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有沒有意義,或許跟人數有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之前在網路上找一些關於遊戲的議題的資訊時,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遊戲意義跟人數的關係

裡面談到:

人在什麼時候會覺得做一個事情是有意義的呢?其實有一個因素特別簡單,那就是:一起做這件事情的人越多,你就覺得它越有意義

而現實世界中都是一個人做事,為何還是會感覺比較有意義? 因為現實世界中是採用有共同標準,而遊戲中的經濟圈則是各自分開的

以上內容,讓我想到,或許遊戲有沒有意義,不是因為虛擬,或許是跟人數有關

其實想想看,很多世界上的東西是虛擬,它並非真實的,但是很多人認為有意義,例如一些小說 電影 動畫等的故事,當很多人都在知道和討論的時候,似乎會認為比較有意義,例如童話故事、宮崎駿動畫、哆啦A夢等等,這些橫跨各年齡層都具有意義,所以虛擬與否不一定是個因素

有些古典類型遊戲,例如圍棋和五子棋,這些遊戲的參與人數夠多,似乎就會讓更多人覺得比較有意義,有些長輩聽到棋類活動時,和聽到一些新遊戲時,通常會因為對前者較為熟悉,而覺得前者較有意義

而有些熱門的遊戲,也常常有意義,例如當年熱門的Pokemon Go,我自己當初有下載來玩,就覺得很有意義,因為跟別人都一起抓寶,或者是一起討論時,也都覺得具有意義,或者是當年大家在玩旅行青蛙,這雖然是單機遊戲,但是因為大家都在養,就覺得意義十足

又例如我小時候玩過的摩爾莊園和賽爾號,當時可以和同學一起上線,在學校一起討論遊戲的攻略等等,在遊戲中還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可以彼此互助,也讓我覺得那段時間投入是有意義的,有時候也會在網路上發表對遊戲的童年回憶,這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意義

當遊戲涉及到更多人認同的意義範疇的時候,也會覺得特別具有意義,例如談論有些遊戲時,就會討論到有關於對於大腦或身心健康的影響,或者是關於文化面的影響,這些觀念是比較多人會關注的意義

例如Pokemon GO和健身環能使人運動和健康;有些遊戲劇情能夠還原或呈現歷史,例如返校;有些療育系列遊戲也因為療育與身心健康有關,這些就會是較多人談論的意義

而我認為助人也是個因素(同樣也是較多人認同意義,且實際上也能帶來些快樂),例如在遊戲中送禮或協助玩家,雖然場景和道具是虛擬,但當助的人是真實的,或是在網路上發表或討論攻略,讓其他人可以更快速達成目標,這也是一種助人,都會感受到內心一種充實感

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

⬛意義反思

不過以上也讓我對於意義有些反思,也就是意義的主觀和客觀性的問題,有時候有些事情,可能很多人認為有意義,但就真的適合自己嗎,其實不一定

例如有些熱門景點,可能有很多人認為有意義,但是去的過程中發現到處都是人,加上通勤也要花掉時間又花錢,導致自己其實很不快樂,這樣子的話真的就有意義嗎? 記得以前有些節日時,有跟親戚去些旅遊景點,有些地方人真的很多,或許在室內一起看動漫、聊天、玩遊戲、解謎等,會比較愉快

而例如偏鄉社區服務,可能很多人認為有意義,但如果去了之後,消耗自己很多精神和心力,占用到其他事情的時間,例如興趣和讀書等等,感覺時間被剝奪,那真的還要選擇去嗎?

其實我自己在國高中的時候,也有玩過一些冷門遊戲,有些是周遭的人都沒有在玩的(例如開羅遊戲),有些是以前童年時期多人玩但是現在很少人玩的(例如摩爾莊園),有些則是時代較早的遊戲(例如GBA和NDS的寶可夢和星之卡比),但我能從其中感受到許多豐富的體驗,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和回憶,對他人可能沒有意義,但對於我來說也是具有意義的

而有些遊戲可能較多人認為有意義,但對我自己目前來說就不一定,例如我在下圍棋的時候,就經常感覺比較無趣,而有些規則過於複雜的遊戲,需要了解很多新的規則,我也比較沒那麼喜歡玩(目前我是比較傾向童年或療育性質的遊戲),有些則是認為自己要花較多時間,或許可以看他人遊玩影片,這也算是種體驗

這個概念其實很多事情也都適用,例如電影、動漫、音樂等等,熱門的可以參考,但有些冷門選擇,或是身旁他人較少的選項中,或許也有適合自己的

還有種選擇,是遊玩時的心態,在「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提到有目的地玩遊戲,抱持正向目標,而非將其視為逃避現實生活的方法,這概念我認為在很多類型活動中,也都可以適用

這也讓我想到在遊戲時,可以思考這個遊戲能為我達成什麼目標,而非只是關注遊戲要我達成的目標,例如有些遊戲的輸贏,但我如果只是讓自己開心,其實輸贏似乎就不用太過於看重;如果是想體驗劇情,或許可以看一下有沒有付費才能解鎖的內容,評估花多少時間,然後再決定是否要自己玩或是看他人解說影片

而對於冷門遊戲,如果真的想要與人分享時,有種就是在網路上分享,因為網路創作可以讓他人用檢索找到,而與身旁人提到時,或許可以從一些較共同處說起,例如有些模擬校園的遊戲,就可以說說看其中的感受(樂趣、驚喜、溫馨等)和校園元素;有些懷念類的遊戲,在跟同齡人分享的時候,就常常會有共同回憶,而跟不同年齡分享時,或許也能想想對方有那些童年回憶等,當然是否要分享,還是自行留存,也就自行決定了

我覺得個重要觀念,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在進行任何活動時,都可以檢視內心感受如何,以及評估自己的時間安排、目標、價值觀、經濟等等因素,適合他人的可以參考,但不一定就適合自己,世界上各類活動和體驗真的很多,但時間有限,我們也需要依照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人生中我們會有些是很多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學習,但也有些事情,只要一部分人認為有意義,或者是自己認為有意義,就足夠了,定期檢視自己的感受,很多事情,都是生命中獨一無二的體驗

avatar-img
128會員
371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屬性可以說是寶可夢對戰最重要的一環,這點相信就算是只單純玩劇情破關的玩家也可以理解。在VGC的對戰環境下,一隻寶可夢的屬性時常更是直接決定這隻寶可夢強度的關鍵!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為期5天的共生夥伴活動已經開始囉,從即刻起 一直到2月15號的晚上8點之前,大家都可以在地圖上遇見畫面上的這一些寶可夢,它們都是有著共享資源、倆倆互助的共存關係,又或者是彼此為性別互補的存在,是還滿有趣的遊戲設定。 這一些寶可夢當中,地鼠、土龍弟弟、呆呆獸、大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為期三個禮拜的極巨三神鳥也來到了最後一個階段啦,即日起到下週2月10號的極巨星期一更換頭目之前,大家都可以來能量點挑戰隨機出現的極巨火焰鳥,這次的極巨火焰鳥也同樣有開放異色形態,想收集極巨三神鳥的異色就別錯過了。 極巨火焰鳥的挑戰等級和前兩隻鳥鳥一樣都是五星等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二月份的第一檔活動「體型小本事大」已經開始囉,活動會一直到2月8號的晚上八點才會結束,這一次的活動重點,就是開放了豆蟋蟀的異色形態,豆蟋蟀不只在野外就可以捕捉得到,透過在田野調查、限時調查以及收藏家挑戰,都有機會能夠拼到異色的豆蟋蟀。 在田野調查的部份,有投出1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屬性可以說是寶可夢對戰最重要的一環,這點相信就算是只單純玩劇情破關的玩家也可以理解。在VGC的對戰環境下,一隻寶可夢的屬性時常更是直接決定這隻寶可夢強度的關鍵!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為期5天的共生夥伴活動已經開始囉,從即刻起 一直到2月15號的晚上8點之前,大家都可以在地圖上遇見畫面上的這一些寶可夢,它們都是有著共享資源、倆倆互助的共存關係,又或者是彼此為性別互補的存在,是還滿有趣的遊戲設定。 這一些寶可夢當中,地鼠、土龍弟弟、呆呆獸、大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為期三個禮拜的極巨三神鳥也來到了最後一個階段啦,即日起到下週2月10號的極巨星期一更換頭目之前,大家都可以來能量點挑戰隨機出現的極巨火焰鳥,這次的極巨火焰鳥也同樣有開放異色形態,想收集極巨三神鳥的異色就別錯過了。 極巨火焰鳥的挑戰等級和前兩隻鳥鳥一樣都是五星等
Hello!大家好,我是Hugo 二月份的第一檔活動「體型小本事大」已經開始囉,活動會一直到2月8號的晚上八點才會結束,這一次的活動重點,就是開放了豆蟋蟀的異色形態,豆蟋蟀不只在野外就可以捕捉得到,透過在田野調查、限時調查以及收藏家挑戰,都有機會能夠拼到異色的豆蟋蟀。 在田野調查的部份,有投出1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線上桌遊的新創意,結合了線上課程與遊戲的元素,以促進學習與擴大人脈。作者希望透過遊戲的體驗來教導漏斗、直效行銷的知識,並提供了免費試玩的名額,期待收集更多的回饋意見。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將遊戲視為文本研究對學生的影響,並討論了遊戲的獨特敘事方法,包括新興敘事、環境敘事、互動敘事和機制整合敘事。關鍵詞:電子遊戲、文本、語言藝術、ELA、教室
遊戲不僅是轉化心情的良藥,於我而言,遊戲進行時,也是我思考事情或建構文章脈絡的時候。 只要不沉迷,個人認為玩遊戲其實是有幾許好處的。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線上桌遊的新創意,結合了線上課程與遊戲的元素,以促進學習與擴大人脈。作者希望透過遊戲的體驗來教導漏斗、直效行銷的知識,並提供了免費試玩的名額,期待收集更多的回饋意見。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將遊戲視為文本研究對學生的影響,並討論了遊戲的獨特敘事方法,包括新興敘事、環境敘事、互動敘事和機制整合敘事。關鍵詞:電子遊戲、文本、語言藝術、ELA、教室
遊戲不僅是轉化心情的良藥,於我而言,遊戲進行時,也是我思考事情或建構文章脈絡的時候。 只要不沉迷,個人認為玩遊戲其實是有幾許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