的記憶又是什麼,這些謎題尚未揭曉,也等待我們去挖掘和窺看──那看似光鮮迎接新文化、實則波濤洶湧的時代,每個人的掙扎與改變。
2025/8/24 12:22
天陽的話:
好看,腦海裡只有想著「好看」二字。我大學時也曾想過類似的設定寫成原創小說《黃金屋的遺產》,概念也是凌空書寫文字可以化為力量攻擊,不過與這一本《降魔詩社》相比,我的還是太稚嫩、過於單純和傻氣了。
書中對時代氛圍的塑造細膩,遺民與同化派的想法碰撞、欺壓與改變並存,舊的事物快速被汰換,而接受過去思潮成長的人們來不及追上,苦苦躊躇與猶豫,甚至排斥。
目仔的身世之謎很好奇,但我更喜歡醉仙不停喝酒的形象。同時我也很好奇書中出現的詩詞,是否真的是櫟社成員寫下的作品。
書名:降魔詩社
作者:波西米鴨
出版社:鏡文學
上市日期:2025年8月
閱讀管道:試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