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系設計師的工作日常:她不加班,卻總是準時交件 在職場上,有一群人特立獨行。 他們不熱衷社交,不愛參與無效會議,也不需要主管追著盯進度。 話雖不多,卻能在關鍵時刻一針見血;不搶風頭,卻往往是團隊裡最穩定的輸出。 這群人,就是典型的「貓系工作者」。 這樣的性格,特別適合需要獨立創作、講究細節與節奏感的工作。 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 一個貓系設計師的一天 新案子臨時上線,主題是「青春校園風」。企劃部急著趕提案,週四簡報,時間只剩三天。
群組裡大家七嘴八舌討論配色、主視覺、動線規劃,訊息瘋狂刷屏。 只有設計師小嵐,一句話都沒說。 她窩在角落,戴著耳機,表情平淡,連午休也沒動靜。
PM 皓宇小聲嘀咕:「她是不是不爽?還是覺得時間太趕?」 真正懂她的行銷副理阿潔只淡淡回:「別吵她,她在想圖。」 下午,小嵐依舊安靜。
她沒參與討論,卻盯著一張「校園階梯照片」看了許久。 終於,她開口,語氣平靜:「這張階梯太硬了,線條直、光又冷,不像青春的回憶。」 群組瞬間安靜。 原本大家還在爭論字體要不要再加粗,這一句,卻讓人驚覺──主視覺的情緒根本就錯了。
皓宇愣住:她看似沒參與,卻比誰都清楚。 第二天下午五點,企劃急得問:「是不是等不到設計了?」 六點整,小嵐關上筆電,伸個懶腰,語氣平靜:「明天中午會有。」 沒有進度回報,也沒有打算加班。 說完,她提包離開,就像每天一樣自然。 週三下午兩點,群組跳出一張圖:「初版視覺提案,請參考。」 她沒人催,也沒解釋。 那是一張乾淨、安靜,卻充滿溫度的設計稿。 主角微笑回眸的角度、手裡的筆記本、階梯間灑落的陰影,都像被陽光親吻過。 所有人靜默了幾秒。 隔天簡報,客戶一眼點頭:「青春感覺很自然。」 企劃鬆了口氣,皓宇卻有些慚愧:「她每次都這樣,神出鬼沒,卻又準時交件。」
小嵐只是淡淡說:「我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節奏。」 說完,她拉了拉帽子,戴上耳機,重新窩回位子,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 靜默戰力,始終在線 貓系工作者不是最熱情的,不是最能言善道的。 但在對的環境裡,他們卻是最可靠的「靜默戰力」。 他們不需要高調,只需要空間與信任。 一旦找到自己的節奏,他們總能在安靜中,交出最穩妥的答案。 就像小嵐─不靠燈火通明的加班,只靠自己的一方貓窩,就能做出讓人點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