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蛾幼蟲將塑膠「吃掉變脂肪」?科學家發現聚乙烯生物降解的潛能

Shiang 生活隨筆-avatar-img
發佈於科技資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研究表明,蠟蛾(waxworm)的幼蟲(Galleria mellonella),可以降解聚乙烯(PE)等塑料,並將其作為體脂儲存在體內。

塑膠垃圾的處理困境

聚乙烯(PE)是全球產量最高的塑膠之一,被廣泛用於塑膠袋、食品包裝與日常用品。然而,它的化學結構穩定,難以被環境自然分解,造成堆填場與海洋污染。焚燒處理雖能減少體積,卻帶來有害排放。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始終偏低,塑膠垃圾問題幾乎成為「現代文明的沉重後遺症」。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學界對「如何有效降解聚乙烯」的探索,成為環境生物科技的重要焦點。

傳統解法的侷限

雖然近年來有許多技術被提出,但每一種方式都存在限制:

  • 機械回收:需要高度純化與分類,成本高昂。
  • 化學裂解:能將聚合物分解成小分子,但需要高溫高壓,耗能巨大。
  • 焚燒能源回收:雖能產生能源,但也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與毒性氣體。

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碳–碳鍵的惰性。聚乙烯的結構幾乎沒有「把手」讓化學或酵素容易攻擊,因此它被視為「最難降解的塑膠之一」。於是不得不思考:是否可能從生物體本身找到突破口?

為什麼蠟蛾能「吃」塑膠?背後的酵素祕密

科學家在觀察蜂巢蠟蛾(waxworm, Galleria mellonella)時,意外發現它們能在短短 24 小時內啃食並分解一整個塑膠袋。進一步研究揭示,蠟蛾的唾液中含有高效氧化酵素,能在常溫常壓下切開聚乙烯的碳–碳鍵;同時,它們的腸道菌群會協助將分解產物進一步轉化為可代謝的小分子,最終以脂肪形式儲存在體內。 蠟蛾幼蟲代謝塑膠的方式,其實與人類攝取牛排時的情況有些相似——當我們攝入過量的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身體會將其儲存在脂肪組織中,而不是完全轉化為能量。然而,若幼蟲僅以塑膠為食,則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表現為體重明顯下降壽命縮短

這「奇異的自然現象」,也顯示出一種潛在的塑膠生物煉製路徑:把廢棄塑膠轉化為有價值的分子或能量來源。這種路徑,比傳統回收更具顛覆性,因為它結合了環境治理與資源再生。

從垃圾到能源:生物轉化的過程

把「蠟蛾吃塑膠」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並非直接養殖蠟蛾處理垃圾,而是要解構並模仿其中的酵素與代謝機制

酵素的種類與特性

  1. 氧化酶(Oxidases):特別是唾液中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能在中性 pH 與室溫下快速切開碳–碳鍵。
  2. 脫氫酶與水解酶:由腸道菌群分泌,負責進一步分解氧化後的小分子,例如乙二醇。
  3. 微生物輔助酵素:部分共生菌能加速能量轉換,使塑膠真正成為代謝路徑的一部分。

工業應用的可能路徑

  • 基因工程量產:將蠟蛾酵素基因轉殖到大腸桿菌或酵母,實現工業級生產。
  • 蛋白質工程優化:改造酵素耐高溫、耐鹼或耐污染物,以符合工業環境需求。
  • 酵素反應槽:建立「酵素浴」,將塑膠碎料置入槽內進行生物降解。
  • 化學–生物協同:酵素先進行低能耗的表面氧化,再接合化學裂解,降低整體能源消耗。
  • 副產品利用:分解產物乙二醇可作為防凍劑或聚酯原料,將垃圾塑膠轉為可再利用的工業物質。

幼蟲降解塑膠技術的潛力與挑戰

優勢

  • 效率突破:在常溫常壓下能分解聚乙烯,能耗遠低於傳統化學方式。
  • 價值轉換:不只「降解」,還能「轉化」,從垃圾變成有用原料。
  • 多學科整合:結合分子生物學、環境工程與化工技術,開啟跨領域合作的新契機。

限制

  • 酵素穩定性不足:天然酵素在工業條件下可能迅速失活。
  • 反應速率待提升:若沒有蛋白質工程優化,規模化應用仍受限。
  • 成本挑戰:大量酵素生產與純化需要新的低成本平台。
  • 環境與倫理問題:若以「活體蠟蛾」直接處理垃圾,需評估其生態風險與動物倫理爭議。

這些挑戰雖然真實存在,但科學界正在透過基因工程與人工智慧設計酵素的結合,逐步突破。未來的解決方案,不必然是單一酵素,而可能是多酵素聯合作用,甚至與微生物群落協同的「生物處理模組」。

未來應用:塑膠回收、能源與永續經濟

蠟蛾幼蟲的故事提醒我們,所謂「難以分解的塑膠」並非絕對不可能。當自然界展現出這樣的意外能力,科學的任務就是把它轉化為可規模化的工具。這不僅僅是環境議題,也是資源再生、能源轉型與產業革新的契機。

未來,我們或許能想像這樣的場景:塑膠垃圾被回收後,不是進焚化爐或堆填場,而是進入一座「生物工廠」。在那裡,酵素與微生物把它們拆解成小分子,再轉換成工業原料或能源。這是一種從「廢棄物」到「資源」的視角轉換,也是一個跨越科學與倫理邊界的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erson 的沙龍
1會員
68內容數
一個分享國內外新知與有趣科技資訊的紀錄平台
Emerso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野生大西洋鮭魚數量銳減,挪威的案例凸顯了養殖業、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威脅。本文探討野生鮭魚的生態困境、養殖業的影響、挪威的保育措施及消費者如何做出永續選擇,呼籲重視生態保育,共同守護珍貴的野生鮭魚資源。
Thumbnail
2025/08/29
野生大西洋鮭魚數量銳減,挪威的案例凸顯了養殖業、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威脅。本文探討野生鮭魚的生態困境、養殖業的影響、挪威的保育措施及消費者如何做出永續選擇,呼籲重視生態保育,共同守護珍貴的野生鮭魚資源。
Thumbnail
2025/08/10
數字背後的真相 上個月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7月就業數據,震動了市場與政壇。 表面上,新增73,000個工作崗位,已低於市場最低預期的10萬。然而真正的衝擊,不只來自當月的低數字,而是對5月與6月數據的大幅下修: 5月:從原本的144,000個崗位,修正為僅19個 6月:從147,0
Thumbnail
2025/08/10
數字背後的真相 上個月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7月就業數據,震動了市場與政壇。 表面上,新增73,000個工作崗位,已低於市場最低預期的10萬。然而真正的衝擊,不只來自當月的低數字,而是對5月與6月數據的大幅下修: 5月:從原本的144,000個崗位,修正為僅19個 6月:從147,0
Thumbnail
2025/08/06
本文探討西南氣流、季風環流圈與臺灣豪雨的關聯性,並分析青藏高原暖化及全球暖化之影響。文中指出近年來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頻率增加,並非單一氣象現象,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呼籲強化預報技術、更新基礎設施設計標準、推動跨部門協作與民眾參與、加速氣候科學成果的政策轉化,以應對極端降水帶來的威脅。
Thumbnail
2025/08/06
本文探討西南氣流、季風環流圈與臺灣豪雨的關聯性,並分析青藏高原暖化及全球暖化之影響。文中指出近年來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頻率增加,並非單一氣象現象,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呼籲強化預報技術、更新基礎設施設計標準、推動跨部門協作與民眾參與、加速氣候科學成果的政策轉化,以應對極端降水帶來的威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神秘的科學家對一群螞蟻窩做了一個實驗(有點殘忍,但很勵志!),那群科學家,對螞蟻窩點了一個蚊香,之後,有一群螞蟻對著那個蚊香噴灑自己的"蟻酸",結果因為隻螞蟻的蟻酸有限,於是一群螞蟻統一對著那個蚊香噴射自己的蟻酸,因為第一次作戰,第一批"勇士螞蟻"葬身火海"。
Thumbnail
神秘的科學家對一群螞蟻窩做了一個實驗(有點殘忍,但很勵志!),那群科學家,對螞蟻窩點了一個蚊香,之後,有一群螞蟻對著那個蚊香噴灑自己的"蟻酸",結果因為隻螞蟻的蟻酸有限,於是一群螞蟻統一對著那個蚊香噴射自己的蟻酸,因為第一次作戰,第一批"勇士螞蟻"葬身火海"。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這幾年在臨床皮膚科相當被重視兩種疾病是「毛囊螨蟲增生症」以及「玫瑰斑」,這兩種疾病其實都不是新的問題,但因為有了新的治療藥物,所以讓不少人將原本困擾許久的皮膚問題改善了,於是這幾年在皮膚門診「驗蟲」與「殺蟲」,突然就變成顯學。 老實說這兩種疾病相關的病原就是毛囊螨蟲,這隻蟲其實生活能力相當弱,只能
Thumbnail
這幾年在臨床皮膚科相當被重視兩種疾病是「毛囊螨蟲增生症」以及「玫瑰斑」,這兩種疾病其實都不是新的問題,但因為有了新的治療藥物,所以讓不少人將原本困擾許久的皮膚問題改善了,於是這幾年在皮膚門診「驗蟲」與「殺蟲」,突然就變成顯學。 老實說這兩種疾病相關的病原就是毛囊螨蟲,這隻蟲其實生活能力相當弱,只能
Thumbnail
Q1:白蟻藥小北百貨買得到嗎? 可以。小北百貨有販售水性白蟻油,屬於接觸型白蟻藥。但白蟻油的有效性取決於白蟻是否已築巢。若白蟻尚未築巢,白蟻油可有效防治;但若白蟻已有巢穴,建議使用餌劑型白蟻藥以更有效地根除白蟻。 Q2:白蟻藥粉寵物不小心誤食怎麼辦? 若家中寵物不慎誤食白蟻藥粉,應立即攜帶白蟻
Thumbnail
Q1:白蟻藥小北百貨買得到嗎? 可以。小北百貨有販售水性白蟻油,屬於接觸型白蟻藥。但白蟻油的有效性取決於白蟻是否已築巢。若白蟻尚未築巢,白蟻油可有效防治;但若白蟻已有巢穴,建議使用餌劑型白蟻藥以更有效地根除白蟻。 Q2:白蟻藥粉寵物不小心誤食怎麼辦? 若家中寵物不慎誤食白蟻藥粉,應立即攜帶白蟻
Thumbnail
常見的白蟻藥分為接觸型和餌劑型兩種: 接觸型白蟻藥:這種類型是人工合成的殺蟲劑,常見成分包括百滅寧、治滅寧和賽滅寧。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接觸直接殺死白蟻。常見的接觸型產品包括水性、油性殺蟲劑和水蒸式殺蟲劑等。它的優點是見效快,能迅速消滅白蟻,但無法根除蟻后和蟻巢。 餌劑型白蟻藥:餌劑型藥物的主要成分
Thumbnail
常見的白蟻藥分為接觸型和餌劑型兩種: 接觸型白蟻藥:這種類型是人工合成的殺蟲劑,常見成分包括百滅寧、治滅寧和賽滅寧。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接觸直接殺死白蟻。常見的接觸型產品包括水性、油性殺蟲劑和水蒸式殺蟲劑等。它的優點是見效快,能迅速消滅白蟻,但無法根除蟻后和蟻巢。 餌劑型白蟻藥:餌劑型藥物的主要成分
Thumbnail
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 但當牠飛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Thumbnail
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 但當牠飛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Thumbnail
對於防治白蟻,市面上主要提供五種白蟻藥。 接觸型殺蟲劑適合初期預防,直接作用於白蟻神經系統。 餌劑型藥物含硼酸,能透過白蟻帶回巢穴達到滅巢效果。 白蟻藥粉為快速致死的餌劑型選擇。 水煙藥劑雖直接殺蟻,但難以滅巢。 防治藥劑能廣泛噴灑於建築隙縫,預防白蟻入侵。 各類藥劑依據白蟻情況與需求選
Thumbnail
對於防治白蟻,市面上主要提供五種白蟻藥。 接觸型殺蟲劑適合初期預防,直接作用於白蟻神經系統。 餌劑型藥物含硼酸,能透過白蟻帶回巢穴達到滅巢效果。 白蟻藥粉為快速致死的餌劑型選擇。 水煙藥劑雖直接殺蟻,但難以滅巢。 防治藥劑能廣泛噴灑於建築隙縫,預防白蟻入侵。 各類藥劑依據白蟻情況與需求選
Thumbnail
市場上主要有兩種類型的白蟻防治藥物,一種是接觸型,另一種是餌劑型。接觸型藥物能快速殺死白蟻,但無法徹底根除問題。餌劑型藥物主要成分是硼酸,能有效摧毀整個蟻巢。白蟻的防治藥物種類繁多,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Thumbnail
市場上主要有兩種類型的白蟻防治藥物,一種是接觸型,另一種是餌劑型。接觸型藥物能快速殺死白蟻,但無法徹底根除問題。餌劑型藥物主要成分是硼酸,能有效摧毀整個蟻巢。白蟻的防治藥物種類繁多,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Thumbnail
常見的白蟻藥有接觸型及餌劑型白蟻藥兩種 一、接觸型白蟻藥: 接觸型的白蟻藥是人造合成的,其成分常見包括百滅寧、治滅寧、賽滅寧等,都是市場上常見的白蟻防治產品。 接觸型的白蟻防治藥物旨在直接殺死白蟻,當白蟻接觸這些藥物時會立即死亡。包括水基、油基殺蟲劑、蒸汽型殺蟲劑在內的產品都屬於此類。
Thumbnail
常見的白蟻藥有接觸型及餌劑型白蟻藥兩種 一、接觸型白蟻藥: 接觸型的白蟻藥是人造合成的,其成分常見包括百滅寧、治滅寧、賽滅寧等,都是市場上常見的白蟻防治產品。 接觸型的白蟻防治藥物旨在直接殺死白蟻,當白蟻接觸這些藥物時會立即死亡。包括水基、油基殺蟲劑、蒸汽型殺蟲劑在內的產品都屬於此類。
Thumbnail
塵螨,這微小而常被忽視的生物,卻可能是你家居健康的隱憂。它們繁殖迅速,尤其在悶濕的環境中更是如魚得水。了解並採取積極的打擊措施,是打造健康家居的首要步驟。 認識塵螨 塵螨是微小的節肢動物,主要棲息在家居的床墊、窗簾和地毯等處。它們的存在不僅令人不安,還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如打噴嚏、鼻塞等症狀
Thumbnail
塵螨,這微小而常被忽視的生物,卻可能是你家居健康的隱憂。它們繁殖迅速,尤其在悶濕的環境中更是如魚得水。了解並採取積極的打擊措施,是打造健康家居的首要步驟。 認識塵螨 塵螨是微小的節肢動物,主要棲息在家居的床墊、窗簾和地毯等處。它們的存在不僅令人不安,還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如打噴嚏、鼻塞等症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