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人生的看法改變了,從認為選擇決定命運,到命運是不可控和變數,想法轉變後,我長出了謙卑。
長出謙卑後,觀看生命的視角不同了,當站遠一點、高一點去看時,我開始接受,所有人都是獨立的,不是我所想的應該如何,所以也不再執拗的想與過去和解。
例如這個我不斷自問的問題,父母為什麼認為,打罵教育是必經過程?思緒如纏繞已久的毛線球,一下子變得鬆散,輕輕的撥拉幾下,就散了開來。
低頭看著那些線,一條條的,腦中忽然一片空白,我不知道,線散開後,我還擁有什麼。
學著接受而非埋怨後,愛似乎也消失了,明明日漸淡化的是恨,是怨,可為什麼愛也在消散?原來我的愛,一直跟恨綁在一起,它們相互寄身,共依共存,一旦其中一項缺失,另一半也會跟著消散。
這讓我回想起,傷害自己以得到安慰這件事,我很長一段時間是如此的,反覆回憶起疼痛和傷口,怒罵的面孔在腦裡不停播放,當抑制不住情緒時,我會透過痛感來反覆感受愛的痕跡。
現在想來,原來我對自己的情感也帶著恨,這推翻了固有認知,過去總覺得傷害自己,也是愛自己的方式。如今才意識到,也許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只是認為,對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愛,如同我的父母告訴我的,他們愛我,只要是他們給的,都是愛。
愛的確是存在的,飯桌上的溫暖是愛,日常裡的關懷也是愛,只是過去的傷害讓我無法確認,這是真的愛嗎?我對愛這個詞,產生了困惑。
察覺到不懂愛,接著思索愛,在思考的過程裡,我彷彿化為拳擊手,不斷出拳,一下,一下,又一下,最後擊破了拳擊袋,裡頭散出來的不是沙,而是自卑,是那個想被愛,所以告訴自己一切都是愛的孩子。
他躺在那裡,有雙濕潤的眼睛、噘著的嘴巴和皺起來的眉頭。那一刻我覺得,他好像一直都在等我,四目相對時,他沒有責怪我,只說了一句,你怎麼才來?
親手揭露自己後,蹲下身來的我,想要觸碰,又在快碰到時猶豫,我認不清,這是否真的是我,靜靜的看了一會,是我沒錯,吐了口氣放鬆下來,收回伸出去的手,伏下身來,輕輕的貼上去對他說道:「我來了,久等了。」
心裡覺得有些抱歉,讓他等了許久,同時也很慶幸,並沒有久到來不及。我想能夠找到他,是因為我擁有自省的能力,停不下來的自省,時常困擾著我,但這一次,我想這是我人生的禮物,是在出生時,被賦予的天賦。
原以為愛是純粹的,如果不純粹,就不是愛。現在想來,也許愛本就是複雜的,若能不斷的問求自身,也許,總有一天,會找到自己想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