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下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睡前的洗澡時間是一個極有潛力發展成完美風暴的一天,但我們卻安全下莊。

朋友在搬回台灣的前夕來我們家拜訪。

聊著聊著就超過了平時預定的洗澡時間。

我是一個對於作息滿執著的媽,因為我對於又累又歡的孩子引爆點很低,所以為了全家身心健康,我會盡量讓孩子準時上床。

但是這樣的壞處就是當我們作息延後時,我就會開始急躁不安。

當時神隊友正幫S洗澡洗到一半,而我正抱著M準備進房餵奶哄睡。

同時間我伸手按下移動式冷氣的電源時,我們房間和S房間瞬間斷電。

這不是第一次了,於是我就到了總電源開關處開關了一遍所有的電源。

沒用。

這時我抱著M進到廁所請神隊友去處理。我抱著M在廁所陪著全身濕的S。

我以為神隊友會一下子就處理好,但卻超乎我想像的久。

眼看已經要到睡覺時間了,我就開始指揮S自己洗澡。

她放下對她來說有點重的蓮蓬頭讓它垂掛著。

她拿著小水瓢試著沖頭但卻一直沖到臉上,並墊起了腳去按擠沐浴洗髮精,努力的在微乾的頭髮上搓出泡泡,盡力地搓洗她的肚皮和四肢。當最後要沖頭時她因爲不夠高無法讓蓮蓬頭掛著沖洗,她便蹲下並把頭往前彎曲讓整個人捲曲成一顆球讓垂至地上的蓮蓬頭沖她的頭。

產後還沒完全消退的賀爾蒙讓我看得好感動。看著小小的她因為爸爸媽媽都在忙而努力地幫自己洗澡。

我後來請朋友幫忙抱著焦躁不安又睏又餓的妹妹,讓我能進去幫S檢查是否有沖洗乾淨。

我進去時就把我在看她洗澡的感動一股腦地講給她聽。

後來S進房時已經超過她的睡覺時間了,加上baby M在陌生叔叔身上爆哭已經一陣子了,又熱又累的我一心只想送S上床。

於是我抱著一種功課沒寫的僥倖的心態跟她說:「S,今天已經太晚了,我們明天唸兩本書好嗎?今天沒時間唸了!」

她居然爽快答應了!!

她是如果我們忘記開加濕器就離開房間會哭天搶地的人,居然會願意放過我們沒唸故事!

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個妥協。

我後來想想應該和我在洗澡間跟她說的話有關係。

正向教養強調用鼓勵代替讚美。鼓勵是很具體明確的描述孩子的努力而非她的成果。讚美是稱讚她好棒、好聰明這類比較廣泛的說法。

但人生很多時候我們不會100分、不會拿金牌、不會一次就會綁鞋帶。

所以我們用鼓勵的方式能讓孩子知道我們看到的是她的努力。

這就是所謂的「成長型思維」,讓你的孩子知道凡是只要努力和練習就會變好。而不是靠天生的聰明才智來決定事情的結果。

知道了鼓勵與讚美的差別後,我也漸漸習慣了很明確的指出我看到S努力了什麼。

在洗澡間裡我跟S說:「媽媽剛剛好感動,爸爸媽媽都在忙,然後妳自己好努力在洗澡。沐浴精好高妳還墊腳去拿、還彎在地上沖頭耶!我的小寶貝真的長大了!好會照顧自己喔!」

我在了解正向教養之前,我八成只會說出:「S,妳超棒的!會自己洗澡了耶!」

但現在就不能這麼矇混,沒事都得來個申論題。

但我相信明確點出孩子努力的鼓勵能讓孩子更加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注意到。

正向教養裡面相信所有行為有偏差的孩子都是那些不被看見的、洩氣的孩子。

隔天神隊友在幫S洗澡時,她得意地用浮誇的語氣轉述了我在淋浴間跟她說的話給爸爸聽。我們才知道這段話確實在她的小腦袋留下了痕跡。

raw-image


avatar-img
3會員
36內容數
::媽媽n :: //設計人//美國正向教養認證家長講師// 這裡有我用圖文記錄了關於正向教養的實踐、衝突和心得,還有一些美國的教養資訊分享,當然還有一些育兒的五四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媽恩 的其他內容
在只有片段的了解正向教養時,我時常覺得這是給天生優雅的人用的教養方式,而且是有睡飽、有幫手的人用的。 但後來經歷了居家防疫加上孕期賀爾蒙的雙重挑戰,每天家裡就像瘋人院。 在baby M出生前我意識到事情一定得有所改變。 總之我幫自己報了線上課程和讀了相關的書籍。在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後,我才發現
M還在肚子裡時我看了一本關於手足關係的書,裡面形容家裡有新生兒時老大的心情幾乎等同於失戀。 想像你深愛的人帶了一個比你年輕可愛的愛人回家,還跟你說你現在太大、太老了,所以你的衣服玩具都應該讓出來給家裡的新人。請問你作何感想? 這個換位思考的練習讓我產生的深刻的同理心,對於我在處理S面對妹妹的情緒
剛出月子時我們花了點時間適應。 產後身體的不適、M住院和SM接連感冒等狀況讓我陷入了煩躁地獄。 那陣子看到S時就反射性的想唸她。叫她收玩具、叫她輕聲細語、叫她動作快點。 基本上就是要她當個大人。 我把生活的壓力發洩在她身上。 而我的煩躁也影響了S,那陣子她也極難相處;拖拖拉拉、哭哭鬧鬧、
妹妹是在2021年出生的。 雖然美國這兒已經有了疫苗,但我們還是不敢太鬆懈。 我們每天都嚴格要求S回家一定得先洗手才能靠近妹妹,而且不能摸她的臉。 前陣子,不知道S哪來的靈感,又開始愛彈嘴唇(就是嘴巴閉著,然後發出ㄅㄨ的聲音,嘴唇就會震動)。 我每次看到她這樣玩都會請她停。
我們有一對好朋友,是我們搬來西雅圖的第一對朋友。 後來他們在S出生的前夕搬到了東岸,所以S並沒有機會好好認識他們。 但往後的幾年間,我們彼此都有機會拜訪對方的家,再加上偶爾的視訊,S也認識了他們。 在這一兩年因為該死的疫情,我們沒有機會再見面。而彼此忙碌的生活也讓我們減少了視訊的機會。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在只有片段的了解正向教養時,我時常覺得這是給天生優雅的人用的教養方式,而且是有睡飽、有幫手的人用的。 但後來經歷了居家防疫加上孕期賀爾蒙的雙重挑戰,每天家裡就像瘋人院。 在baby M出生前我意識到事情一定得有所改變。 總之我幫自己報了線上課程和讀了相關的書籍。在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後,我才發現
M還在肚子裡時我看了一本關於手足關係的書,裡面形容家裡有新生兒時老大的心情幾乎等同於失戀。 想像你深愛的人帶了一個比你年輕可愛的愛人回家,還跟你說你現在太大、太老了,所以你的衣服玩具都應該讓出來給家裡的新人。請問你作何感想? 這個換位思考的練習讓我產生的深刻的同理心,對於我在處理S面對妹妹的情緒
剛出月子時我們花了點時間適應。 產後身體的不適、M住院和SM接連感冒等狀況讓我陷入了煩躁地獄。 那陣子看到S時就反射性的想唸她。叫她收玩具、叫她輕聲細語、叫她動作快點。 基本上就是要她當個大人。 我把生活的壓力發洩在她身上。 而我的煩躁也影響了S,那陣子她也極難相處;拖拖拉拉、哭哭鬧鬧、
妹妹是在2021年出生的。 雖然美國這兒已經有了疫苗,但我們還是不敢太鬆懈。 我們每天都嚴格要求S回家一定得先洗手才能靠近妹妹,而且不能摸她的臉。 前陣子,不知道S哪來的靈感,又開始愛彈嘴唇(就是嘴巴閉著,然後發出ㄅㄨ的聲音,嘴唇就會震動)。 我每次看到她這樣玩都會請她停。
我們有一對好朋友,是我們搬來西雅圖的第一對朋友。 後來他們在S出生的前夕搬到了東岸,所以S並沒有機會好好認識他們。 但往後的幾年間,我們彼此都有機會拜訪對方的家,再加上偶爾的視訊,S也認識了他們。 在這一兩年因為該死的疫情,我們沒有機會再見面。而彼此忙碌的生活也讓我們減少了視訊的機會。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天氣好熱喔~~~都熱到不想動了,一覺醒來摸摸旁邊,欸姐姐人勒(⁠˘⁠・⁠_⁠・⁠˘⁠) 起身找姐姐,發現姐姐在浴室裡。(⁠ㆁ⁠ω⁠ㆁ⁠) 『姐接妳在裡面嗎?(⁠◕⁠ᴥ⁠◕⁠)』馬上傳來姐姐的回應。 「我在沖澡,妳要一起來嗎?」 一起來?一起來?一起來...洗澡?才早上九點多欸,就要這麼刺激好嗎?
下班後運動 4:00-5:30 洗澡 煮食 +吃 6:00-7:00 寫心得 7:00-8:00 划手機 睡覺 9:00 ----------- 運動時間,是必要的投資。每天的1/24。 煮食,我很愛。而且很健康。雖然花時間,但我很享受。 寫作,很棒啊。這部分是專業成長。 今晚
Thumbnail
每天晚上睡覺,我們大概會有幾種模式。 全家一起上床or媽媽陪睡or爸爸陪睡。 沒有陪睡的那個,就是獲得一點自由時間, 通常都是趁空趕快去洗澡或收拾客廳廚房……或追劇之類的。(笑) 昨天,是爸爸陪睡, 洗澡洗到一半的我,突然聽到碰碰碰的敲門聲音。 倒也不是第一次了,洗澡、上廁所到一半,
照片自拍 前些日子跟家長聊天當下,家長氣噗噗的要我評評理,她家女兒目前是小學六年級,每星期三都會回爺爺家吃晚餐及洗澡再回家° 某次的星期三晚上,媽咪回婆家要接女兒,走上樓超傻眼的,她發現女兒洗完澡身上只圍著浴巾大喇喇的坐在沙發上滑平板,但旁邊卻坐了小叔及小嬸° 媽咪的想法是,小嬸他倆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到飯店的我們,分別一個在沙發上,一個在床上做著自己的事,中間偶爾穿插幾句對話,對話平靜到有點詭異,但我心裡知道,這樣的假象平衡遲早都會過去 畢竟總不可能這樣一直尷尬到回國吧 :那 我先去洗澡喔 :嗯好啊 妳先洗 我看了看時間,竟然已經快午夜了,沒想到一癱下來耍廢,時間竟是過得這
生活實驗 七二一   不急著換季, 不急著收拾乾淨, 在季與季之間, 可以選擇繼續過季, 就像我可以一直在同一個地方    過夜, 就像我希望你待好待滿, 沒有著急    看你。
9點回到家。做飯,一菜一湯。10點18分洗好碗。11點左右洗好澡,吹頭髮,搽保養品,現在11點30分,才停下來。已經是快睡覺的時間。時間真不經用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簡單沖澡後開始整理行李,把衣服、戰服掛好, 你從背後環抱著我「寶貝,趁天還沒暗我們出去走走」 兩個人看著歐式建築的飯店外,拍了許多網美照, 走到旋轉木馬,童心未泯的搭了很多次, 直到晚餐才離開,吃完晚餐後,天已經暗了, 看著與白天不一樣的景色,坐在長椅上享受微微的涼意, 不知不覺已經到飯
過年她回高雄阿嬤家 我們出來見了兩次面 平常不容易見面 乾柴烈火~就又跑去壞壞 但進房後 她都會說快點吧~ 我說那我先去洗澡喔! 她不解地問:{洗澡幹嘛~直接做啊~} 但我就是一定要洗澡才給碰 不然會覺得自己很髒~也是尊重對方 而且我洗澡很快~最慢也10分鐘 等我出來後,她都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天氣好熱喔~~~都熱到不想動了,一覺醒來摸摸旁邊,欸姐姐人勒(⁠˘⁠・⁠_⁠・⁠˘⁠) 起身找姐姐,發現姐姐在浴室裡。(⁠ㆁ⁠ω⁠ㆁ⁠) 『姐接妳在裡面嗎?(⁠◕⁠ᴥ⁠◕⁠)』馬上傳來姐姐的回應。 「我在沖澡,妳要一起來嗎?」 一起來?一起來?一起來...洗澡?才早上九點多欸,就要這麼刺激好嗎?
下班後運動 4:00-5:30 洗澡 煮食 +吃 6:00-7:00 寫心得 7:00-8:00 划手機 睡覺 9:00 ----------- 運動時間,是必要的投資。每天的1/24。 煮食,我很愛。而且很健康。雖然花時間,但我很享受。 寫作,很棒啊。這部分是專業成長。 今晚
Thumbnail
每天晚上睡覺,我們大概會有幾種模式。 全家一起上床or媽媽陪睡or爸爸陪睡。 沒有陪睡的那個,就是獲得一點自由時間, 通常都是趁空趕快去洗澡或收拾客廳廚房……或追劇之類的。(笑) 昨天,是爸爸陪睡, 洗澡洗到一半的我,突然聽到碰碰碰的敲門聲音。 倒也不是第一次了,洗澡、上廁所到一半,
照片自拍 前些日子跟家長聊天當下,家長氣噗噗的要我評評理,她家女兒目前是小學六年級,每星期三都會回爺爺家吃晚餐及洗澡再回家° 某次的星期三晚上,媽咪回婆家要接女兒,走上樓超傻眼的,她發現女兒洗完澡身上只圍著浴巾大喇喇的坐在沙發上滑平板,但旁邊卻坐了小叔及小嬸° 媽咪的想法是,小嬸他倆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到飯店的我們,分別一個在沙發上,一個在床上做著自己的事,中間偶爾穿插幾句對話,對話平靜到有點詭異,但我心裡知道,這樣的假象平衡遲早都會過去 畢竟總不可能這樣一直尷尬到回國吧 :那 我先去洗澡喔 :嗯好啊 妳先洗 我看了看時間,竟然已經快午夜了,沒想到一癱下來耍廢,時間竟是過得這
生活實驗 七二一   不急著換季, 不急著收拾乾淨, 在季與季之間, 可以選擇繼續過季, 就像我可以一直在同一個地方    過夜, 就像我希望你待好待滿, 沒有著急    看你。
9點回到家。做飯,一菜一湯。10點18分洗好碗。11點左右洗好澡,吹頭髮,搽保養品,現在11點30分,才停下來。已經是快睡覺的時間。時間真不經用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簡單沖澡後開始整理行李,把衣服、戰服掛好, 你從背後環抱著我「寶貝,趁天還沒暗我們出去走走」 兩個人看著歐式建築的飯店外,拍了許多網美照, 走到旋轉木馬,童心未泯的搭了很多次, 直到晚餐才離開,吃完晚餐後,天已經暗了, 看著與白天不一樣的景色,坐在長椅上享受微微的涼意, 不知不覺已經到飯
過年她回高雄阿嬤家 我們出來見了兩次面 平常不容易見面 乾柴烈火~就又跑去壞壞 但進房後 她都會說快點吧~ 我說那我先去洗澡喔! 她不解地問:{洗澡幹嘛~直接做啊~} 但我就是一定要洗澡才給碰 不然會覺得自己很髒~也是尊重對方 而且我洗澡很快~最慢也10分鐘 等我出來後,她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