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樹是一名天天與程式碼為工程式。 他習慣盯著螢幕,仔細找錯誤,心裡總想著「一次就要成功」。 這樣的性格,讓他在投資的起點跌了不少跤。 他聽朋友說「定期定額」能累積資產,就開了帳戶,設定每月扣款。 起初滿懷期待,總幻想數字會馬上往上跳。
可一打開帳戶,卻看到淨值在跌,心裡像被潑了冷水。 他忍不住自問:「難道我做錯了嗎?是不是應該停掉?」 某個週末,他坐在公園,望著身旁的小樹苗。 園丁耐心澆水、施肥,並不急著要求它立刻長大。
這一幕,突然讓他聯想到自己的投資。 原來,定期定額也是一種養樹的過程。
一開始樹苗細小,看不出變化,但只要日復一日堅持,總有一天會長成可以乘涼的大樹。 回家後,小樹打開電腦,重新審視自己的紀錄。 他發現雖然短期數字在跌,但在低點時,他其實用相同的金額買到了更多的單位。 「這不就是在折扣區補貨嗎?」小樹心裡暗暗笑了。 就像寫程式除錯,失敗不是浪費,而是必經過程。 他開始改變心態,不再每天盯著漲跌,而是每月檢視一次。 扣款的當天,他會記上一筆,就像紀錄每日學習。
有時朋友看到他不急不躁,還笑他傻,他只是輕輕回答:「我在養一棵樹,你呢?」 時間一季一季過去,帳面數字逐漸翻紅。 雖然不是暴漲,但小樹的心,越來越安定。
他懂得了,突破心理的關鍵,不在於市場給什麼答案,而在於自己能不能堅持下去。 如同寫程式一樣,穩定輸出才是力量。 小樹後來還寫下幾個給自己的提醒: 一、把目標放長:不要想著「這個月要賺多少」,而是「五年後我要看到樹成蔭」。 二、用生活比喻:把每次下跌想成超市特價,把每次扣款當成買日用品,價格高低不影響日常累積。 三、養成紀錄:每次扣款都當成存錢,把它當日誌,增加心理的踏實感。 四、拉長時間:少看短線漲跌,多回頭檢視年度曲線,你會發現時間的力量。 五、正向暗示:跌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撿便宜了」,漲的時候微笑說「我在收成」。 小樹慢慢明白,定期定額是一場長跑。 就像他寫程式,耐心修正、穩定輸出,最後完成專案。 投資的果實,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