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電視新聞台的晨間帶播出了一則看似普通的社會新聞。
〈新北某汽車旅館命案,疑似黑幫火拚,死者王姓男子,曾涉詐欺案件……〉
畫面閃過旅館的黃色封鎖線,幾名刑警低頭進出,最後停留在白布蓋住的屍體上。新聞主播的語氣冷淡,像是在念稿子,並沒有多做停留。辦公室裡,社會線記者江筱晴一邊喝著微涼的便利商店咖啡,一邊盯著畫面。
她的同事打趣道:「這種八成就是黑道清算啦,詐騙仔誰在乎?」 筱晴沒有回答,只是放大照片。畫面裡,地毯邊緣隱約有一張紙片,雖然模糊,但紙的邊角整齊,像是被刻意擺放。
「不對勁……」她喃喃自語,拿起筆記本,快速寫下幾個字:判決書?
同一時間,另一則消息在醫院流傳。
「張老太太走得很安詳,床頭還有人放花,真有心。」護士在休息室聊著,當成普通的八卦。 沒有人意識到,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死亡,正悄悄在社會上劃出一條裂縫。
新聞在網路上引發短暫討論。有人留言:
- 「活該啦,詐騙死一個少一個。」
- 「警察吃飽太閒,這種人死了就算了。」
- 「搞不好是有人在替天行道?」
江筱晴盯著那些留言,心裡泛起一股寒意。她不是第一次見過社會的冷漠,但這次,她隱隱覺得,有什麼東西正在甦醒。
如果這不只是偶然的命案呢?
如果——有人正在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