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常被稱為「紳士運動」。在球場上,除了揮桿技巧,更多時候展現的是一個人的風度與修養。懂得禮儀、做出貼心舉動,甚至保持正確心態,往往比單純打得好更能贏得尊重與喜愛。
以下整理一份「細節滿滿」的指南,包含基本禮儀、各國特殊文化、貼心行為,以及常被忽略的心態提醒。

🏌️♂️ 基本禮儀
- 保持安靜:他人揮桿時,避免說話、翻球袋、打開魔鬼氈、甚至走動。
- 安全距離:站在擊球者的斜後方,別在正前或正後。
- 球位與推桿線:果嶺上避免踩到別人球的延伸線,連影子也不要壓在線上。
- 手機靜音:來電聲或訊息提醒聲會大大影響他人專注力。
- 打球順序:比賽講究距洞遠者先打,休閒球局多用 Ready Golf(誰準備好誰先打)。
- 修補球痕:不只修自己的 divot,看到其他痕跡也能順手幫忙。
- 沙坑禮儀:進出沙坑走低處,擊球後要把沙坑整平。
- 服裝規範:有領 Polo 衫、球鞋是基本,避免牛仔褲、拖鞋或無袖背心。
🌍 各國常見隱藏細節
- 日本:打球極重速度與守時;開球前與結束後會鞠躬;前九打完必須回會館用午餐;更衣室與大浴場要注意整齊與端莊,在俱樂部屋內也要脫帽。
- 韓國:對球童極尊重,必須用敬語稱呼;節奏要求更快,揮桿失誤要迅速處理;喝酒時要先問同組,遞酒要用雙手。
- 美國:常自己揹球袋或開球車,沒有球童;很多人邊打邊喝啤酒,但先詢問組友是否介意;部分球場允許小音樂,但音量一定要低。
- 英國:遲到幾分鐘就是大失禮;俱樂部晚餐可能需要西裝領帶;雨天也必須照打,不要抱怨天氣;比賽後用餐避免談分數。
- 中國:球局常帶有商務性質,會在場上或打完交換小禮物;長輩或領導通常先開球,不完全依球規;球童的互動與紅包禮數非常重要。
- 台灣:多數球場都有球童,與球童的互動要有禮貌;比賽結束給紅包時不當眾談金額;商務球局常重視氣氛,禮貌比技術更受看重。
💡 貼心行為(討喜的特質有哪些)
- 幫忙看球:專心幫別人盯著球飛到哪裡,特別是可能進長草或樹林時。
- 一起找球:別人找球時不要只顧自己走開,要回頭一起找。
- 準備好再打:輪到你時球TEE、球桿、手套都準備好,不讓大家乾等。
- 旗桿協助:推桿時順手幫大家拔旗、拿著,最後一位進洞後再插回。
- 小聲提醒:別人站位有危險時,用委婉方式提醒:「好像有點近喔」。
- 誇讚與安慰:看到好球說「Nice shot!」,失誤時輕鬆安慰,別取笑。
- 幫忙收場地:除了自己的 divot,也順手修補別人的;打完沙坑幫忙多耙幾下。
- 準備小物:多帶幾顆球、一些能量棒或飲料,分享給球友。
- 拍照留念:在風景好的洞口,主動提議幫大家拍照。
- 關心身體狀態:看到球友中暑或不舒服,提醒休息、補水。
- 欣賞風景:看到好看的景色跟球伴們分享,如果有空檔一起合照。
🎯 心態的修養(比球技更重要)
- 不抱怨:打壞球不要摔球桿或怪草皮,保持風度。
- 不比較:高爾夫是和自己比,不是和同伴競爭。
- 接受失誤:把專注力放在下一桿,不陷在上一桿的情緒。
- 體諒他人:球友程度不同,別嫌棄慢或失誤多。
- 謙虛與感恩:能與朋友一同打球就是享受;贏了要謙虛,輸了要大方。
- 珍惜氛圍:球場上的笑聲、風景、對話,本身就是高爾夫的魅力。
🔑 總結
高爾夫真正的價值,不只是球技,而是如何在球場上展現風度、禮貌與貼心。
讓人願意一再邀請你打球,比打得好更重要。
所以,下次下場前不妨提醒自己:
- 安靜、安全、尊重球場。
- 主動貼心,顧及別人。
- 保持優雅的心態。
你會發現,高爾夫不僅是運動,更是一種「生活品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