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Vtoper的比賽觀察分享】(一)
大家晚安大家好,我是阿修羅賴把。
是一個Vtuber,同時也是一個教國中社會科的老師。

名為Vtoper的虛擬主播Vtuber賽事,在幾天前正式落幕了。
關於比賽的詳細內容,可以觀看主辦人蒼心的頻道直播影片:

身為一個社會老師,我知道社會科在很多人眼中好像沒有什麼用,但我認為那是因為學校制度設計太爛的關係。真正學習社會科,不應該是把東西給背下來,而應該是要對現象的脈絡進行觀察跟分析。
因此身為一個Vtuber也身為一個老師,想來分享一下我自己對Vtoper比賽的幾點觀察。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1. 這些觀察都一定包含我自己「體感」的成分,而我也必須承認我並沒有追完總計66小時20分鐘的比賽,因此一定會有疏漏的地方。
2. 而分享這些觀察的目標,也只是希望Vtoper比賽未來如果還有要持續的話能夠變得更好。換句話說,希望不會有人拿我分享的結果去否定掉這個比賽的存在本身。這一點需要先鄭重聲明。
A. 【首先還是希望給主持人、評審跟各位參加者一個respect】
要比64強賽,就意味著要辦63場比賽,每一場賽事都是公開直播。
其結果就是總計66小時20分鐘左右的比賽時間(可能多少有出入)。
而這場比賽任何人都可以中途關掉電腦離開,只有蒼心必須一直在現場坐鎮處理各種事情。坦白說這樣的活動給我錢我都不一定能做得到,何況是要反過來發獎金給別人的比賽。因此在這邊仍然希望給蒼心一個respect,雖然主持中途一定會有受限於人類的生理限制,而沒有辦法維持全程精神的狀況。而我也認為賽制應該有些地方可以調整得更好,但基本上我都不會希望太過苛責。
B. 【觀眾投票的影響力】
首先我會想探究的是觀眾投票的影響力。
由於觀眾得票占比為35%,因此這代表觀眾的得票有可能扭轉比賽的結果。

因此,在這些場次之中,我會特別關心「翻盤率」。
「翻盤率」是我自己簡單假設的,我將它定義為「主持人、評審的觀點跟觀眾不同時,觀眾能夠改變結果的成功率」。換句話說,如果主持人、評審、觀眾的三分的分數都加在A或B身上,那麼對結果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
(備註:在這邊我會把第一個抽到的人代號為A、第二個人為B,僅此而已。
代號沒有其他好壞的意義。)
【八強翻盤】八強賽中4場有1場翻盤。
是主審給B多0.07分、評審給B多0.2分、觀眾則是A得154票多於B得131票,最中由A勝利(最終7.66比7.61)。

不過反過來說,其他3場八強賽,主審、評審跟觀眾的三方意見都是一致的。
【四強戰】的兩場都是多方意見分歧的狀況,其中有1場是「翻盤」。
該場主持人給A多0.25、評審給B多0.295分、最後由觀眾投票則是A方269多於B方242,原本是平分的狀態,最後在「取小數點後第三位的規則下」以0.007的分差由A勝利。
在觀眾尚未參與以前,主持人跟評審比分計算為9.40比9.46,也就是說觀眾的投票扭轉了結果。

另一場雖然也是多方分歧,是主持人給B多0.45、評審給A多0.09、觀眾投票則是A方145多於B方140票,最後A以0.03的差距獲勝。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還未計算觀眾得票以前,單以評審兩人的得分計算,A跟B的分數為9.02比9.00。換言之,在觀眾投票以前,主審的票就已經讓A勝利了。雖然觀眾的得票有影響,但不至於到「翻盤」。

而【總決賽】則沒有出現翻盤。
雖然觀眾投票率,是A得100票比B得206票的差距,乍看之下投票者動員有差距,但在尚未計入觀眾投票以前,A、B兩人得到的評審分是9.18跟9.32,那個時候就確定B贏了。

B1. 想再一次強調的是,做這些分析並不是想要去責備裁判很差勁、或是觀眾動員影響太大。而極端一點來說,參加64強賽就意味著有63個人會輸給對手,我能理解一定會有人對比賽結果不滿。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討論賽事結果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更具體的依據。
例如,如果你的推是因為主審評分而輸,而觀眾評分其實並沒有太大影響的話,那麼對於對手的觀眾動員能力發難可能並不一定公平。但如果你的推真的是因為觀眾動員分數而被翻盤,我認為這個不滿是有依據的,我們就可以進入「觀眾動員影響力是否過大?或者其實還算可控?」這些進階的討論上。
我只是希望在討論以前,先幫大家釐清一下溝通基礎,確保雙方的理解不會有太大的誤差這樣。
(剩下的分析有空再慢慢寫)
阿修羅賴把是一個在地下教育界販賣知識的軍火商人
為了征服世界,每天都在關心社會!
以「社會科教育」、「藝文創作」和「BDSM」作為主題活動中!
想參觀我的Youtube頻道「阿修羅賴把」,可以點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