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谷翔平真的是超級巨星。
今天想和台灣的朋友分享的,不只是「偶像崇拜」,而是大谷自己整理過的 十個人生教訓。
我覺得這些話不只是運動員需要,對我們一般人也很有啟發。 所以我打算先把日文原句寫出來,順便翻成中文,最後再加上一些我在日本十五年生活的體驗和感想。
1.
目標を立てればいいのではなく、いかに目標に向かって真剣に取り組めるかも大切です。
中文意思是:重要的不是「立目標」這件事,而是你能不能認真地往目標前進。
很多人都愛寫「新年新希望」,結果兩週之後就忘光光。我剛到日本時,也給自己設了一堆目標,什麼「三年內考到N1」啦、「要寫一本書」啦,寫滿一頁。但老實說,真正讓我進步的,是每天逼自己用破日文跟超市店員對話。
目標只是地圖,真正讓你走到終點的,是每天的腳步。
2.
人生が夢をつくるんじゃない。夢が人生をつくるんだ。
意思是:不是人生創造夢想,而是夢想形塑人生。
我一開始的夢想很簡單──「希望在日本寫點東西給大家看」。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夢想,竟然真的把我的人生帶上了另一條路。
如果沒有這個夢想,我可能早就在老家樓下喝茶、看小孩打球了。 夢想就像 Wi-Fi,看不到,但一直在連接著你的人生。
3.
他人がポイッて捨てた運を拾っているんです。
意思是:別人隨手丟掉的運氣,可能正是你能撿起來的機會。
有一次鄰居送我一張比賽票,他說自己沒空去。我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去球場,結果那天我第一次現場看到大谷投球。那震撼感到現在還記得。
人生很多機會,就是這樣來的。別人不要,但你願意接下,就可能改變你的人生。
4.
周りからは失敗に見えることでも、前へ進むための段階という場合があります。
意思是:在別人眼裡像是失敗,但對你來說,其實只是向前的一步。
剛來日本時,我面試五家公司,全部被拒。當時覺得超挫折。
可是現在想想,正因為有那幾次失敗,我後來才知道怎麼調整自我介紹,怎麼應對考官的提問。 失敗不是掉下去,而是墊腳石。
5.
成功するとか失敗するとか僕には関係ない。それをやってみる事の方が大事。
意思是:成功或失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去嘗試。
像我家小孩學騎腳踏車,一開始摔得一身泥。但我只跟他說:「不要怕,先踩上去!」結果沒多久他就能自己繞院子。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就是要有「反正先試」的勇氣。
6.
イラッときたら、負けだと思ってるんで。
意思是:一旦生氣,就算輸了。
這句話,我覺得特別適合婚姻生活(笑)。
跟太太爭論時,如果我一激動提高音量,基本上已經「戰敗」。後來我學會冷靜,不跟著情緒走,反而能真的解決問題。 冷靜,比激情更有力量。
7.
悔しい経験がないと、嬉しい経験もない。
意思是:沒有遺憾,就沒有真正的喜悅。
我剛來日本時,常常因為不敢開口講日文而後悔。但正因為有過那些悔恨的時刻,現在我能和孩子們一邊講中文、一邊講日文切換,才更覺得開心。
痛苦和快樂,其實是孿生兄弟。
8.
「自分はここまでしかできないのかな」と制限をかけてしまうのはダメ。
意思是:不要隨便給自己設限。
寫文章這件事,我身邊也有人笑我:「三分鐘熱度吧?」
但我告訴自己別設限,慢慢寫,結果真的累積出一群讀者。 很多時候,阻止你成長的,不是環境,而是你給自己關上的那道門。
9.
「毎日バットを振る」というよりは、毎日何分、何回と具体的にしていくこと。
意思是:不要模糊地說「每天練習」,要具體到時間與次數。
我對小孩說「每天要讀書」,他們左耳進右耳出。
後來改成「每天十分鐘」,反而真的開始乖乖讀。 模糊的目標,等於沒有目標。唯有具體,才會落地。
10.
「楽しいより正しい行動をしなさい」と言われてきたんです。
意思是:要選擇「正確的行動」,而不是只是「快樂的行動」。
日本教育很強調「忍耐」,而我們華人比較常說「圖個開心」。
其實兩者結合才最好:該堅持的時候要堅持,該快樂時要快樂。 我常跟孩子說:「學習不一定總是有趣,但它會帶你去更大的遊樂園。」
結語
看完大谷翔平的十個教訓,我覺得他不只是棒球英雄,更像一面照妖鏡,讓我們看到自己生活裡的懶惰、逃避,也提醒我們:夢想需要行動,挫折也是養分,冷靜比激動更有力量。
我在日本十五年,中日家庭,三個小孩的爸,每天忙著柴米油鹽。但這些話,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也想分享給台灣的朋友。
畢竟,台灣也有很多喜歡大陸商品的朋友,大家都懂「跨文化交流」帶來的驚喜──人生也是一樣,你跨過去看一看,會有新的風景。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啟發,記得幫我點個讚、留個言,讓我知道你在。
下一次,我會再分享更多「在日本生活的小故事」,陪你一起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