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認識了〈眉間雪〉這首歌,從那時就很喜歡它的歌詞,歌詞把「友人」走到變「有人」的親疏感寫得很簡單動人,無奈與空虛感卻是豐滿的。與親密友人們的快意江湖到最終的人去樓空,僅剩蕭瑟的雪景,再無人為其拂去眉間的雪,原來全是一個人在雪中靜靜回顧曾經,曾經那些「無關風花雪月的相思」。
小時候沒讀懂歌詞,以為是在唱有情人終不得的繾綣,還常常思考這到底是不是「不清白的感情」,今天早上突然瞥見了那幾句歌詞「只道是/那些無關風花雪月的相思/説來幾人能知」,反覆咀嚼後恍然大悟,是阿,「無關風花雪月」這幾個字寫得明明白白的,這是清白的情意,敘説的是清白的情誼。這份清白讓孤寂與空虛走向了更深的無奈,好像你終得接受那些情感永遠比「愛情」更輕,比「親情」更薄。可實際上呢?對一個人的關愛又豈能是寥寥幾個字能全數交代的?走進另一個人的生命裡,用心對待彼此,不是情人、沒有血緣,名分僅一個「友」字,即使用情至深,説來又幾人能知。
説來有趣,這首歌常讓我想起李白的〈玉階怨〉,它的原文很短:「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這首詩是有名的閨怨詩,而它最被津津樂道的是它雖是閨怨詩,除卻題目有一個「怨」字以外,詩中沒有任何一個怨字,卻能感受到女子深深的幽怨。那種望眼欲穿的孤寂與悲怨,我想就是我將兩者連在一起的原因,〈眉間雪〉的歌詞很多都是內心活動與遙想曾經,在畫面中應是一人站在蕭瑟雪景中,無言地回顧著、在心中自問自答,相信與〈玉階怨〉的畫面是有幾分重疊(也許當時在我心中就是這樣誤會的)。 在釐清〈眉間雪〉是在説清白的感情後,我問自己,我也有這種「無關風花雪月的相思」嗎? 似乎有是有,但不多。 想想原因大致有三:一來是我的友情通常都以不太舒適的方式結束得很倉促,二來是走進我心裡的人不多,三來是複雜的繾綣纏住了許多過往,導致我對於這樣的(清白的)相思相對少了很多。
這些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把自己的戀愛腦關掉、去分清楚彼與我的差別,才發現,建立一段平等的友誼是一件説難不難但説簡單也很不簡單的事情,至少對我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很慶幸現在身邊有人能夠並且願意教導、指引我正確的做法,也才發現,當兩方都不再裝聾作啞以後,我終於生活得像個人,而不是時刻警惕著會被拋棄的寵物或玩具。
ꕥ
常會想人與人之間的陪伴都只是暫時的,誰陪誰走過一段路,都是緣分。明知如繁星般的相遇與別離才是常態,但心中總有一陣空——我很不擅長説「再見」。我對分離有一種異常的焦慮,雖然最近比起之前好很多了,卻還是會止不住地去想,「我能待在這裡嗎?」、「可以不要分開嗎?」……一起走得越遠,越害怕有一天走上岔路,而手牽手走不同方向只會綑綁住彼此。
可有一天我們都會遠去,走向只有自己能夠抵達的地方。
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彼此無關風花雪月的相思,到那時再體會,多麼孤寂、多麼空虛、多麼無奈。
(摘自2023君蘊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