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四午后,陽光靜靜地灑在老城南一間文化研究館的小型閱覽室內。
這裡距離昔日仁和堂的所在不遠,如今的街區已被新建築取代,但空氣中仍殘留著舊時的寧靜氣息。
知微坐在靠窗的位置,翻閱著一份影印資料,對面,沈奕辰正與一名年輕男子交談。他叫許知行,文史小組派出的地方研究學者,三十出頭,身形瘦削、戴著細框眼鏡,舉止沉穩,說話不急不緩,給人一種溫和而可靠的印象。
這趟重返中國大陸的旅程,是兩人深思熟慮後的再次啟程。
回到台灣後,他們與文史小組來往數次,沈奕辰親自聯絡了地方學界,試圖追尋夢中那座破廟的真實蹤跡。
幾經確認,對方終於安排了這次見面。
「……根據我們手上的文獻與口述資料,這個‘伏雲庵’,在清末民初時期的確存在。」
許知行攤開一張手繪的地圖,指向其中一段泛黃的標記。
「它座落的位置,應該是舊縣郊的一處山麓地帶。現今沒有官方記錄,但根據一位耆老的回憶,那裡曾有幾塊殘磚與石碑殘片,現在多半埋在野草和林地裡。」
知微低頭看著那張地圖,指尖輕輕滑過那個寫著「伏雲庵(疑)」的小圓點,心底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出發?」沈奕辰問,語氣平穩,卻藏不住那份輕微的急切。
「最快後天。」許知行點點頭,「我這兩天會先去準備好簡單的裝備,也會請一位當地嚮導帶我們走那段山徑。雖然不難走,但畢竟不是正式路線,還是得小心。」
「好,麻煩你了。」沈奕辰說。
知微轉頭看向他,兩人的視線交會,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不再只是一次追尋歷史的旅程——
而是一場與記憶、與過往、與承諾之間的沉靜對話。
走出文化研究館時,天色已微微轉黃,街邊的老楓樹在風中輕輕搖曳,落葉繽紛。
知微抱著手中的地圖影本與筆記,步伐緩慢,像是還沉浸在剛剛許知行提到的那些片段裡。
沈奕辰走在她身旁,默默看著她側臉。
直到走到一條較為安靜的巷口,他才輕聲開口:
「是不是還在想那座寺廟?」
知微停下腳步,望著前方斜陽灑落的石板街道,點了點頭。
「我不知道為什麼,聽到‘伏雲庵’這個名字的時候……心裡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像是心底有什麼一直沒放下,但卻不曾察覺到的……空缺。」
她低聲說著,語氣輕柔,帶著一絲自己也難以捕捉的情緒。
沈奕辰沒有急著回應,只是慢慢伸出手,輕輕握住她的指尖。
知微微微一愣,轉頭看他。
他的目光很靜,像是落在時間的某一處,溫柔而堅定。
「不管那地方變成什麼樣,我們都會走一趟。」他輕聲說。
「不是為了回去,是為了往前走。」
知微心頭一震,輕輕點了點頭。
兩人繼續往前走去,街道靜靜延伸,落葉隨風旋轉著飄過他們腳邊。
像是曾經某個遙遠季節的回聲,又像是一場尚未醒透的夢。
而他們的腳步,就在這份緩慢而堅定的節奏中,踏實地走向那一段,塵封已久的過去。
本文著作權歸屬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