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部山的煙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倘仇野之露沒有消時,鳥部山之煙也無起時,人生能夠常住不滅,恐世間將更無趣味。人世無常,倒正是很妙的事罷。遍觀有生,唯人最長生。及夕而死,夏蟬不知春秋。倘若優游度日,則一歲的光陰也就很是長閑了。如不知厭足,雖過千年亦不過一夜的夢罷。在不能常住的世間活到老丑,有什么意思?語云,『壽則多辱。』即使長命,在四十以內死了最為得體。過了這個年紀便將忘記自已的老丑,想在人群中胡混,到了暮年還溺愛子孫,希冀長壽得見他們的繁榮:執著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復了解,至可嘆息。」(吉田兼好)

話雖如此,可畢竟不能以聞聽作為事實。

無論是吉田兼好,還是作為譯者的周作人,其一生之漫長,仍然活到老丑之歲。這是其心中,尚能將此存留,時時想著長生與無常之分別罷了。

說起來,說話的人,只是說話,卻未必能將自己說的話一一踐行。所以,歷來能如此做的人,總是稀少。人間也總是對那些有聲響的人,懷著自己都難以覺察的疑慮。但這又沒什么,畢竟人所學習到的東西,并不總是從正確的人那里得來。否則,惡只是惡,善只是善,職業沒有變化,人心也沒有變化,一切雖然是在傳承延續,但已如死水,無非重復而已。

好在并非如此。

這也讓我對世間的真理有所覺悟。佛陀轉的法輪,并不是因為這個道理,是佛陀發明出來的。他只是在觀察和體悟的路上,慢慢看到了一種真相,他站在路邊,將那高山指給我們看。可不是一揮手,就在虛空中造出這人間的奇跡。我們相信的是自己確認的真實,而非是無法理解的瑰奇。

所以,如果真地去問,兼好的眼前,到底是什么樣的山岳呢?

我并不能確證,也不認為確證與否,對自己有何益處。其實人們在發言的時候,到底在期冀什么呢?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至于所謂老丑,所謂胡混,所謂私欲益深,又不過是塵埃一般的輕微罷了。

人身難得,不到面臨真正的生死,我們是不知道死之可畏可懼的。所以,人們才說: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激于一時之血勇,并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大恐懼才有的大沖動。秦舞陽之于荊軻正是如此。這樣的死,不過溝壑之死,并不為仁者所取。

對于普通人來說,在生活中努力求活,讓自己活得有個人樣,則為難矣。

并不是說,活著很難,而是活得有尊嚴,能在不得不死的時候,無怨無悔,才是一件難事。

一個作家說,他又一次坐飛機的時候,忽然飛機引擎發生故障,在窗外冒起黑煙。那一刻,他并沒有像自己以為那樣,從容面對,像想象得那樣去領著大家唱頌歌。恰恰相反,他比平常要慌亂許多,心中充滿后悔,唯一的祈求就是能夠回到登機之前,不要再坐這趟倒霉的航班。

這豈不是一種真實嗎?

人生到了末了,才會發現自己的不知饜足。

一切時間,雖然辛苦,卻只覺得活著最好。「四十以內死了最為得體」,是什么混賬的話?我要活下去,才是這最真實的想法。死亡會奪走一切,但它沒有任何猙獰的舉動,不會揮舞黑色的大鐮刀,也沒有戴著高帽子的引路鬼魂,它宛如一叢衰草,靜靜聳立,等著你我自己走到那里。

沒有死亡的時候,我們很難認真思考死亡這件事。

我們就是在念著胡混下去,而且還開心地說:胡混真好。

我不覺得這有什么羞恥的,但也不會認為這就是對的。

大部分時間,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沒辦法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生活。隨著年齡增加,一天天看著身體變老,時間加快,連鼻孔里的鼻毛,都開始變長。這就是老丑嗎?我想是的。

人生確實是無常的,一個詩人便曾經寫道:為了避免失敗,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時間雖然不過是一種想象,衰老卻總是存在,而死亡更無法避免。如果說世間還有什么是公平的,那就是死亡。即使有的人,可以憑借金錢權勢,比其他人活得更久,但「老丑」的他們和無錢無勢的我們,仍然會一起進入死亡。彼岸是什么,都要由彼此去一起看。

這也是我看到那些被久久停留在世間的東西,才會覺得空虛的原因。對于死者來說,這些東西有什么意義呢?埃及的木乃伊,早已證明,生命并不存在于此。活著的人,才是一個能夠自主的人。而不能自主,則不過行尸走肉。

有的人能哭能笑,能動,能殺人,能活人……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常住不滅。

我們看著他們死去後留下的過去,雖然只是片語只言,可在拂過那層防腐的秘油後,所見到的,仍然只是一種沒奈何。

只可嘆息,至可嘆息。

四十歲還沒死了的人,慢慢活下去吧。

死亡無需自己去催,活著也不用太過驚恐。優游度日,并不是有意經營,陶淵明君不是也說過給自己的挽歌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lm的沙龍
3會員
93內容數
如果喜欢一本书,会遇到一个人的世界;如果喜欢一个人,会遇到许多书的生命。 下雨天,靠在炉火边,沉默地欢喜着。
sil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同樣的話,經過不同的翻譯,會讓讀者有不同感受。 比如下面一則吉田兼好《徒然草》選文: 一譯為: 「人逢不幸而愁悶苦惱,以致落髮出家、遁入空門,實乃草率之舉。何不閉門獨處,似在非在,于心無雜念中安然度日,更為適宜。顯基中納言曾云:『愿得無罪而賞配所之月。』此語吾深有同感。」 另一為: 「有遭
Thumbnail
2025/09/17
同樣的話,經過不同的翻譯,會讓讀者有不同感受。 比如下面一則吉田兼好《徒然草》選文: 一譯為: 「人逢不幸而愁悶苦惱,以致落髮出家、遁入空門,實乃草率之舉。何不閉門獨處,似在非在,于心無雜念中安然度日,更為適宜。顯基中納言曾云:『愿得無罪而賞配所之月。』此語吾深有同感。」 另一為: 「有遭
Thumbnail
2025/09/16
從前浦寧說,「烏克蘭人卻予人一種愉快的印象:身材高大,體魄健康結實,目光安詳而又溫柔,穿著干干凈凈的新衣服……」 我不想說一些當代的事,而更愿意幻想那片土地上,曾經有過的人民,以及他們的生和死。 可這樣想,也過于宏大。經歷了很多事情,我對所謂的宏大壯觀,都有一種潛意識的警惕和不喜。因此,我愿意讓
Thumbnail
2025/09/16
從前浦寧說,「烏克蘭人卻予人一種愉快的印象:身材高大,體魄健康結實,目光安詳而又溫柔,穿著干干凈凈的新衣服……」 我不想說一些當代的事,而更愿意幻想那片土地上,曾經有過的人民,以及他們的生和死。 可這樣想,也過于宏大。經歷了很多事情,我對所謂的宏大壯觀,都有一種潛意識的警惕和不喜。因此,我愿意讓
Thumbnail
2025/09/15
又讀了一遍《愛昆蟲的小孩》,這是《昆蟲記》的作者所寫,記述了自己怎樣從一個愛觀察自然的小孩,終于成為一個終身愛好此道的博物學家。但這又只是我們后來所加上的榮耀,對于彼時的他,無論是教著理化維生,還是到了老年,慢慢寫出《昆蟲記》,其實都未曾讓他真正像今日一般盡人皆知,充滿尊敬。 這并非獨有。斯人獨寂
Thumbnail
2025/09/15
又讀了一遍《愛昆蟲的小孩》,這是《昆蟲記》的作者所寫,記述了自己怎樣從一個愛觀察自然的小孩,終于成為一個終身愛好此道的博物學家。但這又只是我們后來所加上的榮耀,對于彼時的他,無論是教著理化維生,還是到了老年,慢慢寫出《昆蟲記》,其實都未曾讓他真正像今日一般盡人皆知,充滿尊敬。 這并非獨有。斯人獨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空藍得很深 隔著落地窗吹冷氣 都能看出炎熱 沒有飛鳥 彷彿空中會燒成灰燼 年紀夠大 大到足以許願自主安樂 世界應該留給年輕的、想活的 海邊浪潮聲似乎也無奈
Thumbnail
天空藍得很深 隔著落地窗吹冷氣 都能看出炎熱 沒有飛鳥 彷彿空中會燒成灰燼 年紀夠大 大到足以許願自主安樂 世界應該留給年輕的、想活的 海邊浪潮聲似乎也無奈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山中無歲月,春寒料峭的山上人家,煙囪衝出嬝嬝白煙打破巒山的寧靜,人間煙火就這樣熱熱鬧鬧起來了。山中無繁華,只有與日月同步的樸素,這樣的人生,雖然不夠精彩,卻也頗有滋味,這等滋味要繁華過盡的人來嚐一嚐才懂其中的珍貴與奧妙。 嫁到山上一甲子的阿婆,早年靠織竹畚箕賣錢養家,阿婆不會騎車,每天扛著一堆
Thumbnail
山中無歲月,春寒料峭的山上人家,煙囪衝出嬝嬝白煙打破巒山的寧靜,人間煙火就這樣熱熱鬧鬧起來了。山中無繁華,只有與日月同步的樸素,這樣的人生,雖然不夠精彩,卻也頗有滋味,這等滋味要繁華過盡的人來嚐一嚐才懂其中的珍貴與奧妙。 嫁到山上一甲子的阿婆,早年靠織竹畚箕賣錢養家,阿婆不會騎車,每天扛著一堆
Thumbnail
2023-短文   我輕輕撫過歲月堆積的漣漪,那是年華存在過的痕跡,那是生命承載過的輪廓。   鬆弛的是對光陰的在乎,黯淡的是對青春的執著。   風一陣陣的,始終調皮又輕盈,拉著鮮嫩的綠葉婆娑起舞,卻從不將舞伴送回家,任其殞落,仰望咫尺又縹緲的溫床。   ……
Thumbnail
2023-短文   我輕輕撫過歲月堆積的漣漪,那是年華存在過的痕跡,那是生命承載過的輪廓。   鬆弛的是對光陰的在乎,黯淡的是對青春的執著。   風一陣陣的,始終調皮又輕盈,拉著鮮嫩的綠葉婆娑起舞,卻從不將舞伴送回家,任其殞落,仰望咫尺又縹緲的溫床。   ……
Thumbnail
我很喜歡「春不老」這個植物名字
Thumbnail
我很喜歡「春不老」這個植物名字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地處北緯 60 度以上的育空省白馬市,每年都會有個幾天至幾週的時間,氣溫驟降到生物難以生存的條件,樹梢染白,像矗立著的標本與背景融為一體,野生動物消聲匿跡,正如唐朝詩人柳宗元所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Thumbnail
地處北緯 60 度以上的育空省白馬市,每年都會有個幾天至幾週的時間,氣溫驟降到生物難以生存的條件,樹梢染白,像矗立著的標本與背景融為一體,野生動物消聲匿跡,正如唐朝詩人柳宗元所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