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 Dolby Vision 2:AI 驅動的 HDR 技術革新,提升觀影體驗 #64

更新 發佈閱讀 26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科技碎碎念 傳送門
Youtube 傳送門

快速重點摘要

  1. 影音與娛樂科技的創新與進程
    • 杜比發表 Dolby Vision 2,這款新一代 HDR 技術運用 AI 動態調整畫質,並賦予創作者細緻的動態平滑控制權,但需搭配新款電視硬體
    • Steam 調查顯示,32GB 記憶體有望在 2025 年底前成為遊戲玩家的主流配置,反映硬體升級趨勢。
    • Pioneer LaserActive 這款稀有的雷射影碟遊戲機,經過長期努力,已成功在模擬器上運行,對遊戲保存具重要意義。
  2.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應用與挑戰
    • OpenAI 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提升 ChatGPT 的青少年安全防護,包括家長監護功能及針對敏感對話的智慧路由,並收購產品測試公司 Statsig
    • Anthropic 成功募得 130 億美元,推動公司估值達 1,830 億美元,展現 AI 產業的強勁成長與募資潛力。
    • 儘管 AI 模型單次使用的 Token 成本下降,但因深度推理任務對 Token 需求激增,導致開發者使用 AI 的總體成本不降反升,引發業界對成本結構與盈利模式的討論
    • 特斯拉的「宏圖計畫 4」因其內容過於空泛且缺乏具體目標,被批評為 AI 生成的「浮誇之詞」,反映公司試圖重塑願景的努力。
    • 水上步行機器人 Rhagobot 透過仿生技術,模仿水黽的被動式扇狀附肢,實現高效水面移動,預示其在環境監測與搜救領域的潛力。
  3. 科技巨頭的商業策略與法律規範
    • 亞馬遜和 YouTube 為了增加新訂戶,相繼收緊帳戶共享政策,要求共享者必須居住在同一地址。
    • Google 在反壟斷訴訟中被判須與競爭對手分享部分搜尋資料,並限制其搜尋引擎的優先放置付款,但未被強制拆分或出售 Chrome 瀏覽器
    • 蘋果 AI 團隊人才持續流失至其他科技巨頭,引發外界對其 AI 策略與未來發展的疑慮。
  4. 地緣政治與公共衛生議題
    • 美國科學研究資助受到政治審查的影響,尤其涉及 COVID-19、多元共融(DEI)和跨性別健康等議題的補助案被最高法院取消
    • CDC 領導層因疫苗政策分歧而發生動盪,導致 COVID-19 疫苗決策會議延遲,加劇了公共衛生政策的不確定性。
    • 美國收緊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出口管制,撤銷了台積電南京廠的「快速通關」資格,預計將對設備交付和未來升級造成影響。

 

影音與娛樂科技的創新與應用

  1. 杜比 Dolby Vision 2:下一代 HDR 技術
    • 杜比(Dolby)於 2025 年 9 月 2 日宣布推出 Dolby Vision 2,這是其高動態範圍(HDR)電視技術的下一代版本,旨在提升觀影體驗。
    • 這項新技術結合了人工智慧(AI)驅動的「內容智慧工具組」(content intelligence tool set),能夠根據播放內容即時動態調整畫面品質,包含銳利度、亮度與暗度等細節。
    • 「精準黑」(Precision Black)功能旨在提升黑暗場景的細節呈現,同時確保畫面忠於電影製作人的原始意圖,避免調整過度而扭曲內容的藝術性
    • 升級版的「光線感應」(Light Sense)功能將更智能地根據觀影室內的環境照明,精準調整螢幕亮度與對比度。
    • Dolby Vision 2 最受關注的功能之一是「真實動態」(Authentic Motion),這項功能賦予電影製作人對動態平滑(motion smoothing)功能的細緻控制權,可針對每個鏡頭進行調整,以減少畫面抖動(jutdder),保持電影般的視覺流暢感,並避免俗稱的「肥皂劇效果」(soap opera look)。
    • 為了充分體驗 Dolby Vision 2 的全部功能,使用者需要購買支援此新技術的電視機,現有的 Dolby Vision 電視將無法透過韌體更新獲得這些新功能
    • 海信(Hisense)將是首批推出支援 Dolby Vision 2 電視的品牌,預計其他主要品牌也將在不久後跟進。法國內容公司 Canal Plus 也將成為首家支援此格式的內容供應商。
    • 儘管「真實動態」功能由創作者主導,但預計消費者仍可能希望擁有自行開啟或關閉該功能的選項。
  2. 遊戲硬體與作業系統趨勢
    • Valve 在 2025 年 8 月發布的 Steam 調查數據顯示,32GB 系統記憶體預計將在數個月內成為 Steam 遊戲玩家中最受歡迎的配置,甚至可能在 2025 年底前超越 16GB 記憶體配置的市佔率
    • 在過去的六個月中,16GB 記憶體使用者的比例從 43.12% 穩定下降至 41.67%,而 32GB 記憶體使用者的比例則從 32.85% 穩步增長至 35.42%。
    • 此趨勢主要歸因於購買新電腦的消費者升級至更高容量記憶體、DDR5 記憶體價格的下降,以及現代 AAA 級遊戲對硬體日益增長的需求
    • 在顯示卡市場方面,Nvidia GeForce RTX 4060 儘管有新款 RTX 5060 可供選擇,但其銷售仍持續保持強勁動能。這可能由於其他地區的 RTX 4060 庫存豐富並有折扣,或者包含 RTX 4060 的預組裝電腦系統以具吸引力的價格出售。
    • 主要的顯示器解析度方面,2560 x 1600 像素(WQXGA,主要與筆記型電腦相關)的成長幅度最大,其次是 2560 x 1440 像素(QHD)。1080p 螢幕仍佔主導地位(54%),1440p 約佔 20%,而 4K 解析度螢幕則約佔 4.5%
    • 作業系統方面,Windows 11 的市佔率已突破 60% 的門檻,而 Windows 10 仍有高達 35% 的使用者。Linux 作業系統的市佔率則略微下滑至 2.65%
  3. 復古遊戲機的模擬里程碑
    • 在 2025 年,Pioneer LaserActive 這款超稀有、發布於 1994 年的雷射影碟遊戲機,首次透過 Ares 模擬器 v146 在個人電腦上實現了模擬運行。
    • LaserActive 是一款將遊戲資料與長達 60 分鐘的全螢幕、標準畫質類比影片結合的獨特遊戲主機。由於其高昂的價格(主機 970 美元,模組 600 美元,雷射影碟遊戲 120 美元)以及缺乏必玩軟體,導致其銷量不高,估計在日本和美國總共約售出 1 萬台。
    • 這項模擬工作的實現,是開發者 Nemesis 花費超過 15 年的努力成果,成功克服了逆向工程硬體、以及從 Mega-LD 碟片中擷取龐大類比影片資料(每個遊戲高達 28GB)的巨大挑戰,這對遊戲保存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人工智慧與社會應用:挑戰與機遇

  1. OpenAI 的安全措施與領導層變動
    • OpenAI 於 2025 年 9 月 2 日宣布推出一系列新的安全措施,特別針對青少年使用者和處於情緒困擾狀態的人
    • 在接下來的 120 天內,OpenAI 計劃將敏感對話(例如:急性情緒困擾的跡象)轉送至其較慢、更審慎的 GPT-5 推理模型進行處理,以更好地應用安全規則。
    • 新的家長監護功能預計在一個月內推出,將允許家長透過電子郵件邀請,連結 13 歲以上青少年的 ChatGPT 帳戶。家長可以設定符合年齡的預設行為規則,限制記憶與聊天記錄等功能,並在系統偵測到青少年處於急性情緒困擾時接收通知。
    • 這些舉措是為了回應多起高知名度案件,包括一名青少年在使用 ChatGPT 後自殺的訴訟,以及其他聊天機器人未能適當干預使用者自我傷害或精神健康問題的報告,凸顯出 AI 在心理健康領域的潛在風險
    • OpenAI 承認,在長時間的對話中,ChatGPT 的安全防護措施可能會「退化」,在經過大量訊息往來後,可能會提供違反安全規則的回應。
    • OpenAI 正與「幸福與 AI 專家委員會」(Expert Council on Well-Being and AI)以及由 60 個國家 250 多名醫生組成的「全球醫生網絡」(Global Physician Network)合作,以指導這些安全改進,尤其是在處理飲食失調、藥物濫用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問題上。
    • OpenAI 於 2025 年 9 月 2 日宣布以 11 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購產品測試新創公司 Statsig,旨在強化其應用程式業務。
    • Statsig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Vijaye Raji 將擔任 OpenAI 應用程式技術長,負責 ChatGPT、AI 編碼工具 Codex 及未來應用程式的產品工程。
    • OpenAI 也對其領導團隊進行了調整,前產品長 Kevin Weil 將轉任新成立的「OpenAI 科學部門」副總裁,而工程主管 Srinivas Narayanan 則轉任企業對企業應用程式技術長。
  2. AI 產業的募資熱潮與市場競爭
    • AI 公司 Anthropic 於 2025 年 9 月 2 日成功完成 130 億美元的 F 輪募資,使其投後估值達到 1,830 億美元
    • 此次募資將用於推動企業客戶採用、深化安全研究以及支持國際擴張,顯示投資者對 Anthropic 財務表現和成長潛力的高度信心
    • Anthropic 報告指出,在 2025 年,其年度經常性收入從 10 億美元躍升至 50 億美元,企業客戶數超過 30 萬,而代表高價值的大型客戶(單一客戶年收入超過 10 萬美元)增長了近 7 倍。
    • Anthropic 的「程式碼助理」(Claude Code)產品也深受開發者歡迎,已創造超過 5 億美元的經常性收入,並在過去三個月內使用量增長了 10 倍以上。
    • Anthropic 執行長 Dario Amodei 曾表示,為了維持快速成長並與 OpenAI 等競爭對手抗衡,公司需要大量資金,即使這意味著要接受某些「獨裁政府」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
  3. AI 應用成本的挑戰與對策
    • 雖然 AI 模型單個 Token 的價格持續下降,但開發者使用 AI 的總成本卻在上升
    • 這是因為最新的「推理模型」(reasoning models),特別是像 GPT-5 這樣的模型,在執行深度研究、AI 代理和編碼等任務時,需要消耗更多的 Token,導致總體成本激增
    • 例如,生產力軟體公司 Notion 的利潤中,約有 10% 必須支付給其 AI 供應商。編碼輔助新創公司如 Cursor 和 Replit 也調整了定價,導致部分使用者在短時間內耗盡大量點數。
    • 業界正在探討的解決方案之一是鼓勵使用者採用「較不智慧的模型」(dumber models)。許多消費者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處理的日常任務,其實並不需要最耗費資源的模型。
    • 「足夠好」的 AI 模型(例如 OpenAI 的 GPT-5 Nano)每個百萬 Token 的成本約為 0.10 美元,而功能齊全的 GPT-5 則高達約 344 美元,兩者價格差距巨大。
    • 大型科技公司如 Google 甚至向開發者免費提供其程式碼編寫工具,這對那些依賴販售 AI 服務獲利的第三方公司構成嚴峻挑戰
  4. 特斯拉「宏圖計畫 4」的願景空泛
    • 特斯拉(Tesla)於 2025 年發布的最新「宏圖計畫 4」(Master Plan 4)因其內容模糊且缺乏具體細節而受到批評,被認為更像是由聊天機器人 Grok 生成的「浮誇之詞」(AI slop),充滿反覆使用的破折號和烏托邦式的語氣
    • 此計畫雖然強調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自駕車以及「永續豐裕」(sustainable abundance)等概念,但與前幾代計畫中明確的產品與行動目標相比,內容顯得過於空泛
    • 評論指出,這項計畫是特斯拉在品牌形象受損(例如:Cybertruck 發表失敗、執行長 Elon Musk 的政治立場影響銷量)後,試圖重新點燃企業願景的最新嘗試。
    • 計畫中對「無限」成長的措辭也受到質疑,例如將 Cybertruck 的牽引能力描述為「無限」,與實際額定值(11,000 磅)相去甚遠,顯示計畫脫離現實,缺乏可實現性。
  5. 水上步行機器人 Rhagobot 的仿生突破
    • Rhagobot 是一款受 Rhagovelia 水黽(ripple bugs)啟發而開發的水上步行機器人,這類昆蟲因其腿部末端扇狀附肢的進化適應,能夠在水面上高效滑行。
    • 研究發現 Rhagovelia 水黽的扇狀附肢是透過水面張力與彈性力被動地快速開合,而非肌肉驅動,其開合速度比眨眼快十倍,展現了自然的機械效率
    • 這些仿生扇狀附肢能覆蓋廣泛的表面積並在水中移動時保持形狀,產生巨大的推進力。同時,它們也足夠靈活,在離開水面時能輕鬆收合,且無需額外動力來源,因為其變形由水的運動和速度決定。
    • 實驗證明,與其他水黽類型的機器人相比,Rhagobot 具備更高的前進速度和更快的轉彎能力,且抬腿出水所需的能量也顯著減少,這證明了其仿生設計的優越性。
    • 未來,Rhagobot 有潛力應用於環境監測系統、暴風雨和洪水期間的搜救任務,甚至探索土星衛星泰坦上的甲烷海洋等極端環境。

 

科技巨頭的策略調整與法律挑戰

  1. 亞馬遜與 YouTube 的訂閱政策收緊
    • 亞馬遜(Amazon)將於 2025 年 10 月 1 日終止 Prime 會員免運費服務的家庭外共享政策
    • 未來,Prime 福利只能透過「亞馬遜家庭計畫」(Amazon Household,原名 Amazon Family)共享給居住在同一地址的家庭成員。
    • 不再符合共享資格的使用者將被引導註冊自己的 Prime 會員,首年可享 14.99 美元的折扣價。
    • 此舉與 Netflix 等串流媒體服務打擊密碼共享的策略相似,旨在吸引新訂戶,尤其是在亞馬遜 Prime Day 活動期間美國訂戶增長未達標後,此舉被視為公司提高營收的策略
    • YouTube 也開始嚴格執行其 Premium 家庭方案的共享規則,要求所有成員必須與帳戶管理者居住在同一地址。YouTube 將透過 IP 位址分析在 30 天內判斷帳戶是否被不當存取,並向違規使用者發送警告郵件,14 天後暫停其無廣告觀看權益。
    • Netflix 實施類似政策後,在美國實現了用戶數的顯著增長,證明此類「對消費者不友好」的政策有時對業務有利。
  2. Google 反壟斷訴訟判決與搜尋數據共享
    • 聯邦法官 Amit P. Mehta 於 2025 年 9 月 2 日裁定,Google 必須向「合格的競爭對手」提供部分搜尋數據,並限制 Google 為確保其搜尋引擎在智慧型手機和網路瀏覽器中獲得優先位置而支付的款項
    • 然而,法官並未採納政府提出的最大訴求,即要求 Google 拆分公司或出售其 Chrome 網路瀏覽器,這對 Google 而言是一個相對保守的裁決
    • Google 計劃對此裁決提出上訴,預計訴訟過程將持續多年,使此案成為現代網路時代最重要的科技產業競爭平衡嘗試之一。
  3. 蘋果 AI 人才流失與 Siri 的未來發展
    • 彭博社報導,蘋果的機器人 AI 首席研究員 Jian Zhang 已於 2025 年 9 月 2 日轉投 Meta Robotics Studio
    • 此外,另有三名 AI 研究員從蘋果的基礎模型 AI 團隊離職,分別加入 OpenAI 和 Anthropic,延續了自 2025 年 1 月以來至少十幾位 AI 專家離職的趨勢。
    • Meta 以高達 2 億美元的薪酬方案,成功挖角蘋果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 Ruoming Pang,凸顯 AI 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蘋果面臨的挑戰
    • 業界招募人員認為,蘋果大規模的人才流失反映出外界對其 AI 未來發展的「信心危機」。
    • 蘋果正在開發第二代 Siri 架構,預計在 2026 年大幅改進 Siri 的功能。
    • 蘋果也正在考慮引入第三方解決方案來支援 Siri 的 AI 功能,並已與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等公司進行討論。
    • 儘管如此,蘋果仍持續推出開發者測試版作業系統更新,例如在 2025 年 9 月 2 日發布了 iOS 26 等多個第 9 個開發者測試版,其中引入了 Liquid Glass 介面設計,並更新了電池管理系統和相機應用程式。
  4. 亞馬遜推出 Lens Live AI 購物功能
    • 亞馬遜宣布推出 Lens Live 功能,使用者可以透過 Amazon Shopping 應用程式的相機掃描周圍環境,即時識別物品並顯示相符的產品列表
    • 這項功能將在 iOS 版 Amazon Shopping 應用程式上率先推出,並整合亞馬遜的 AI 助理 Rufus,以摘要產品描述並回答相關問題。
    • Lens Live 是亞馬遜現有視覺搜尋功能的延伸,允許使用者上傳圖片、掃描條碼或直接拍照來搜尋產品。

 

美國政策與國際事件

  1. 美國科學研究資助的政治化
    • 美國科學資助正經歷混亂時期,行政命令規定所有聯邦科學補助案將由政治任命者審查,以確保其符合總統的政策優先事項。
    • 這些政治任命者缺乏專業領域知識,取代了原先由科學家組成的審查團隊,引發對研究獨立性的擔憂。
    • 例如,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於 2025 年 8 月初暫停了 UCLA 約 300 筆補助案,儘管法官命令 NSF 恢復部分,但相關工作仍在暫停中。
    • 最高法院最近維持了取消 800 筆 NIH 補助案的決定,這些補助案總價值 7.83 億美元,涉及 COVID-19、多元共融(DEI)和跨性別健康等「敏感議題」,顯示政治對科學研究資助的影響日益加劇
    • 法院的裁決並非針對議題本身,而是認定撤銷資金的人擁有權限,這使得研究人員在申請資金方面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2. CDC 領導層動盪與疫苗決策延遲
    • 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 Susan Manarez 遭到人類健康服務部主任 RFK Jr. 要求辭職並聲稱其已被解雇。原因為她拒絕簽署針對美國疫苗(包括 COVID-19 疫苗)的新限制,認為這些限制不利於公眾利益。
    • 然而,由於 CDC 主任是由總統任命的職位,技術上只有總統才能解雇她,導致目前她的律師正在挑戰這項決定,引發領導層的合法性爭議
    • 此事件已導致每年用於決定 COVID-19 疫苗新版建議的醫生和 CDC 官員會議延期,造成公共衛生決策的混亂和不確定性。
  3. 美國針對中國晶片業的出口管制
    • 美國已撤銷台積電南京廠的「快速通關」出口資格,這意味著從 2025 年 12 月 31 日起,所有輸往該廠的美國製晶片製造工具都需要單獨申請許可證
    • 此為美國收緊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管制的一部分,可能導致台積電設備交付延遲並限制其南京廠未來的技術升級
    • 三星和 SK 海力士(SK Hynix)的類似豁免也將在未來數月內到期,顯示美國正全面加強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限制。
  4. 駭客威脅將藝術家資料提交給 AI 模型
    • 勒索軟體組織 LunaLock 宣稱已入侵 Artists&Clients 網站,竊取並加密所有資料。
    • 該組織威脅,如果未支付贖金,將會公開所有資料(包括原始碼和使用者個資),並將所有藝術作品提交給 AI 公司,加入訓練資料集,這是一種類型新穎的勒索軟體攻擊,利用了 AI 訓練資料集的敏感性
  5. 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與金融佈局
    • 川普家族旗下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公司於 2025 年 9 月 2 日發行了加密貨幣 WLFI,首次交易日略有下跌,後反彈至每股約 0.21 美元,使其市值達到約 60 億美元。川普家族在 WLFI 中的股份價值約 36 億美元。
    • WLFI 不僅是一個迷因幣,更被宣稱為改變資金流動的「真實生態系統的治理骨幹」。
    • 該公司於 2025 年初發行了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USD1,總名義價值為 27 億美元。
    • 川普家族因其加密貨幣利益,被批評存在前所未有的利益衝突,可能影響監管機構(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貨幣產業的立場,從而直接使川普家族受益
    • 英國數位銀行 Revolut 和 Starling 等歐洲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考慮透過收購美國銀行來加速在美國的成長並獲取銀行執照。這是在川普政府下,監管機構對併購採取更寬鬆態度所致。
  6. MrBeast 計畫進軍電信業
    • 知名 YouTuber MrBeast 預計在 2026 年推出自己的手機公司,同時考慮涉足金融科技和手機遊戲領域
    • MrBeast 計畫建立行動虛擬網路業者(MVNO),這項策略涉及利用現有電信巨頭(如 AT&T、T-Mobile 和 Verizon)的網路提供服務,以降低成本並確保服務品質,而無需自建行動網路
    • 此舉是 MrBeast 擴大品牌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讓其媒體業務實現盈利,因為儘管擁有 4.3 億 YouTube 訂閱者,其媒體業務在 2024 年仍虧損近 8,000 萬美元。

 

資料來源

  1. Is grieving with AI a healthy way to cope?
  2. What to expect with Dolby Vision 2 - DTNS 5095
  3. Dolby Launches AI-powered Dolby Vision 2 - DTH
  4. Trump’s Big Crypto Debut
  5. Judge Orders Google to Share Search Results to Help Resolve Monopoly
  6. OpenAI acquires product testing startup Statsig and shakes up its leadership team
  7. Anthropic raises $13B Series F at $183B valuation
  8. Tesla’s new ‘Master Plan’ sounds like AI slop
  9. Amazon ends shared Prime free shipping outside your home
  10. Hackers Threaten to Submit Artists' Data to AI Models If Art Site Doesn't Pay Up
  11. OpenAI announces parental controls for ChatGPT after teen suicide lawsuit
  12. Apple's lead AI researcher for robotics, Jian Zhang, has left for Meta's Robotics Studio
  13. Waymo expands to Denver and Seattle with its Zeekr-made vans
  14. Apple outs its ninth developer betas for iOS 26, macOS Tahoe 26
  15. A robot walks on water thanks to evolution’s solution
  16. This ultra-rare ’90s LaserDisc game console can finally be emulated on a PC
  17. Amazon’s Lens Live AI shops for anything you can see
  18. MrBeast reportedly plans to launch a phone company
  19. 32GB of RAM on track to become the new majority for gamers — Steam survey indicates shift could occur before the end of the year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4會員
101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9/02
【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最新動態】— 探索科技的突破與挑戰! AI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改變各行各業,從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到資安威脅的升級。同時,全球對AI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成為當前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9/02
【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最新動態】— 探索科技的突破與挑戰! AI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改變各行各業,從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到資安威脅的升級。同時,全球對AI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成為當前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9/01
【科技產業最新動態】— 從AI晶片到工會化,了解全球市場趨勢! 科技業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AI晶片的競爭升溫、開發者工會化的推進,以及人工智慧倫理的爭議。掌握這些趨勢,將助你洞察未來!
Thumbnail
2025/09/01
【科技產業最新動態】— 從AI晶片到工會化,了解全球市場趨勢! 科技業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AI晶片的競爭升溫、開發者工會化的推進,以及人工智慧倫理的爭議。掌握這些趨勢,將助你洞察未來!
Thumbnail
2025/08/31
【投資巨擘的早期財富之路】— 積累智慧,滾出成功的雪球! 這本書揭示了投資大師如何從零散積蓄起步,透過穩健的投資哲學與深刻洞察,累積出驚人的財富。它不僅是一部投資指南,更是一場關於耐心、紀律與人性的啟示之旅。 #價值投資 #穩健致富 #投資心態
Thumbnail
2025/08/31
【投資巨擘的早期財富之路】— 積累智慧,滾出成功的雪球! 這本書揭示了投資大師如何從零散積蓄起步,透過穩健的投資哲學與深刻洞察,累積出驚人的財富。它不僅是一部投資指南,更是一場關於耐心、紀律與人性的啟示之旅。 #價值投資 #穩健致富 #投資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飛躍進步,各行各業再次地站在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門檻上:從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意過程到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的集資方式,再到虛擬實境和數位建模為視覺設計帶來的無限可能,影視製作也將徹底改頭換面。本次就來深入探索這些變革如何為觀眾帶來更加沈浸、互動和個性化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飛躍進步,各行各業再次地站在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門檻上:從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意過程到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的集資方式,再到虛擬實境和數位建模為視覺設計帶來的無限可能,影視製作也將徹底改頭換面。本次就來深入探索這些變革如何為觀眾帶來更加沈浸、互動和個性化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本週 AI 趨勢帶來了三個超酷的黑科技,包括語言翻譯耳機、AI 教練和 AI 音樂製作工具。這些創新科技幫助解決語言溝通、健身指導和音樂創作等問題,是數據、人工智慧和科技的未來。快來瞭解如何應用這些科技,打造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吧!
Thumbnail
本週 AI 趨勢帶來了三個超酷的黑科技,包括語言翻譯耳機、AI 教練和 AI 音樂製作工具。這些創新科技幫助解決語言溝通、健身指導和音樂創作等問題,是數據、人工智慧和科技的未來。快來瞭解如何應用這些科技,打造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吧!
Thumbnail
冰兒報報|AI X DX|數位轉型2.0|DX 2.0|如何利用AI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Thumbnail
冰兒報報|AI X DX|數位轉型2.0|DX 2.0|如何利用AI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過去我們只在科幻小說與電影,看到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科技想像世界。這幾年 AI 不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新構想功能發展變化快速。它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 AI 跨越各種領域,也替產業持續帶來驚喜與變革。
Thumbnail
過去我們只在科幻小說與電影,看到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科技想像世界。這幾年 AI 不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新構想功能發展變化快速。它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 AI 跨越各種領域,也替產業持續帶來驚喜與變革。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