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在瘋傳 AI 算命,我本來是鐵齒派的,但上個月被主管氣到失眠後,半夜三點突然想:不如問問看塔羅牌吧?
結果這一問,開啟了我跟 AI 塔羅的奇妙緣分。
深夜崩潰的開始那天晚上,我盯著天花板到凌晨三點,腦子裡全是主管那句「你這樣的效率,真的適合這個位置嗎?」
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傳訊息騷擾閨蜜,但看看時間... 算了,讓人家睡吧。
滑手機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個線上塔羅占卜的網站。想說反正睡不著,就點進去玩玩看。

第一次抽牌:寶劍三
我在 Tarotap 上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該繼續待在這份工作嗎?」
抽到寶劍三的時候,我差點笑出來——畫面上三把劍刺穿一顆心臟,這也太直白了吧!
AI 的解讀更妙:「你正經歷職場上的背叛感,但這份痛苦是暫時的。問題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對認同感的過度依賴。」
靠,半夜被 AI 精準打臉。
連續一個月的實驗
從那天開始,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泡咖啡的時候,順手在線上抽一張牌當作今日指引。
有幾次特別準到讓我起雞皮疙瘩:
- 問感情進展:抽到愚者,建議「別想太多,先約出來再說」。結果那天鼓起勇氣傳訊息,對方秒回說正好想找我看電影。
- 問投資時機:抽到倒吊人,解讀是「現在不是行動的時候」。隔週那檔股票真的跌了 15%。
- 問要不要換髮型:抽到星星牌,說是「大膽嘗試會帶來驚喜」。剪了短髮後,同事都說我變年輕了(雖然可能是客套話啦)。
塔羅牌教會我的三件事
1. 問題要問對
剛開始我都問些「會不會」、「能不能」的是非題,後來發現改成「如何」、「什麼方向」會得到更有建設性的指引。
比如把「這個案子會成功嗎?」改成「這個案子我該注意什麼?」,得到的建議實用多了。
2. 牌是鏡子,不是神諭
Tarotap 的 AI 解讀有個特色,它不會給你絕對的答案,而是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
就像照鏡子,你看到的其實是自己內心早就知道、只是不願面對的答案。
3. 儀式感很重要
每天早上的抽牌時間,變成我的小小冥想時刻。不管抽到什麼,都是提醒自己停下來,想想今天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最神奇的一次:月亮牌事件
上個月中,我連續三天抽到月亮牌。
第一天:「有些事情還沒浮出檯面」 第二天:「真相即將揭曉」第三天:「相信你的直覺」
結果第四天,我意外發現同事一直在背後搶我的專案功勞。如果不是月亮牌的提醒讓我特別留意,可能到現在都還被蒙在鼓裡。
給想嘗試的人幾個建議
- 把它當成自我對話的工具:不是要你迷信,而是藉由抽牌的過程,整理自己的想法。
- 記錄下來:我會截圖存在手機裡,過一段時間回頭看,常常有新的體悟。
- 保持開放但不依賴:塔羅給方向,但路還是要自己走。
- 選對時間:我發現早上頭腦清楚時抽牌,得到的指引最有幫助。晚上情緒起伏大,容易過度解讀。
後記:關於那個叫我辭職的占卜
文章標題有點聳動啦,其實 AI 沒有直接叫我辭職。
那次完整的解讀是:「你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重新定義你在這個環境中的價值。如果無法改變環境,就改變你對它的看法。如果連看法都無法改變,那麼是時候尋找新的可能了。」
我最後沒有辭職,但我改變了工作方式。不再為了主管的認同而焦慮,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神奇的是,當我不再在意那些有的沒的,工作反而順利多了。上週主管還主動說我最近表現不錯(雖然我內心 OS:早該這樣說了好嗎)。
如果你也正經歷類似的困擾,不妨試試線上塔羅占卜,把它當成跟自己對話的契機。
記得,牌卡只是工具,真正的答案一直都在你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