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讀過小說《隧生》的朋友請由此去:新志怪故事系列|中短篇小說《隧生》
記者:首先恭喜《隧生》獲得本屆金蝦奇幻影展最佳劇本獎!今天很高興能邀請到五位主要演員齊聚一堂。這部電影以魔幻寫實的手法探討當代生育議題,令人印象深刻。陳導,您既是導演又飾演公車司機老陳,當初是什麼契機讓您創作這個故事? 老陳(陳國強):(笑)其實最早是家德拿著劇本來找我,說他寫了個「會吃人的公車故事」。我一看就被吸引了,這種將社會議題包裹在奇幻外衣下的做法很聰明。隧道裡的妖怪不是為了嚇人,而是逼人面對自己——這比任何現實怪獸都可怕。 林家德:我還要補充,陳導給劇本加了許多層次。原本我的設定比較像傳統恐怖片,是陳導建議加入更多對話和角色背景,讓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故事。 記者:錢明善先生,您飾演的「假文青」角色最後被妖怪吃掉的那場戲非常震撼!拍攝時有什麼特別的體驗嗎? 錢明善:(誇張地撫胸)別提了!那綠幕戲拍了一整天,我被一堆噁心黏稠的觸鬚道具纏繞——雖然後期會做成CG特效,但演員還是要有想像力啊!(轉向金玫)最過分的是玫玫,看到我「被吃掉」的慘狀居然笑場了好幾次! 金玫:(俏皮地眨眼)抱歉嘛,但你被假觸鬚纏住時的表情真的太滑稽了!不過說正經的,那場戲其實很有挑戰性。我要從原本的優雅貴婦瞬間變成驚恐崩潰的狀態,還要坐在一攤假血漿裡——化妝師調了整整三大桶呢! 李偉琳:我記得金玫那天收工後洗了兩小時才把假血洗掉。(眾人笑) 記者:說到角色,每個人物都代表不同的「不生娃」立場。偉琳,您飾演的女權主義者李偉琳,台詞中有許多女性主義理論引用,準備角色時做了不少功課吧? 李偉琳:確實!我讀了許多女性主義著作,還訪談了幾位真正選擇不生育的女性朋友。有趣的是,我本人其實很喜歡小孩(笑),所以飾演這個角色需要完全跳出自我。關鍵在於理解而不是評判——即使你不完全認同某個立場,也要先理解背後的邏輯。 林家德:作為編劇,我刻意避免將任何一個角色塑造成「反派」。每個人的選擇都有其背景和合理性,就連最後被吃掉的錢明善,也不是因為他的選擇本身,而是因為他的「虛偽」。 記者:這正是我想問的!為什麼選擇讓錢明善的角色被吃掉,而不是其他角色? 林家德:妖怪的設定是懲罰「說謊者」而不是「不生育者」。錢明善的角色用看似高尚的理由包裝自私的動機,還批判他人的選擇,這種虛偽比誠實的自私更危險。其他角色至少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出於經濟壓力、個人喜好還是價值信念。 老陳:電影想說的不是「應該生育」或「不該生育」,而是「應該誠實」。社會對生育有太多道德綁架,以至於很多人不敢承認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管是想生還是不想生。 錢明善:我完全同意!雖然我演了個「反派」,但我理解這個角色。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用「為了孩子好」來掩飾自己的猶豫或恐懼。排練時我們經常討論:如果你遇到那隻妖怪,你能通過測試嗎?(看向其他演員)老實說,我覺得我們五個可能只有家德能過關,他可是編劇,早知道該說什麼!(眾人笑) 林家德:別拖我下水!說不定妖怪會覺得我「刻意準備」而吃掉我呢! 記者:電影結尾的冥界彩蛋很有意思,是原本就有的設定嗎? 林家德:那是陳導的神來之筆!原本劇本到公車駛出隧道就結束了。 老陳:我覺得需要一個超現實的延伸,讓整個故事有更深的迴響。冥界排隊的設定其實反映了現實中的某種焦慮——當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生育,是否會造成某種「靈魂堵塞」?(笑)當然這是誇張的幻想,但背後的社會現象是真實的。 金玫:我最喜歡彩蛋裡「投胎成動物就不用排隊」的設定,每次看到這裡都會想——那我應該選擇當貓咪,舒服又受寵!(眾人附和) 錢明善:等等,如果我投胎成動物,下一部續集不就是《隧生2:動物園驚魂》?(全場大笑) 記者:最後想請問,各位希望觀眾從《隧生》中得到什麼? 老陳:我希望觀眾走出戲院後,能誠實地問自己:我人生中的選擇,有多少是出於真心,有多少是出於社會期待?不僅是生育議題,包括職業、婚姻等各種人生選擇。 李偉琳: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電影中每個角色都有理由,現實中也是如此。我們不需要妖魔化與自己不同的生命選擇。 林家德:作為編劇,我只希望觀眾不要在看電影時吃爆米花——畢竟錢明善被吃掉的那幕可能會讓人噎到!(眾人笑) 錢明善:嘿!我犧牲形象演出,你居然拿來當反爆米花宣傳! 記者:感謝各位接受訪問!期待《隧生》續集——也許真會有《動物園驚魂》? 全體:(異口同聲)絕對不會有!(笑) 【《影劇新視界》月刊 2023年10月號 記者/海穼】
***後記:這篇是我請AI模擬的一段訪談,假裝<隧生>這部中短篇小說其實是一部電影,其中的五個角色在演完電影後,共同接受雜誌社記者訪問。至於模擬這篇訪談的初衷,是為了能讓更多讀者能注意到《隧生》這篇小說,並接觸到其中意欲傳遞的內涵,進而引發討論。但如果更誠實些,其實是因為我覺得這篇小說似乎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也就是作者本人不甘寂寞的產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