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2M20D 妡妡總能在最日常的小事裡,給我意想不到的溫柔。那天,主臥廁所的燈壞了,我將就著用一盞小燈洗澡。沒想到,因為她的一句話,我的心卻被照亮了。
家裡主臥廁所的燈壞了。
我習慣在那裡洗澡,即使光線不足,我也只是把小燈搬進去,勉強湊合著。
對大人來說,這樣的「忍耐」再普通不過。
我們總是忙著解決問題,能撐就撐,能將就就將就。可是在那一刻,妡妡卻看見了不一樣的細節。
我正洗著澡,忽然聽到小小的敲門聲。
門被打開一條縫,她探出頭來問:「媽媽,怎麼暗暗的呢?」

我愣了一下,笑著回她:「對啊!廁所的燈壞了。」
她皺了皺眉,停頓了一下,說:「那我在床上陪你。」
結果,她不是安靜坐著,而是蹦蹦跳跳地在床上玩,邊笑邊喊,像是用自己的方式陪著我。

雖然吵吵鬧鬧,但心裡卻暖呼呼的——原來她真的不想讓我一個人「在暗暗的裡面」。
洗好出來後,我還在想著剛剛那句話的溫柔,她又走過來,眼神亮亮地對我說: 「那你去我的裡面好嗎?」
「什麼?」我一時沒聽懂。
她立刻指著客廳的廁所,很認真地補充:「我洗澡的燈沒有壞啊!你可以去那裡洗澡。」

我被她的話逗笑了,也被暖到。
在她的世界裡,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 燈壞了?那就換到沒有壞的地方。 媽媽需要亮亮的?那就把「我的浴室」分享給你。
她平常就是在客廳廁所洗澡,所以理所當然覺得:
「那裡是我的地方,我願意讓媽媽用。」
那一瞬間,我感覺到自己被深深照顧著。
很多時候,大人習慣硬撐著過日子。
壞掉的燈泡可以忍幾天,壞掉的東西先將就著用,反正沒時間、也不急著修。 我們習慣了妥協,卻忘了,其實自己也值得被照顧。
而孩子的心思單純卻明亮。
她不會想著「修理很麻煩」,也不會糾結「媽媽為什麼要用暗暗的燈」。 她只想著:「我有的,可以給你。」
這樣的分享,不是因為她被要求懂事,不是因為她被教導要犧牲。
而是她真的看見了媽媽的需要,於是自然流露出體貼。
那天的主臥廁所,依舊昏暗。
但我心裡卻像開了幾盞燈一樣,亮得很溫暖。
孩子的貼心,從來不是要做什麼大事。
有時候,只是一句天真的邀請,一個單純的提議,就足以照亮大人的心。
因為愛,真的能讓光變得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