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的鎮東宮,不僅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更因「朱秀華借體還魂」的傳奇故事而廣為人知。宮廟以北極玄天上帝為主祀神,香火鼎盛,融合歷史沿革、宗教神蹟與在地文化,成為遊客與信眾探訪的特色聖地。
一、麥寮鎮東宮

麥寮鎮東宮(圖片截圖於網路)
- 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一名泉州商人自海豐港引進玄天上帝神像,供奉於私人家中,由林春信、林春楚等人繼承供奉權 。
- 民國60年(1971年),因「借屍還魂」事件聞名的朱秀華(林罔腰)與丈夫吳秋得發起募建廟宇,成立玄天上帝廟,即現今鎮東宮所在地 。
- 其後曾改名為鎮天宮(民國65年),後續擴建設置管理委員會(民國72年),至民國87年恢復原名“鎮東宮” 。
- 與拱範宮、鎮南宮、鎮西宮、鎮北宮等形成地方信仰圈 。
#祭祀主神
- 以 北極玄天上帝 為主神,並配祀觀音佛祖、玉皇大帝、關聖帝君、太上老君、湄洲媽祖、中壇元帥等眾多神祇 。
#參拜流程
- 進門雙手合十禮拜主神玄天上帝,點香敬拜。
- 依順序參拜配祀神祇。
- 可在廟內求平安籤、收驚或祈福後參拜。
#重大節慶
- 一般玄天上帝聖誕為農曆三月三,信徒常舉辦祭典、遶境等儀式。
- 本廟與拱範宮等地方廟宇連結密切,拱範宮的媽祖進香活動頗具規模與傳統 。
#交通資訊
- 位於 雲林縣麥寮鄉中山路43號 。
- 麥寮鄉交通便捷,包含:
- 公路:台17線、台61線,以及多條縣道與交流道(麥寮交流道、橋頭交流道) 。
- 公車:統聯、員林客運、臺西客運、嘉義客運、台中客運等多線路可達 。
- 海運/港口:麥寮工業專用港可供工業運輸 。
#建築風格
- 採典型台灣宮廟風格,屋頂雕刻豐富、色彩艷麗。
- 室內保存許多地方工藝,包括主神玄天上帝神像為麥寮聖藝神佛雕刻名家林忠輝所雕製 。
#周邊特色景點
- 炮仗花木屋:位於鎮東宮對面,老舊木屋被炮仗花覆蓋,每年春節前後橘紅花海盛開,是拍照熱門景點 。
- 可與拱範宮等在地古廟串遊,深入理解麥寮信仰文化脈絡 。
#在地特色小吃,香客與旅人常在參拜後順道享用:
- 麥寮蚵嗲:現炸蚵嗲外酥內鮮,搭配甜辣醬最對味,是當地人強力推薦的小吃。
- 米糕與碗粿:傳統古早味,搭配肉燥、油蔥香氣濃厚,常見於廟口小攤。
- 鱔魚麵:雲林沿海一帶的特色料理,炒得入味,帶有酸甜滋味。
- 地瓜酥、蕃薯餅:以雲林盛產的地瓜製成,香甜酥脆,適合隨手帶走。
- 花生製品:麥寮靠近虎尾、北港一帶,花生相關零食如花生糖、花生冰棒也相當受歡迎。
- 鹹粿仔:加上韭菜與蝦米拌炒,口感軟Q,是地方常見早餐或點心
二、故事概述:朱秀華借體還魂傳說
#起因與“還魂”過程
- 林罔腰原本是雲林台西一名中年婦人,身體虛弱、不識字、只說台語 。
- 某天她昏迷、被認定已死,但不久便「死而復生」,醒來後卻自稱是金門17歲少女朱秀華,語言能力與習慣完全不同:從不識字到識字、閩南話變廈門腔、行動與氣質亦截然不同 。
- 傳說中,當年朱秀華於823砲戰逃離金門,漂流至台西海豐島後遇害,魂魄飄至五條港安西府,地藏王菩薩認為她陽壽未盡,遂允許她附身於陽壽將盡的林罔腰身體,復返人間 。
#顯現與信仰展開
- 還魂後的朱秀華(即林罔腰)在行為舉止、語言、習慣上均大為改變,令人驚異。眾人起初懷疑其精神失常,甚至想送她就醫,但後來因她能認出來自金門的親人稱呼正確,讓人信服其真實性 。
- 她與丈夫吳秋得在1971年共募資興建玄天上帝廟,即為麥寮鎮東宮,她並接任主持,長期以收驚、問事之能力幫助信徒,且不起乩、不用符令、儀式簡樸,被尊稱為「菜姑」 。
#傳奇延續與後事
- 她以「兩個身分」存在長達約60年,最終於2018年5月23日逝世,享壽97歲 。
- 家屬認為她的靈魂(朱秀華)與肉身(林罔腰)分開來祭拜:林罔腰的牌位留在家中,朱秀華則安奉於麥寮成德堂 。
三、傳說背後的文化與探討
- 信仰與民間神蹟
這類「借體還魂」故事反映人們對於神明掌控生死、靈魂延續等信仰的心理依靠。對許多信眾來說,這不僅是神蹟,也代表生命可轉機、感恩可傳承的寓意 。 - 科學與心理角度
有精神醫學專家提出,林罔腰的狀況或可解釋為「解離性身份疾患」(俗稱多重人格)或文化綁定症狀,也可能是誤判死亡後復甦所致 。 - 信仰實踐場域
麥寮鎮東宮不僅成為此傳說的核心地點,也承載社區信仰、宗教活動及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 。
作者|悠遊時光
鎮東宮承載著麥寮鄉民的信仰與歷史,不僅是宗教中心,更是凝聚地方人情的所在。透過參拜與節慶活動,旅人能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並在小吃與景點間體驗雲林的純樸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