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老車手,與一位年輕新星,在賽道上找回各自的信念。

《F1電影》是 2025 年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由 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主演。很多人應該都是衝著他走進電影院,而他的表現也不負眾望——帥氣又充滿魅力。這部由《捍衛戰士:獨行俠》導演 約瑟夫·柯金斯基 (Joseph Kosinski) 執導的作品,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一場關於夢想與救贖的動人旅程。
人物與情感的雙重駕馭
故事的主角是退役老車手 桑尼·海耶斯 (Sonny Hayes),他因 1993 年的一場事故而離開賽場。在老友 魯本·塞萬提斯 (Ruben Cervantes) 的邀請下,桑尼決定重出江湖,加入排名墊底的虛構車隊 APXGP。
有趣的是,這個角色的靈感來自 1990 年一場幾乎奪命的事故。也因此,桑尼身上的創傷與陰影顯得格外真實,而觀眾也因此更能理解他為什麼在重返賽道時,心境如此沉重卻又堅定。
電影裡最打動我的部分,是他和年輕隊友 約書亞·皮爾斯 (Joshua Pearce) 的互動。特別是在最後的阿布達比大獎賽,兩人終於跨越世代隔閡,真正理解彼此,那份連結既熱血又感人。

比賽後的慶祝場景,象徵團隊的勝利與和解
新舊世代的對比與融合
片中安排了一個很有趣的對比:桑尼依靠跑步訓練耐力、丟球來鍛鍊反應,而約書亞則用最新的科技設備進行訓練。這不只突顯兩人來自完全不同的時代,也讓他們的差異更鮮明。
隨著爭吵及磨合,他們逐漸理解對方。桑尼重新體驗到多年來一直追尋的「純粹駕馭感」,正如他對技術總監 凱特 (Kate McKenna) 說的:「我賽車,是為了重新找回那種無敵的瞬間。」而約書亞則慢慢學會屏蔽外界喧囂,回到最初單純的熱情。這一老一少的雙線成長,是電影最迷人的地方。

桑尼與年輕隊友並肩而立,跨越世代的象徵畫面
超越賽道的寓意
《F1 The Movie》不只是關於速度的比拼,它更像是在隱喻我們的日常。
現代社會充斥著外界與他人的壓力,許多人就像約書亞一樣,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甚至為了表現而與隊友競爭,卻忘了團隊合作才是成功的關鍵。電影提醒我們,真正的團隊精神不是零和,而是「正和遊戲」——不是踩著別人向上,而是一起向上。
這裡桑尼則代表另一種可能性:即使年紀漸長,身體承受著視力模糊和頭痛的風險,他仍選擇繼續追逐夢想。這種堅持讓故事不只啟發年輕人,也啟發每一個在時間洪流中仍不願放棄的人。
技術呈現與視覺震撼
這部片的拍攝本身就是另一大看點。劇組在 2023 和 2024 年的真實 F1 大獎賽週末取景,使用改裝的 F2 賽車,讓演員真的在時速超過 180 英里的速度下駕駛。
導演也說過:「當你看到布萊德彼特在開車時,那並不是在演戲,而是他真的全神貫注在駕駛。」這份對真實性的堅持,加上 漢斯·季默 (Hans Zimmer) 的配樂,讓觀眾沉浸感直接拉滿。

推薦對象
《F1 The Movie》結合了賽車的熱血、世代的衝突與人性的成長。不管你是不是賽車迷,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雖然劇情略顯公式化,有些評論認為它是一個「老套的復出故事」,但電影的情感核心和視覺震撼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F1 The Movie》提醒我,夢想不會因年齡或挫折而終止。人生就像賽車,真正重要的不是終點線,而是在每一次轉彎與超越中展現的勇氣與堅持。
那麼,如果換作是你,還會勇敢重新啟程嗎?
—— Simon’s 娛樂隨筆 Vol.2
📷 圖片來源:本文部分圖片取自公開媒體與官方新聞稿,僅作心得分享使用。
- Yahoo Entertainment: Brad Pitt pops bottles while filming F1 movie
- Formula 1 官方網站: F1 movie trailer unveiled
- Entertainment Weekly (EW): Why Las Vegas Grand Prix was the most stressful F1 movie scene
- Screenrant: How F1 the Movie’s racing scenes were fil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