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致我所愛之人》改編自作家東直子女士的同名小說,並由女兒東香織擔任導演,呈現出母親筆下超越生死的動人故事,作家母親分享她最初其實是要寫驚悚故事,沒想到越寫越惆悵,因而發展成了多篇小故事,編導揀選其中的故事製作成電影,懷著溫柔、裹著溫情、帶來了溫暖,《致我所愛之人》有著出乎意料的幽默,讓觀眾會心一笑的情節,以為會煽情得大哭落淚,實則笑中帶淚地看完整部電影,內心也跟著洋溢著幸福。

本片有個相當魔幻又新奇的設定,也就是「附體」這一概念。透過小泉今日子飾演的「靈魂引路人」,挑選出適當的亡者,讓他們投胎前得以選擇寄宿在無生命的物體中,他們能夠再次體驗這個世界,也意味著他們對這一世仍有眷戀,因此他們多半會選擇成為愛人或親人身旁的物品,觀察他們並守護著他們。電影裡的第一場戲,靈魂引路人的角色就出現在「音樂教室」裡,導演因為這角色生前是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才會有這段改編,片中這些亡者得透過一場儀式才能夠轉生,他們必須在紙上寫下三樣息息相關的事物,並拿起紙張對著吹氣,好似在吹生日蛋糕一樣,有意思的是,必須要是能夠吹熄五根蠟燭的程度,而吹蠟燭等同在慶祝他們的重生。


而最有創意也最打動我的一篇則是「松香粉」,這篇是作家東直子女士最喜愛的一篇,因為這篇是她與兒子合力完成的篇章,片中寫到想轉生回去見兒子最後一面的40歲母親小林環,其實借鑑了東直子女士身為母親的心情,作家在與愛打棒球的兒子聊天時,才得知了「松香粉」的用途,電影裡才會讓母親「附體」在兒子陽一投球時所握的松香粉包上,當粉包剩下一半附體便會失效,母親因此選擇出現在兒子國中畢業前的最後一場球賽,給予陽一加油打氣,儘管母親沒能看到比賽結局,她將該做好的道別說完後離去,兒子也在場邊見到了母親,把青春期沈默寡言羞於說出口的話說出來了,打招呼、道別還有謝謝,展現出母子之間緊密而深刻的情感。

「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也請讓我看看今天的延續吧!」

電影開場的「三角龍馬克杯」這篇故事中,不只透過杯架上的「馬克杯」,道出了新婚丈夫對妻子離世的傷感,以及忘不掉的愛意,丈夫則是不斷對著盆栽裡的多肉植物說話,將妻子投射在這株植栽身上,為她澆水、跟她說話,殊不知這盆植物其實是塑膠做的,根本無法繼續生長,轉生到杯子上的妻子好氣又好笑,丈夫卻在「三角龍馬克杯」上感受到妻子的存在,因而拒絕了女同事的交往邀請,繼續順撫著三角龍凸起的角,懷念著妻子。《致我所愛之人》再度勾起人們對死亡的想像,放大了人類戀物的心理,移情到物體上,就能夠不忘記他們。本片也跟「台灣」有所關聯,第一篇故事裡過世的佐柏小姐,他們新婚準備度蜜月的地點就是台灣,而現實裡導演東香織就曾來過台灣度過蜜月,足見她對台灣的喜愛,東直子女士這次也帶了三角龍杯子本體來到台灣,藉此圓了故事裡佐伯小姐的夢有夠暖心。《致我所愛之人》實在讓我驚喜連連,沒想到下半年還能看到如同《長椅小情歌》般超可愛又療癒的日本作品,透過多樣創意的呈現手法,無論是魚眼鏡頭的窺視或是空拍機拉遠的遠景,藉此讓短篇故事裡的無機物活了過來,觀賞完電影的我們也得以被治癒,而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必聽主題曲: #インナージャーニー #InnerJourney《#陽だまりの夢》
💛感謝 #中影國際 的特映邀請
#致我所愛之人 #映画 #東かほり #東直子